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 下载本文

容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2、调整语序

诗歌中出于押韵或格律的需要,或者为了突出情感的侧重点,诗人常常会改变诗句的语序。常见的现象有:主语后臵、宾语前臵、主宾换位、定语后臵或挪前等等。

例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一句,平原草枯,积雪消尽。“鹰眼”因“草枯”能更准确观察猎物,“马蹄”因“雪尽”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为迅捷。如此将“草枯”和“雪尽”不仅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冬尽春初万物更生的图画,而且还写出了狩猎的惊心动魄,由远而近的视角突现了整个画面的壮观、恢弘。

3、补充省略

想象是诗歌飞翔的翅膀,鉴赏诗歌需要有想象。吴世昌先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

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意象与意象直接拼合,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人充分利用了意象的组合的无限可能性,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

5

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让读者感受到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无穷魅力!

补充省略是几乎鉴赏所有诗歌都必须具备的方法,决定着能否让学生在诗歌的国度自由飞翔,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要有意识地让同学们去补充诗歌中的空白,让他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描绘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而且还可以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 结语

诗歌,是文学的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读诗,是一种美的享受,它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能力的培养应该用最基本的做起,而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就应该让同学们读懂诗歌到底在说什么,而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同学们首先理解诗歌的语言,所以,面对鉴赏能力比较薄弱的高中学生,我们就应该注重文中所涉及的语言问题。

参考资料:《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师指导用书》(粤教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