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QCSG 110017.12-2012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第2篇:术语和定义 - 图文 下载本文

Q/CSG

Q/CSG 110017.12-20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

技术规范

第1-2部分:总则

术语和定义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ion smart system in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

Part 1-2: General considerations -

Glossary and definition

2012-XX-XX 发布 2012-XX-XX 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Q/CSG 110017.12-2012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标准参考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I

Q/CSG 110017.12-2012

前 言

为落实公司二次一体化的工作要求,提高电网一体化运行水平,解决二次系统种类繁杂、运行信息割裂、缺乏统一的建设和运行标准等问题,经研究国内外电网运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思路和实践案例,提出建设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

为推进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制定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系列标准。

本次发布的系列标准是2012年版,适用于2013年起开始可研的新建或技改项目,指导公司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网、省、地(县)主站和厂站系统建设。

本系列标准分为8部分共73篇,第一部分为总则,共2篇,描述了标准体系和术语定义;第二部分为架构,共3篇,描述了系统总体、主站和厂站架构和原则;第三部分为数据,共13篇,描述了数据源、数据架构和数据交换等要求;第四部分为平台,共6篇,描述了系统平台和OSB总线相关要求;第五部分为主站应用,共26篇,描述了主站端系统各模块功能要求;第六部分为厂站应用,共16篇,描述了厂站端系统各模块和装置的功能要求;第七部分为配置,共5篇,描述了系统主站和厂站配置和标准化接线要求;第八部分为验收,共2篇,描述了系统主站和厂站验收技术管理要求。

标准体系结构如下表所示: 标准名称 部分 篇 编号 Q/CSG 110017.11-2012 Q/CSG 110017.12-2012 Q/CSG 110017.21-2012 Q/CSG 110017.22-2012 Q/CSG 110017.23-2012 Q/CSG 110017.31-2012 Q/CSG 110017.32-2012 Q/CSG 110017.33-2012 Q/CSG 110017.34-2012 Q/CSG 110017.35-2012 Q/CSG 110017.36-2012 Q/CSG 110017.37-2012 Q/CSG 110017.38-2012 Q/CSG 110017.39.1-2012 Q/CSG 110017.39.2-2012 Q/CSG 110017.39.3-2012 Q/CSG 110017.310-2012 Q/CSG 110017.311-2012 Q/CSG 110017.41-2012 Q/CSG 110017.42-2012 Q/CSG 110017.43.1-2012 Q/CSG 110017.43.2-2012 Q/CSG 110017.44-2012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第1篇:基本描述 总则 第2篇:术语和定义 第1篇:总体架构技术规范 第2部分:第2篇:主站系统架构技术规范 架构 第3篇:厂站系统架构技术规范 第1篇:数据源规范 第2篇:厂站数据架构 第3篇:主站数据架构 第4篇:IEC61850实施规范 第5篇:电网公共信息模型规范 第6篇:全景建模规范 第7篇:对象命名及编码 第3部分:第8篇:基于SVG的公共图形交换 数据 第9.1篇:数据接口与协议.厂站主站间数据交换 第9.2篇:数据接口与协议.横向主站间数据交换 第9.3篇:数据接口与协议.纵向主站间数据交换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 第11篇:公共图形绘制规范 第1篇:主站系统平台技术规范 第2篇:厂站系统平台技术规范 第3.1篇:运行服务总线(OSB)技术规范.服务第4部分:注册及管理 平台 第3.2篇:运行服务总线(OSB)技术规范.OSB功能 第4篇: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II

第5篇:容灾备用技术规范 第1.1篇:智能数据中心.数据采集与交互类功能规范 第1.2篇:智能数据中心.全景数据建模类功能规范 第1.3篇:智能数据中心.数据集成与服务类功能规范 第2.1篇:智能监视中心.稳态监视类功能规范 第2.2篇:智能监视中心.动态监视类功能规范 第2.3篇:智能监视中心.暂态监视类功能规范 第2.4篇:智能监视中心.环境监视类功能规范 第2.5篇:智能监视中心.节能环保监视类功能规范 第2.6篇:智能监视中心.在线计算类功能规范 第2.7篇:智能监视中心.事件记录类功能规范 第2.8篇:智能监视中心.在线预警类功能规范 第3.1篇:智能控制中心.手动操作类功能规范 第3.2篇:智能控制中心.自动控制类功能规范 第5部分:第4.1篇:智能管理中心.并网审核类功能规范 主站应用 第4.2篇:智能管理中心.定值整定类功能规范 第4.3篇:智能管理中心运行方式类功能规范 第4.4篇:智能管理中心.离线计算类功能规范 第4.5篇:智能管理中心.安全风险分析与预控类功能规范 第4.6篇:智能管理中心.经济运行分析与优化类功能规范 第4.7篇:智能管理中心.节能环保分析与优化类功能规范 第4.8篇:智能管理中心.电能质量分析与优化功能规范 第4.9篇:智能管理中心 .统计评价类功能规范 Q/CSG 110017.12-2012 Q/CSG 110017.45-2012 Q/CSG 110017.51.1-2012 Q/CSG 110017.51.2-2012 Q/CSG 110017.51.3-2012 Q/CSG 110017.52.1-2012 Q/CSG 110017.52.2-2012 Q/CSG 110017.52.3-2012 Q/CSG 110017.52.4-2012 Q/CSG 110017.52.5-2012 Q/CSG 110017.52.6-2012 Q/CSG 110017.52.7-2012 Q/CSG 110017.52.8-2012 Q/CSG 110017.53.1-2012 Q/CSG 110017.53.2-2012 Q/CSG 110017.54.1-2012 Q/CSG 110017.54.2-2012 Q/CSG 110017.54.3-2012 Q/CSG 110017.54.4-2012 Q/CSG 110017.54.5-2012 Q/CSG 110017.54.6-2012 Q/CSG 110017.54.7-2012 Q/CSG 110017.54.8-2012 Q/CSG 110017.54.9-2012 Q/CSG 第4.10篇:智能管理中心.用电管理类功能规范 110017.54.10-2012 Q/CSG 第4.11篇:智能管理中心.信息发布类功能规范 110017.54.11-2012 Q/CSG 110017.55.1-2012 第5.1篇: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技术规范 Q/CSG 110017.55.2-2012 第5.2篇: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功能规范 Q/CSG 110017.61-2012 第1篇:智能数据中心功能规范 Q/CSG 110017.62-2012 第2篇:智能监视中心功能规范 Q/CSG 110017.63-2012 第3篇:智能控制中心功能规范 Q/CSG 110017.64-2012 第4篇:智能管理中心功能规范 Q/CSG 110017.65-2012 第5篇:厂站运行驾驶舱功能规范 第6部分:第6篇:智能远动机功能规范 Q/CSG 110017.66-2012 厂站应用 第7.1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通用技术Q/CSG 110017.67.1-2012 条件 第7.2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一体化测Q/CSG 110017.67.2-2012 控装置 第7.3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一体化运Q/CSG 110017.67.3-2012 行记录分析装置 III

