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骄子—张占宇
细说来,我与张占宇已有近十年的友谊了。
同占宇初时是在1994年的5月中旬,按中国农历论正是初夏时节。时任东北电业管理居秘书处处长的姜潮涌同志陪同我采写东电系统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辽西一片他推荐的是凌海市农电局和出任局长才一年的张占宇。我们的车子从沈阳出发往西行,一路上风光清和,满目阳光,不由地令我想起司马光的一首《居洛初夏作》的七言绝句: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那时的凌海刚由锦县改市不久,原锦县县容整洁,树多花多。又因是作家萧军的故乡,县城里的人们多爱吟诗作赋,所以又多些乡镇文化氛围。而标志现代化的工业建设和形成一定规模的第三产业项目,则是微微了了。所以在经济上当时的凌海还是一个不算发达的以农田维持一县庶民温饱的老县城,张占宇和他所在的搞电的单位,还是因沾了一个“农”字,才像那农家大地里的葵花向日倾,而引起东电的注意和重视。
当时的农电局还是在老农电局的旧楼里办公,安排我同张占宇见面和开座谈会的地方那个木椅木桌,很简陋。但是在简陋的会议室里我听到了许多令我动情的故事,我在以后发表的作品中着力的表述了1993年4月初凌海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风雪的袭击后,全县供电中断,面对突来的困境,张占宇在病中指挥农电职工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奋起抗灾的英雄业绩。
诗总是好看的,日历上的4月9日,是清明刚过5天,古诗人们对这个气节满是赞歌,什么“和风晴日正宜春,碧柳红桃得得新”了,什么“才看桃李锦城围,忽便园林绿作堆”了……好一派暖人的阳光,诱人的景象。可是在1993年的这一天,锦州一带却是寒云乱渡,大雪飘飘,刚见春的生机的辽西大地被覆盖上一片萧瑟的雪白。辽西数千公里的电线全被电线上厚厚的积雪压完了腰,电线下面全结成了冰溜,数千棵水泥线杆被摧倒,41个供电线路全部毁坏。仅凌海市就倒伏2670棵线杆,2600公里的农村电网全部瘫痪。在以电为今人生活血脉的年代里,突然没有了电,犹如一个人一时出现了休克,凌海市62万人面临生存危机,这可怎么办!
企业生产用电!水稻育苗用点!放养虾苗的虾厂用电!居民们生活用电!用电,用电……
说来蹊跷:张占宇是在3月19日出任农电局一把手的。20天后老天爷就给他一个大白脸子看。正好这期间张占宇又患重感冒,浑身发烧,两眼肿胀,嗓子冒烟儿,有话吐不出嗓门来。而他又责无旁贷,这个当兵出身的新局长,必须去指挥这一场空前的抗灾战役,他是打着晃来到指挥阵地,他忍受病痛的无情折磨,在突来的方方面面的逆境考验中,欲与天公试比高!
2000多公里的电线网络需要修复,2000棵线杆需要从新换装,其中哪一项工程都需要电力工人去深山雪野中操作。在县委领导下成立了抢险指挥部之后,张占宇便亲自率领200多人奔赴灾区现场。有个现场
一共7.5公里的线杆一个不剩,齐刷刷地全部倒伏在雪地里,这得损失多少国家财产?这得使电力职工的多少劳动化为乌有?望着倒下的线杆,张占宇一时象似面对亲人的葬礼,寒风将他从眼角上流下的泪水凝冻在腮上。然后张占宇和他的职工们,默默的将一棵棵结束了供电使命的线杆移走,在运上一棵棵代替他们的新线杆。而在双羊乡则完全是令一种景象:这里有山岚绵延,有50棵披着白雪的线杆从山岚的巅端一直倒落在沟底里。要想修复他们,工人们不能在沉默无语了,张占宇带领工人们肩扛新线杆踏着深雪,“哎哟哎哟”地喊着号子向山沟里进发,然后在将线杆运到山顶上去。进的一次深山不容易,夜里大家忍着饥饿也不退回来。没有电力照明,张占宇有主意,他弄来不少手电筒,把他们集中在一起,用手电的光柱织成一片光网,在漆黑的夜风刺骨的山巅上,有一个小小的光的世界,有一群活动着的人,他们正在为明天的光明大世界而燃烧着自己!
