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下载本文

1.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你知道为什么把3月14日作为圆周率日吗?又是谁最早把π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的吗?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课前预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3)合作探究

?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讲授法

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贾思勰生活的时代、作品名称?

问题2.《齐民要术》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总结。 师展示:贾思勰人物档案。 姓名:贾思勰

生活时代:北朝

简历:任北魏高阳郡太守;经营过农牧业生产。

师讲解:贾思勰曾担任过北魏高阳太守。因其生活的年代正值北魏由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走向经济衰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他深感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对巩固政权实为必要。他十分注重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自高阳太守卸任后,贾思勰就开始致力于农学研究,足迹遍至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师补充:“齐民要术”的含义 齐民:平民百姓 要术:谋生的重要方法

齐民要术:民众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技术知识。 内容:

? 总结了生产经验; ? 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方法; ?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师:《齐民要术》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引用著作156种。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材料:《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教师解读材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强调了贾思勰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提出问题:思考:结合教材回答为什么说《齐民要术》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农业著作。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该书共10卷,92篇,11万多字,引用有关书籍156种,采集农谚歌谣30

余条,有些书现在已经失传,《齐民要术》保留了这些书的部分内容。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科学家祖冲之(讲授法)

出示任务: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课本 “科学家祖冲之”内容,回答问题:

问题.归纳出祖冲之主要成就及著作。 师展示祖冲之简介。 姓名:祖冲之 生活时代:南北朝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生:一、数学成就:精确圆周率;《缀术》 二、天文成就:《大明律》 三、机械制造

师:我们一一看一下这三项成就的具体内容。 讲解: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什么是圆周率? 圆周率=圆周:直径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项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师讲解:在数学方面,祖冲之经过刻苦钻研,继承和发展了前辈科学家的优秀成果。祖冲之认为自秦汉以至魏晋的数百年中研究圆周率成绩最大的学者是刘徽,但并未达到精确的程度,于是他进一步精益钻研,去探求更精确的数值。最终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人。

天文成就:

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对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了50秒。著有《大明历》。

师讲解: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在长期观测、精确计算和对历史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制了《大明历》。他最早把岁差引进历法,提高历法精确性,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进步。他还采用了391年有144个闰月的新闰周,突破了沿袭很久的19年7闰的传统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介绍祖冲之研究过程中付出的艰辛,让学生感受我国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提出问题: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追求真理;刻苦钻研;坚韧不拔。

知识补充: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紫金山天文台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还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 书法、绘画与雕塑(讲授法)

出示任务: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课本 “书法、绘画与雕塑”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说出王羲之书法的特征及其代表作。顾恺之绘画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问题2.说出南北朝时期的两大石窟。 师:想一想我国古代汉字发展的历程?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补充。

早期甲骨文 晚期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做铺垫。

师:书法艺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汉代造纸术发明以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曹魏时期出现了两个书法名家,是谁呢?

生:锺繇和胡昭。

师:尽管两位书法家的书法艺术水平很高,但是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师展示王羲之人物简介。 姓名:王羲之 生活时代: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