Q/CSG 110017.12-2012 第7.4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一体化在Q/CSG 110017.67.4-2012 线监测装置 第7.5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合并单元 Q/CSG 110017.67.5-2012 第7.6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智能终端 Q/CSG 110017.67.6-2012 第7.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工业以太Q/CSG 110017.67.7-2012 网交换机 Q/CSG 110017.67.8-2012 第7.8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调速器 第7.9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励磁控制Q/CSG 110017.67.9-2012 器 Q/CSG 110017.68-2012 第8篇:智能配电终端功能规范 Q/CSG 110017.71-2012 第1篇:主站系统配置规范 Q/CSG 110017.72-2012 第2篇:主站辅助设施配置规范 第7部分:Q/CSG 110017.73-2012 第3篇:主站二次接线标准 配置 Q/CSG 110017.74-2012 第4篇:厂站系统配置规范 Q/CSG 110017.75-2012 第5篇:厂站辅助设施配置规范 Q/CSG 110017.81-2012 第8部分:第1篇:主站系统验收规范 验收 Q/CSG 110017.82-2012 第2篇:厂站系统验收规范 本规范是该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第2篇。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规范参加单位:阿尔斯通电网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周华锋、余江、李晓露、白喜林。

IV

Q/CSG 110017.12-2012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1-2部分:总则

术语和定义

1 范围

本规范标识和解释了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其他部分中用到的术语和缩写。 2 标准参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IEC 60050 国际电工技术词汇表

DL 890/IEC 6197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 DL 860/IEC 6185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 1080/IEC 61968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 3 术语和定义 3.1

背靠背帧数 Back to Back Frame

设备在最小帧间隔情况下,一次能够转发的最多的长度固定的数据帧数。 3.2

变电运行驾驶舱 Substation Operation Cockpit(简称SOC) 变电运行驾驶舱是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厂站系统中,基于四大智能应用中心提供的数据和功能,能够直观、及时反映厂站系统运行状态、设备运维状态、运行环境状态的人机交互界面,为厂站运行管理、设备检修、现场值班等专业人员提供监视、分析、查询、操作等 “一站式”平台。 3.3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智能型成套设备Station Service System Intelligent Assemblies

变电站的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智能型成套设备由380V 配电屏、自动切换装置、监控单元、数字表计等组成。采用标准的现场总线或其他数字通讯方式将具有通讯能力的元器件相互连接起来,通过控制器或上位机(站)站内监控主机实现对现场设备、控制器等的遥测、遥调、遥控、遥信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成套设备。 3.4

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Integrated Protection and Control Equipment

将相关保护功能、测量控制等功能集成于一体的装置。装置在给应用对象提供继电保护功能的同时,能够为其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测量、监视和控制功能。 3.5

1

Q/CSG 110017.12-2012

保护装置动作时间 Action Time of Protetion

保护装置收到故障起始数据的时刻到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时间。 3.6

保护整组动作时间 Whole Action Time of Protetion 从一次模拟量产生时刻到智能终端操作回路出口动作的时间。 3.7

存储设备External Storage 在本技术规范中,指用于降低存储设备成本、解决网络通信报文海量数据存储的设备,直接通过专用高速数据接口与一体化装置连接。 3.8

存储转发 Storage-forward

当整个帧已完全接收,再进行冗余码校验、过滤和转发处理的一种转发方式。 3.9

MU传输延时 Delay Time of MU

从一次模拟量产生时刻到MU对外接口输出数字量的时间。对电子式互感器,MU传输延时应包含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延时等;对于常规互感器,MU传输延时应包含互感器传变角差、模拟低通滤波器及变换器传变角差等。 3.10

差异Discrepancy

差异是指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系统已实现的各项功能及性能、相关软硬件设备与合同技术文件所规定的具体条款之间存在的不符合项目,以及新提出的技术要求。

3.11

程序化操作 Procedure Operation

也称顺序控制,由计算机、智能电子装置等按照严格的操作条件、规范的操作顺序,代替人工自动完成一系列设备的操作任务。 3.12

插值法Interpolation Method

电子式互感器各自独立采样,并将采样的一次电流或电压数据以固定延时时间发送至MU,MU以本地时钟为基准并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固定延时进行补偿并以此作为插值时刻采用插值(重采样)算法来实现相间采样同步。插值同步方式不依赖于全站同步时钟源。 3.13