大面积的修复电网和更换2000多棵线杆,不仅要有一种拼劲和一种精神,还需要一笔巨大的投资。张占宇算了一笔帐,总共要投入483万元。对于一个县农电局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问题是县里和锦州市乃至东北电业管理局都于近期无力做出巨额行政拨款,张占宇如果是懦夫或是狡滑的人就凭这一点,他就可以拖着干,这对于他的官职不伤毫毛。但是占宇不是那种人,在这种时候,他用感冒是的沙哑声音喊出一句话:“我解决!”好个张占宇呀,他竟把这样个天大的难题揽进自己的怀里。勇气可嘉,但不知操作起来行不行?人们都这样担心着。
其实张占宇是个十分细心和会算账的经营领导者,以后十年凌海电力业绩辉煌,同他这方面的才干密不可分,他做出“我解决”的承诺时,他心里就有了一个谱儿:他决定将他兼任总经理的锦州安装公司向外待发和库存的一切材料全部投向抢险工程,这就是一笔数字不小的金钱;当时农电局下属15个农村供电所,他给各所下了硬性指令,每个所必须在两天之内向职工筹资10万元以上交到局里。他还想到个别生活富裕的职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建业乡供电所的老所长李全印,这个老李头,本是农民但在管理农电上屡有绝招,当选为省劳动模范,被誉为农电一面旗帜。张占宇将李全印从抢险前线招到局里,两人见面没有客套,就像连长向民兵排长下达任务。
张占宇上下打量打量老伙计,一脸严肃地说:“考验的节骨眼到了,有任务你敢接不敢接?”
李全印是庄稼院里的有名硬汉子,何时见硬回过脖,又何时在任务面前说过孬话,便急着说:“啥叫敢接不敢接?快说,啥任务,我好快去办!”
张占宇竹筒倒豆子,一句拐弯的词儿没有:“筹资还缺空,你自己给我拿来5万元,你不拿,这所长就别干!” 这一下子真把李全印难住了,张占宇知道老头有钱是事实,但是他不知道李全印刚把一笔现款用在建新房上,这“一面旗子”也真不赖歹,他怔了一下神儿后,一句熊话没说,他转身告别了张占宇,没有一个时辰他又回来了,将一张新房照往张占宇的办公桌上一拍:“这是钱,用它暂时做抵押,换取工程材料!”
张占宇就是用这种搜索压榨的方法,从本部门同事里和自己身上挤油水,将钱一点点的积攒到几百万,注入进国家和人民用电这条大血脉上。
停电就没有自来水,锦县60万人是靠吃农民种的粮食来维持生计的。当时各村正在忙着育苗,绿茵茵的小苗破土而出,带来生机和喜悦,如果没了水,有关数十万农民一年收获的稻苗将全部枯死,这可怎么办?
当时辽西一代正大力发展养虾业,一池子虾就是几十万元,这种池子在海边连成片,虾池子总得有活水流通,水源段了,活水变成死水,虾苗将被窒息而死,这对方兴未艾的养虾业是多么沉重地打击。养虾大户郭庆宇听说半个月后才能修复电路,他急得跳脚大哭,嚷嚷要找张占宇,请他送电救命。
张占宇对这些声声呼唤都听到了,他临险不惊,他方寸不乱,他拖着病痛的身体四处去搞调查,按照用电的轻重缓急排列出抢修电路的顺序。特急需要用电的地方,他派出尖兵去突击,仅3天就将线路修复,使县里党政军重要指挥部门的工作及城里的水电供应恢复正常。养虾池是张占宇十分牵挂的地方,他得知10天内能为虾池送上电就可为养虾大户排忧解困,为了虾池里的虾苗一个无损,他要求抢修职工在5天内让养虾户们喜见光明。果然,在第5天,全县所有养虾池子的地方全都通了电,这郭庆宇破涕为笑,专程跑到农电局,见到张占宇跪下就咚咚磕头,还拿出5000元大票,犒劳农电局职工,被张占宇谢绝了。郭庆宇的心仍然不踏实,他赶紧去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农电局,上绣“踏雪救灾功卓著,虾苗无恙满池情”,张占宇代表农电局的职工收下了这面锦旗,郭庆宇的心才算安稳下来。
张占宇出任局长不到一年,就被东北电业管理局评选为1993年东电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并被评为电力部劳动模范。
那时采访张占宇,我就感到这位神态憨厚,满脸挂笑的新局长着实不简单,他有农民的朴实,他有军人的魄力,他有事业家的追求,他有肯牺牲自己而铸就的一种亲和力。具有这些方面素质的人,最能干成大事情。十年过去,一年一年的辉煌以为张占宇作证,他果然是个做大事情的人!
