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下载本文

2019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2、教材的编排体例

空间与图形领域内知识在每一册都是以单元的形式编排的,以“多边形面积”这单元为例,通过单元、小节、课例、习题将知识有机的编排在一起。一般每一单元的开始,设有一幅表现该单元主要内容的主题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每个单元按内容又分为若干小节,以“圆柱”这节为例,小节之间按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小节内再分节,则用百节虫形式呈现。 在每个小节里有具体的课例。课例基本上由情境图、导入框和小精灵提出问题三部分组成。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图引出例题所要探究的内容,再通过小精灵的问题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探究的核心问题。

每个课例后设计了“做一做”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法则、公式的理解。有些小节后,结合教材内容,安排了像图中的“你知道吗”这样的阅读材料,内容涉及数学史料、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等,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小节结束后都有一个练习,综合检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结束后,紧跟整理与复习,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整个编排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 3、知识的立体整合

这是一至六年级“空间与图形“的具体学习内容,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1、关注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例如: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先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学三角形面积,最后学梯形面积。以长方形面积为基础,利用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求面积,学三角形面积则用拼摆法将其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梯形的面积是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学习,体现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2、注重知识的纵向逻辑结构

在“图形的认识”这类知识中,一年级先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模型,初步建立体的概念,三年级学习一般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四年级在三年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特征,五年级在长方形面积和多边形特征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三个年级知识之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让学生对形的概念有了全面了解,六年级再回到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加深对“体”的理解。体现了“图形的认识”中由“体”到“形”再到“体”的纵向逻辑关系。

还有,在“图形与位置”这类知识中,一年级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到三年级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到了四年级根据方向和距离确

29

2019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定物体的位置,六年级再学用数对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基础。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