大容量雪崩测试Large Capacity Avalanche Characteristics Test 大容量雪崩测试是指在工厂模拟测试环境下,采用专业的模拟测试系统模拟接入的厂站和信息量、以及电网事故条件下的雪崩数据,与主站系统进行实时通信的雪崩测试状态下,对系统的各项功能和系统综合性能所进行的测试。

3.14

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简称SSO)

SSO的定义是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3.15

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Electric Power Industrial Ethernet Switch

应用于电力工业环境(如靠近中、高压敞开式开关或真空开关装置、输电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一次设备),在数据链路层以MAC地址寻址来完成帧转发,帧过滤的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

2

Q/CSG 110017.12-2012

3.16

地理全景图Geographic System Overview

地理全景图是带有地理信息背景,支持各种电网元件类型,具有经纬度坐标,或笛卡尔(XY)坐标的电网全区域画面,是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的基准画面之一。地理全景图为整合基于地理坐标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基准。

3.17

断路器失灵联跳

接收到断路器失灵出口信号后,通过500kV母线保护或主变非电量保护实现跳母线或主变相联系的所有断路器。

3.18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19

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 Power System Operation Cockpit(简称PSOC)

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是基于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四大智能应用中心提供的数据和功能,通过运行服务总线(OSB),采用态势感知技术,全面反映电网关键运行状态,预测关键运行风险的“一站式”决策支持工具。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服务于公司高层管理决策领导和电网运行关键岗位,以驾驶舱的形式,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电网运行的关键性能指标(KPI),提供关键(异常)事件的预警和决策支持,并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和控制功能,通过智能信息引擎的机制,深入分析电网运行特征,评价操作和控制行为。 3.20

电网资源Grid Resource

电网资源是对电网公司管理的各类电网设备、设施及具有空间位置的营业网点、车辆和用户等资源信息的统称。 3.21

订阅发布 Subscribe/ Publish

是一种消息范式。消息的发送者(发布者)不是计划发送其消息给特定的接收者(订阅者);而是发布的消息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不需要知道有什么样的订阅者订阅。订阅者对一个或多个类别表达兴趣,只接收感兴趣的消息,而不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发布者发布的消息。 3.22

动态数据 Dynamic Data

动态数据是指通过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得到的高采样率、带有时标的电压电流相量数据,以及其派生得到的频率、频率变化率、功率、发电机内电势角等数据 3.23

动态监视 Dynamic Monitoring

指基于动态量测数据所进行的电力系统监视。 3.24

电子式互感器 electronic instrument transformer

一种装置,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于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以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 3.25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electronic current transformer(简称ECT)

在正常适用条件下,其二次转换器的输出实质上正比于一次电流,且相位差在联结方

3

Q/CSG 110017.12-2012

向正确时接近于已知相位角的电子式互感器。 3.26

电子式互感器采样延时 Delay time of electronic instrument transformer

从一次模拟量产生时刻到电子式互感器对外接口输出数字量的时间。 3.27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Electronic voltage transformer(简称EVT)

在正常适用条件下,其二次电压实质上正比于一次电压,且相位差在联结方向正确时接近于已知相位角的电子式互感器。 3.28

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 Electronic current & voltage transformer(简称ECVT) 由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组合而成的电子式互感器。

3.29

对象全局统一ID Object Global ID(简称GID) 对象的全局ID,用于指代具体的对象,全局唯一。 3.30

多普勒雷达Doppler Radar

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定位,测速,测距等工作的雷达,用于气象观测时通过对气象回波进行分辨,可获得不同高度大气层中各种空气湍流运动的分布情况。

3.31

二次调频Second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二次调频是指当电力系统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或周期较长的变化时,一次调频不能恢复频率至规定范围时采用的调频方式,分为手动调频和自动调频,目前主要由自动发电控制(AGC)完成。

3.32

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是控制功能分散、风险分散、操作显示集中、采用分布式结构的智能网络控制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提供窗口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通讯功能,是完成过程控制、过程管理的现代化设备。 3.33

服务Service

可用一系列服务原语建模的资源功能方面的能力。 3.34

辅助设施Ancillary Facilities

辅助设施是为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运行提供支持和服务的空间、运行环境等一系列设施。包括机房、电气系统、UPS电源系统、照明、防雷与接地、静电防护、空气调节系统、新风系统、安保系统、消防系统、综合布线、大屏幕显示系统、调度控制台、机房、环境及动力监控系统等。 3.35

辅助区Ancillary Zone

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测试机房、值班室、备品备件间、维修室等。 3.36

告警Alarming

4

Q/CSG 110017.12-2012

告警是指由用户选择定义、反映设备及应用系统异常状态、必须明确告知系统运行或维护人员的重要事件,告警为事件的子集。

3.37

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简称CIM)

描述了电网模型中包含的电力企业内所有主要对象的抽象模型。

3.38

改进要求Improvement Requirement

改进要求是指在系统测试过程中为完善某项功能而阐述的差异。 3.39

工艺机房Processing Machine Room

安装自动化、通信、保护等相关专业的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等设备,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3.40

工厂验收Factory Acceptance Test(简称FAT) 工厂验收是指主站系统通过工厂预验收后,由建设单位组织、上级系统运行部主持及制造单位参加进行的系统出厂验收检验,其目的是检验主站系统开发及集成、系统工程化工作、所有功能及性能在工厂模拟测试环境下是否满足项目合同技术文件的具体要求。 3.41

