胜利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抽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C 12 Na 23 Cl 35.5
第I卷(选择题 每题4分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Fe、CO2、H2S B. H2、H2O、NaOH C. O2、NaOH、H2SO4D. C、CaO、NaHSO4
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有些金属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右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5.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 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气泡产生
B.无明显现象
石灰水
B 硫酸铜
C A
稀盐酸 D 铁
C.有红色固体析出 D.有蓝色沉淀生成
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7 pH a b c 0 t/s
7.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
C.酸中都含有氢气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8.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① ② ③ ④ X CO2 H2 Ba(NO3) 2溶液 Fe2O3 Y Ca(OH) 2溶液 O2 稀硫酸 CO Z H2O CuO Na2CO3溶液 稀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38分)
10.(13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现有下列三组物质: A.空气、熟石灰、冰水、蔗糖 B.KOH、C2H5OH、Ca(OH)2、NH3.H2O C.NH4Cl、Na2CO3、SO2、Na2SO4 (1)填写下表空白
组别 分类标准 不属于上述分类标准的空气 物质 SO2 A组 纯净物 B组 碱 C组 (2)请仿照检验CO2的反应原理,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4Cl溶液与KOH溶液能够反应,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4+和OH-结合生成了NH3和H2O。结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回答: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能够反应的实质是它们在水中能解离出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
(4)请依据(3)中获得的启示,判断下列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同存在的一组离子是________。A.H+、OH-B.CO32-、H+C.Cu2+、OH-D.Na+、Cl-
(5)在实验室有一些常识,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溅到皮肤上应该先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有白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7分)2015年5月12日,海西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最长跨海大桥——泉州湾大桥正式通车。大桥的建设及通行涉及到许多的化学知识。
(1)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选填“金属”或 “无机非金属”)材料。
(2)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和发生反应而生锈。
(3)大桥施工过程中用乙炔(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炔燃烧时将 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4)大桥的建成,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环湾城市群连成一片,驱车跨跃泉州湾只需8分钟,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减缓(填序号)。
①雾霾天气 ②温室效应 ③酸雨的形成④大气污染
12.(9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有 (写出一种),当A物质中混有 少量B、C两种物质时,采用的方法可以提纯A. (4)t2℃时,将30gA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若将 烧杯内物质降温至t1℃(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
(5)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小丽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0g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我认为“意外发现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13.(9分) 修建铁路所需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 (1)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可用盐酸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但是盐酸不能过量,否则就会发生另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化 铁反应得到融熔的铁与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类型是。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
14.(4分)下列有关配制50g6%(1g以下用游码)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或数据正确的是 A、因为食盐是干燥的药品,所以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纸上进行称量; B、应用50mL的量筒量取47毫升的蒸馏水;
C、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为:称量、量取、溶解、装瓶保存; E、若将上述50g氯化钠溶液稀释成2%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加水75g; G、在称量食盐的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减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