工程化问题Engineering Problem

工程化问题是指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由于未对相关程序运行环境、运行条件、运行参数进行正确的工程化配置或系统工程化工作未完成所导致的某一功能不能正确运行的差异。

3.42

功能区域Functional Zone

功能区域是对辅助设施中空间的虚拟划分,具体情况下,它可以是一幢建筑物、建筑物的一部分或一个机房。功能区域分为主机房区、辅助区、支持区等。 3.43

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 KPI是衡量达成运行目标水平和当前运行状态的指标。KPI的设置取决于对于运行水平衡量重要性的充分理解。 3.44

合并单元 merging unit;MU

用以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

注:合并单元可以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件,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单元。 3.45

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

来自同一或不同制造商的两个及以上智能电子设备实现信息交换和应用,用以反映正确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

3.46

黑启动测试Black Start Test

黑启动测试是指在工厂模拟测试环境和现场运行环境下,为检测主站系统黑启动时间所进行的相关启、停机及电源操作及记录。

3.47

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简称RPO)

5

Q/CSG 110017.12-2012

灾难发生后,系统和数据可以恢复到的时间点要求。

3.48

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简称RTO)

灾难发生后,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或业务功能从停顿到必须恢复的时间要求。 3.49

ICT基础设施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ICT基础设施是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统称,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以及操作系统、商用数据库等基础软件设施。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综合利用信息化、通信及虚拟化等技术,为各类应用统一提供软件运行的基础设施,实现IT资源及通信资源的统一分配及管控。 3.50

IED能力描述文件 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简称ICD文件)

由装置制造厂商提供给系统集成厂商,描述IED提供的基本数据模型及服务,但不包含IED实例名称和通信参数的一种文件。

3.51

IED实例配置文件 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简称CID文件) 由装置制造厂根据SCD文件中与IED相关配置生成的装置文件。 注:每个装置有一个CID文件。

3.52

Java消息服务Java Message Service(简称JMS) Java消息服务是一组Java应用程序接口,它提供创建、发送、接收、读取消息的服务。 3.53

决策支持Decision Support

决策支持是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的核心功能之一,为用户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方案和结果的环境。决策支持应建立在正确的态势感知的基础上,基于各种智能应用,支持用户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3.54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称SOAP)

一种标准化的、轻量的、简单的、基于 XML 的协议,它被设计成在 WEB 上交换结构化的信息,能够让不同应用程序之间通过HTTP(s)或JMS通信协议互相交换彼此的数据,使其与编程语言、平台和硬件无关。

3.55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简称SNMP) 规定网络管理器与被管代理之间通信的标准。该协议能够支持网络管理系统,用以监测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是否有任何引起管理上关注的情况。它由一组网络管理的标准组成,包含一个应用层协议、数据库模型和一组资料物件。

3.56

降级容灾Degraded Disaster Recovery

灾备系统功能和性能、处理能力、可靠性等指标低于原系统。 3.57

接入能力Capacity of Access

在不丢失报文的条件下一体化装置所能实时记录、分析的最大对象个数(以接入合并单元(MU)数量为指标)。 3.58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

6

Q/CSG 110017.12-201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3.59

快速生成树协议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即IEEE 802.1w标准。通过名为快速生成树的算法将环形网络修剪成无环的树形网络;这种协议在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能更快的收敛网络,因而可以避免局域网中的网络环回,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

3.60

可伸缩矢量图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简称SVG) 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用于描述二维矢量图形的一种图形格式。SVG由W3C制定,是一个开放标准。

3.61

励磁控制器 Excitation Regulation

指根据厂站母线电压变化,自动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满足厂站母线电压需求,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控制的智能化微机电子装置。

3.62

雷电定位数据 Lightning Location Data

将一组雷电原始数据通过综合定位模型分析计算出的地闪数据,包括时间、位置、雷电流峰值和极性、回击次数等。

3.63

雷电监测系统Lightning Detection System

一套实时监测雷电活动的计算机系统,能实时遥测并显示云对地放电(以下简称地闪)的时间、位置、雷电流峰值和极性、回击次数以及每次回击的参数。雷电监测系统由雷电探测站、中心站构成。

3.64

雷电探测站Lightning Detection Sensor

是雷电地闪信号的采集、识别、处理及发送单元,当三个及以上探测站同时侦测到一次地闪,雷电监测系统即可监测出这次地闪信息。

3.65

雷电原始数据Lightning Raw Data

雷电探测站测量雷电LF/VLF电磁辐射场,并剔除云闪信号,获得的地闪电磁辐射场信号数据,包括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到达时间、角度、波形数据。

3.66

两个细则Two Detailed Regulations

具体指《南方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电监市场(2008)56号]和《南方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电监市场(2008)56号]。

3.67

逻辑拓扑Logic Topology

用于描述业务领域主要设备间的逻辑关系的示意图,是设备实际互联关系的简化。 3.68

面向服务的体系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SOA)

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一种统一和通用

7

Q/CSG 110017.12-2012 的方式进行交互。

3.69

模型驱动Model Driven

是针对电网运行和控制不确定性,采用包括传统的数学和运筹学模型,以及经验公式、程式化公式等一系列求解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模式,提供针对不同问题的求解方法,从而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模型驱动包括识别问题和明确要求,运用电网运行控制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了解,动态地选择和构造求解问题的模型,然后再在多个可选择的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其分支均采用模型驱动。

3.70

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简称GOOSE)

GOOSE是一种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主要用于实现在多IED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传输跳合闸信号(命令),具有高传输成功概率。 3.71

配电网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

配电网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中低压配电网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3.72

偏差Deviation

偏差是指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不满足合同技术文件的具体功能和性能指标、不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可通过简易修改补充得以纠正的差异。

3.73

评价对象Evaluation Object

指参与评价的对象实体,如发电厂、机组、线路、各类应用系统等。

3.74

评价项目Evaluation Item

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各项考核或评价的具体内容细项。 3.75

72小时连续运行测试72 Hours Continuous Operation Test

72小时连续运行测试是指主站系统在完成系统功能测试、系统性能测试项目后,在所有设备同时投入运行的状态下,所进行的连续72小时不间断运行测试。

3.76

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 Elements

表征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天气现象,主要有: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等。

3.77

缺陷Defect

缺陷是指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不满足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差异。

3.78

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简称SCD文件) 描述所有IED的实例配置和通信参数、IED之间的通信配置以及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的一种文件,该文件应为全站唯一的并由系统集成厂商完成。

注:SCD文件应包含版本修改信息,明确描述修改时间、修改版本号等内容。

8

Q/CSG 110017.12-2012

3.79

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MI) 人机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界面或人机结合面。

3.80

任务导向Task Oriented

也称为目标导向(goal-oriented),是一个自上而下(top-down)的信息处理机制。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的设计应以任务导向为基本原则,为用户的不同任务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操作支持等服务。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应根据当前系统状态,基于用户的选择和对操作的判断,自动提供与任务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满足在任务过程中的态势感知和决策支持需求。 3.81

软压板 virtual isolator

通过装置的软件实现保护运行过程中功能投退的压板,软压板投退过程中装置不应重启。

3.82

设备态Device Status 间隔设备的某种运行状态,测控设备根据一系列的开关、刀闸信号或辅以必要的遥测量判别出其当前状态,用户可针对某一间隔设备预定义很多设备态。

3.83

实例Instance

具有唯一标识,具备一个已定义类属性的实体。一整套应用服务可应用于该实体,实体具有保存服务效应的状态。 3.84

实例化的IED描述文件 Instantiated IED Description(简称IID文件)

由装置厂商配置工具根据SCD文件提供的IED实例化文件,该文件描述IED提供的基本数据模型及服务,同时包含IED实例名称和通信参数等工程配置信息。 3.85

实例名Instance Name

与之有关的、指定一个实例的标识。 3.86

水轮机调速器Hydroturbine Governor

水轮机调速器是由实现水轮机转速调节及相应控制的机构和指示仪表等组成的一个或几个装置的总称,是水轮机控制设备的总体,其主要任务是改变水轮机导水机构(导叶、桨叶或喷嘴)的开度调节过机流量,以使水轮发电机组的转速(或负荷)维持在某一预定值,或按某一预定的规律变化。

按调速器元件结构分类主要有机械液压调速器(机调)、电气液压调速器(电调)、微机电液调速器等。其中微机电液调速器采用微机与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的新型调速器,目前已在大中型水电机组中代替机调与电调而得到广泛使用。

按调节对象数量分类有单调调速器和双调调速器,其中单调调速器只有一个导叶启闭机构,如混流和轴流定桨机组;双调调速器有两个调节机构,如导叶开度加桨叶叶片角度调节机构,或者如冲击式专用调节器的针阀和折流板转动调节机构。 3.87

9

Q/CSG 110017.12-2012

生命周期 life cycle

报文文件及录波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保存时间。

3.88

实时模式Real-Tome Mode

是指在电网当前模型基础上,基于实时运行方式进行分析计算。 3.89

事件Event

是指由审计系统数据库中已定义信息量的特征变化、应用程序的运行及结果、设备状况变化或用户操作引发的原始记录。 3.90

数据抽取、转换和装载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简称ETL)

ETL是数据仓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负责将分布的、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平面数据文件等抽取到临时中间层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中,成为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的基础。 3.91

数据集Dataset

引用一个或多个功能约束数据或功能约束数据属性的有序名称列表。用于组合常用数据对象,以方便检索。 3.92

数据级容灾Data-Level Disaster Recovery 实现业务数据冗余备份,确保在灾难发生之后业务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在此级别下,灾难时业务系统会发生中断。

3.93

数据架构Data Architecture

数据架构是企业总体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管理等的总体架构。既包含了数据的静态架构,如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等;又包括了数据的动态架构,如数据采集、交换和传输、数据整理、数据接口等。 3.94

数据驱动Data Driven

数据驱动可看作为一个自底向上的处理过程,依赖于大量准确反映外部世界的事件来实现对态势的理解。 3.95

数据源Data Source

提供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所需要数据的器件或原始媒体,包括原生数据和次生数据。 3.96

时延 Latency

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开始,至在输出端口上看到输出帧的第一个比特为止的时间间隔。 3.97

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简称DEH)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分为电子控制部分和液压调节保安部分。电子控制主要由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及DEH专用模件组成,它完成信号的采集、综合计算、逻辑处理、人机接口等方面的任务。液压调节保安部分主要由电液转换器、电磁阀、油动机、配

10

Q/CSG 110017.12-2012

汽机构等组成,它将电气控制信号转换为液压机械控制信号,最终控制汽轮机进汽阀门的开度。DEH系统是DCS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目前,DEH在火电厂调速系统中应用很广泛。 3.98

同步法Synchronization Method

电子式互感器依据MU发送的多路同步采样脉冲进行采样。MU发送的同步采样脉冲必须由全站同步时钟源锁定, 每秒第一次采样脉冲时刻应和全站同步时钟源的秒脉冲上升沿同步,且在每秒内应均匀分布。

3.99

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

态势感知是主体对与时间或空间相关环境要素的感知、所感知意义的理解和在某些要素(如时间)变化后其状态的预测。在复杂和动态范畴中用户对关键环境要素的感知也是态势感知的重要领域。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是用户对电力系统当前和未来状态的感知及理解,以及关键事件(故障、操作等)后电力系统状态的预测。态势感知是用户决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快速、有效和正确的态势感知是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的重要基础。

3.100

调速器Governor

调速器在本规范中泛指火电厂DEH系统和水电厂调速器。(本规范中水电厂调速器选用导叶调节型单调调速器为例,导叶加桨叶双调节调速器和冲击式专用调节器可参考本规范做相应调整。) 3.101

天气过程潜势预报Weather Process Potential Forecasting

针对导致某类天气过程发生的某些前提条件进行分析,由此来预见发生的可能性。 3.102

通信规约Communication Protocol 数据通信协议,为保证数据通信系统中通信双方能有效和可靠地通信而规定的双方应共同遵守的一系列约定,包括:数据的格式、顺序和速率、链路管理、流量调节和差错控制等。 3.103

通用应用界面调用Remote Application HMI Invocation

用户可根据授权在本地机器上通过接受端访问企业网分布式环境内已交付的各种应用系统的人机界面,并支持这些界面的本地化操作。从而为横向主站各个中心的应用、纵向各层次主站应用提供统一的主站应用交付中心,为各级主站驾驶舱提供统一的通用应用调用端,实现图形化的通用应用访问机制,满足驾驶舱中各种应用界面集成化调用的需求。 3.104

同城灾备 Disaster Recovery in Same City 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处于同一地理区域。当面临同一区域性灾难风险时,能够抵御小范围区域内的灾难,例如小面积停电、火灾、设备故障等,距离通常在数十公里左右。 3.105

同级容灾Same-Level Disaster Recovery

灾备系统功能和性能、处理能力、可靠性等指标与原系统相同或相当。 3.106

吞吐量 Throughput

设备在不丢帧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 3.107

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简称UDDI)

11

Q/CSG 110017.12-2012

一个基于XML的跨平台的描述规范,定义了Web服务注册发布与发现的方法。UDDI本身基于Web服务,它通过Web服务方式对外提供服务的注册、管理和查询等功能。 3.108

Web服务Web Service

Web服务是由URI标识的软件应用程序,其接口和绑定可以通过WSDL/XSD进行定义、描述,通过UDDI来发现和获得服务的元数据描述,Web服务通过基于HTTP(s)协议使用基于XML规范的SOAP报文格式的消息与其他软件应用程序直接交互。

3.109

Web服务策略框架规范Web Services Policy Framework(简称WS-Policy) 提供一种灵活、可扩展的语法,用于表示基于XML Web services的系统中实体的能力、要求和一般特性。

3.110

Web服务描述语言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简称WSDL)

一种使用XML编写的文档,可描述某个Web服务,它可规定服务的位置,以及此服务提供的操作(或方法)。 3.111

卫星云图Satellite Cloud Imagery

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像。 3.112

物理拓扑Physical Topology

用于描述业务领域主要设备间的物理关系的示意图,反应设备的实际互联关系。 3.113

现地控制单元Local Control Unit(简称LCU)

现地控制单元是水轮发电机层的控制部分,通常与厂级监控系统一起构成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也称为下位机控制系统,厂级监控系统也称为上位机控制系统。现地控制单元监控范围包括调速器、励磁系统、同期装置、油系统等。 3.114

Xen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虚拟机监视器,由剑桥大学开发。它可以在单个计算机上运行多达128个有完全功能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必须进行显式地修改(“移植”)以便在Xen上运行(同时提供对用户应用的兼容性)。这使得Xen无需特殊硬件支持,就能达到高性能的虚拟化。

3.115

XML路径语言XML Path Language(简称XPath)

一种用来确定XML文档中某部分位置的语言,XPath基于XML的树状结构,提供在数据结构树中找寻节点的能力。

3.116

XML查询语言XML Query(简称XQuery)

W3C制定的一套标准,用来从类XML文档中提取信息。类XML文档可以理解成一切符合XML数据模型和接口的实体,对XML的作用类似SQL对数据库的作用,被构建在XPath表达式之上。 3.117

系统全景图(“准地理”系统全景图)System Overview (Quasi-Geographic System Overview)

系统全景图(“准地理”系统全景图)是带有经纬度坐标,或笛卡尔(XY)坐标的电网全

12

Q/CSG 110017.12-2012

区域画面,具有电网元件电气信息的电网全区域画面,是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的基准画面之一。

3.118

现场验收Site Acceptance Test(简称SAT) 现场验收是指系统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上级系统运行部主持及制造单位参加进行的系统现场在线验收检验,其目的是检验系统在现场环境下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项目合同技术文件的具体要求。 3.119

虚端子 Virtual Terminal

GOOSE、SV 输入输出信号为数字通信方式传递的变量,与传统屏柜的端子存在着对应的关系。为了便于形象地理解和应用GOOSE、SV 信号,将这些信号的逻辑连接点称为虚端子。 3.120

虚拟局域网 Virtual Local Access Network

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子集),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 3.121

协议(规约)Protocol

用于不同系统中实体通信行为的一组规则和格式(语法和语义)的集合。

3.122

虚拟化Virtualization

虚拟化广义上指将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虚拟”成为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方法,计算机科学中的虚拟化包括平台虚拟化、应用程序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设备虚拟化等,狭义上指在计算机上模拟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平台。

3.123

系统规格文件 System Specification Description(简称SSD文件)

描述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以及相关联的逻辑节点,最终包含在SCD中并为全站唯一的一种文件。

3.124

一次设备在线监测装置On-l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以被监测一次设备为对象,采集或接收与被监测设备相关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与站控层各功能单元进行标准化数据通信的装置。 3.125

一次调频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一次调频是指当电网频率偏移额定值时,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机组有功功率的增加(频率下降时)或减少(频率升高时),以便电网频率迅速回到额定值范围的特性。对于所有并入南方电网运行的机组都必须具备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当电网频率波动时,机组在所有运行方式下都应自动参与一次调频。 3.126

研究模式Study Mode

是指在选定的电网模型基础上,改变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假想条件下的分析计算。 3.127

一体化测控装置 Integrat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集成测量和控制、同步相量功能的装置。

13

Q/CSG 110017.12-2012

3.128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 Operation Smart System(简称OS2)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是支撑大电网运行,提供电网运行策划、监视、分析、决策、指挥、操作、控制和管理等功能,整合所有二次系统,发挥综合效益,具有互动性、智能化特点的一体化系统。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由相关各级主站和厂站系统共同组成。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由所属网、省、地县、配各级主站系统和厂站系统共同组成。 3.129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厂站系统Substation System(简称厂站系统) 厂站系统是指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分布在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分系统,每个厂站系统由运行监控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两大子系统组成,包含智能数据中心、智能监视中心、智能控制中心、智能管理中心四大应用中心。

3.130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主站系统Master System(简称主站系统)

主站系统是指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分布在网、省、地县、配各节点的系统,每个节点的主站系统由运行监控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两大子系统组成,包含智能数据中心、智能监视中心、智能控制中心、智能管理中心四大应用中心。

3.131

一体化运行记录分析装置 Integrated Operation Records and Analysis Equipment 用于实现对变电站通信报文及故障发生前后录波文件记录与分析的装置(以下简称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宜采用一体化的硬件平台,在同一硬件平台上实现报文记录、分析及故障录波功能。 3.132

异地灾备Remote Disaster Recovery 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处于不同地理区域,一般不会同时面临同一区域性灾难风险,能够抵御较大范围区域内的灾难,例如大面积停电、地震、战争等,距离通常在数百公里以上。 3.133

业务系统拓扑Topology for Business System

用于详细描述业务系统主要设备间实际连接关系的网络拓扑图。 3.134

应用级容灾Application-Level Disaster Recovery 在保证数据安全基础上,在灾备中心构建一套相同或相似的应用系统,保证关键应用系统在允许时间范围内恢复运行,保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

3.135

应用交付Application Delivery

应用交付实际上是指应用交付网络(Application Delivery Networking,简称ADN),利用相应的网络优化/加速设备,确保用户的业务应用能够迅速、安全、可靠地交付给内部员工和外部服务群。

3.136

应用虚拟化Application Virtualization

应用虚拟化就是将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解耦,把应用程序的人机交互逻辑(应用程序界面、键盘及鼠标操作、音频输入输出、读卡器、打印输出等)与计算逻辑分开,在用户访问该应用的时候。用户方的计算机只需要把人机交互逻辑传送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为用户开设独立会话空间,应用程序的计算逻辑在这个会话空间中运行,把变化后的人机交互逻辑传送给客户端,并在客户端的相应设备展示出来,使用户获得如同运行本地程序一样的访问感

14

Q/CSG 110017.12-2012

受。

3.137

用户User

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用户包含两类:公司高层决策人员和电网运行关键岗位人员。 3.138

用户定制Customization

用户定制是用户根据重点监视、决策和管理需求,在线分解和组合各种所需画面、信息和数据的能力。分为两个层级:1)画面(包含组件)编辑定制;2)画面展示定制。 3.139

预想故障Contingency

事先设定的电力系统受到的扰动场景。 3.140

预防控制 Preventive Control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由于某种原因使系统潜在不充裕或不安全而处于警戒状态,为提高充裕性和安全性使电力系统恢复正常安全运行而进行的控制。 3.141

源端维护 Single Point Model Maintenance

在数据源端端完成模型、图形、数据等的维护并发布来实现受端免维护或少维护的共享方法。

3.142

运行服务总线 Operation Service Bus(简称OSB)

运行服务总线综合利用高速数据总线(实时总线)及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为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中各应用模块提供标准的数据及服务接口,是应用模块互连互通的桥梁,其兼具企业服务总线的开放性、灵活性、通用性的特点,同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运行服务总线从部署方式上分为横向运行服务总线(横向OSB)和纵向运行服务总线(纵向OSB)。 3.143

运行管理系统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OMS)

运行管理系统是主站/厂站系统中实现电网运行分析、策划和管理相关功能的功能模块的总称。 3.144

运行监控系统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OCS)

运行监控系统是主站/厂站系统中实现电网实时运行监视和控制相关功能的功能模块的总称。

3.145

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

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3.146

灾难恢复能力Disaster Recovery Capability

在灾难发生后利用灾难恢复资源和灾难恢复预案及时恢复和继续运作的能力。 3.147

灾难恢复预案Disaster Recovery Plan

定义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灾难恢复过程中所需的任务、行动、数据和资源的文件。

15

Q/CSG 110017.12-2012

用于指导相关人员在预定的灾难恢复目标内恢复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支持的关键业务功能。

3.148

整体考核验收Overall Examination Test

整体考核验收是指主站系统在通过现场验收并试运行满三个月后,由建设单位组织、上级系统运行部主持及制造单位参加进行的项目最终考核验收,其目的是考核主站系统是否满足投入生产运行要求、项目建设是否达到设计目标。

3.149

支持区Supporting Zone

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室、电池室、消防设施用房等。

3.150

站端处理单元 Remote Process Unit(简称RPU) 站端处理单元是对站端视频处理单元(PVU)、远程控制单元(RCU)等站端控制设备的合称;实现视频、语音及环境信息实时处理、传输、存储等功能。 3.151

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简称IED)

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接收来自外部源的数据,或向外部发送数据,或进行控制的装置。

3.152

智能管理中心Smart Management Center

智能管理中心属于各级主站或厂站系统四大应用中心之一,负责运行信息类、运行安排类、运行作业类、运行分析类、运行评价类等应用功能。

3.153

智能监视中心Smart Monitoring Center

智能监视中心属于各级主站或厂站系统四大应用中心之一,负责实现电网运行监测、一二次设备监测、新能源监测、视频监测、在线分析、风险预警等应用功能。 3.154

智能控制中心Smart Control Center

智能控制中心属于各级主站或厂站系统四大应用中心之一,负责人工操作、自动控制、定值和计划下发等应用功能。 3.155

智能任务引擎Smart Task Engine

智能任务引擎,也称之为心智模型(mental model),按照电网运行状态的认知规律,针对电网运行特定需求,确定需要执行的流程,实现任务导向功能。

3.156

智能数据中心Smart Data Center

智能数据中心属于各级主站或厂站系统四大应用中心之一,负责实现综合数据采集与处理、全景数据建模、数据集成、数据校验、数据管理和数据访问服务等应用功能。 3.157

智能信息引擎Smart Information Engine

智能信息引擎是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实现态势感知、决策支持、任务导向和模型驱动可视化显示等功能的核心机制。根据各种智能应用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算法和规则,归纳出电网运行状态和事件的关键信息,以可视化形式进行展示。根据用户不同任务需求,提供一系

16

Q/CSG 110017.12-2012

列缺省或自定义的信息处理算法和规则,以可视化方式为用户提供有效、快捷和智能的决策信息。

3.158

智能一体化配电终端Smart Integrated Terminal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智能一体化配电终端是一种单台集中式电子装置,应用于开闭所、环网柜或配电站内,实现配电网场站所需的测量、保护、控制、通信等功能,支持配电站端各类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功能,采集测控数据、保护数据、集抄数据、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环境监测等数据,并且具备新数据采集的扩展能力。

3.159

智能远动机 Smart Gateway

智能远动模块的物理载体,可集成厂站端数据中心、监视中心、控制中心等基本或全部功能。

3.160

智能远动模块 Smart Telecontrol Module

厂站端用于数据综合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统一远方交换的远动通信模块。 3.161

智能终端 Smart Terminal

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例如断路器、隔离开关、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的智能组件。 3.162

智能终端动作时间 Action Time of Smart Terminal

智能终端收到GOOSE跳闸命令时刻至操作回路出口动作时间。

3.163

资源管控Resource Control

资源管控是对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中的系统资源和网络资源等进行调配、管理、监视、控制等活动的统称。 3.164

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简称AVC)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实时监视电网电压质量和联络线交换无功功率偏差,调节控制电网中的无功电源、变压器分接头、无功补偿设备等,满足全网安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无功潮流运行,达到电压优质和网损最小的目标。

3.165

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简称AGC) 主站端随着系统频率、联络线所带负荷或者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变化,自动调节指定区域内各发电机的有功出力来维持计划的系统频率或使其与其他区域的既定交换在预定限值内或二者兼顾。电厂端实时接收来自智能远动机的有功负荷调整指令和AGC投退等遥控命令,并将命令传送到火电厂各单元机组DEH系统或水电厂单元机组调速器,从而完成发电厂各单元机组有功功率及频率的自动控制。AGC装置同时上送机组运行的遥测、遥信信息至智能远动机,再由智能远动机上送至调度中心。 3.166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简称:ATSE) 一个或几个转换开关电器和其他必需的电器组成,用于监测电源电路、并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转换至另一个电源的电器ATSE 的操作程序由两个自动转换过程组成:如果常用电源被监测到出现偏差时,则自动将负载从常用电源转换至备用电源;如果

17

Q/CSG 110017.12-2012

常用电源恢复正常时,则自动将负载返回转换到常用电源。转换时可有预定的延时或无延时,并可处于一个断开位置。在存在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两个电源的情况下,ATSE应指定一个常用电源位置。 3.167

中尺度天气系统Mesoscale Weather System

水平尺度由2千米到2 公里的天气系统,特点是持续时间很短、体积很小、破坏力很大。

3.168

主机房区Machine-Room Zone

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3.169

主站Master Station/Control Center

电网运行主站系统,一般指网、省、地县、配级调度系统。

3.170

RGB值

一个RGB颜色值由三个十进制数字组成,分别代表红色(R)、绿色(G)、蓝色(B)等三基色各自的颜色强度,各个基色数值范围为0-255。任何颜色可用RGB的数字组合来指定。 3.171

基准尺寸

在本文中表示一个单位长度,用字母a表示。设备图元的实际尺寸可用基准尺寸的倍数表示,如:高度h=3a,宽度w=4a。在同一幅电气主接线图中所有图元的基准尺寸a的取值应一致。

3.172

稳定断面

稳定断面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段、特定运行方式,在电网中承担着相同潮流输送方向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潮流(一般指有功潮流)的组合。断面往往电网运行中的关键节点或薄弱点,对重要运行断面进行监视及其潮流控制,是电网调度值班运行的重要任务之一。

3.173

断面元素

断面元素是构成稳定断面的基本要素,实际上是设备的潮流,一般指有功潮流,带有方向,规定从母线流出为正,否则为负。比如交直流线路潮流、主变潮流、负荷、机组出力等等。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