这次我同作家采风团会见张占宇是在2003年的7月末,也就是在1993年“4·9”抗灾之后的10年。这十年间我几乎每年都来一次凌海,每一次见到占宇,他都是风尘仆仆总是从这样那样的建筑工地上赶来,见面后总能听到他领导的市电力局及后来的电力集团不断发展的新消息。到下边走一走看一看,最大的特点是18个供电分
公司环境越来越美,设备越来越现代化,新上的产值在亿元以上的新工业建筑工地越来越多。占宇他个人的政治荣誉也是不断的出新:由锦州市人大代表、锦州市劳动模范,到辽宁省人大代表、辽宁省劳动模范,而这次见面的张占宇,不仅是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又是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
这次见面的地点不是在那原有的农电局的办公楼里,而是新的凌海电力大楼。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县属的电力部门这几年间,实行了农电局和市供电局的两局合并,并联合当地政府和东北电业管理局组建了凌海供电有限公司,张占宇出任公司董事长。公司的十层办公大楼,巍峨耸立在市中心,楼前是公园式的开阔大院,院里是彩色花圃,是造型雕塑,是宽阔的通道;楼内是一间间配有现代化科技成果和办公设备的 电力控制中心和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会议厅,他成为凌海市的一道景观。我们坐在9楼会议厅里的一张张皮椅上听张占宇介绍凌海电力发展的情况,做记录的案面是那种高级木料制作的庞大的会议桌,张占宇介绍完之后会议厅里的大荧屏播映出公司概貌的录像片。我到过不少大公司、大企业、大部门中去采访,初期接触的环境,张占宇这里同他们不分上下。所以见面之后同行的一位作家发出16个字感慨:“财力雄厚,人心向上,热爱艺术,两业兴旺”。这两业指的是凌海电力的发家之宝——主业和副业。在会议厅的正面墙壁上,庄严雕修的企业理念词中就有一句是“两业并重,永争第一”。若问凌海电力何以“晴空一鹤排云上”?查查张占宇的发迹史就知道,他是靠搞副业发家的。
二
张占宇是凌海三台子乡人,年轻时候参军,当过军官,上个世纪80年代转业到家乡的农电局。刚开始他只是在局下属的修试所里当个头头。修试所是干什么的?就是对农村的各种用电设备进行修理,比如那个变压器坏了,那个横担需要维修了等等,干些个小收小入的小活计,一共有职工10多个人。同时还开设一个电料商店,主要是供应农用的电线、插销之类的小材料。在别人看来这可能是个很不起眼的工作,但是有经济头脑的张占宇却把这项工作做的十分认真。他经常下到农村去了解农民都需要些什么服务,然后他根据需要,开展一些修试和销售任务,搞起各种电力器材加工,还代理销售电视机。张占宇为了把这份事业搞活,他趁局里召开会议的机会向到会的局下属各部门推销他的商品,有时弄的主持会议的人心里发烦,制止他的活动。
张占宇的势头是制止不了的。张占宇在解放军大学校里受过锻炼,党的各项政策熟烂在心,当时全国的城市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他知道搞多种经营是国营企业一条致富出路,所以他的副业经营的触角不断地向四下延伸。
你看张占宇多能耐,他这个修试所竟然自己照猫画虎的制造起变压器来了,正儿八经的挂出变电器厂的牌子。1989年我去凌海时参观了这个厂子,当时他的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占地有一个足球场大的厂区,周边用长城造型的围墙围着,厂房里安装着流水生产的设备,年产值已经过千万。这次我又来到这里,凌海电力的职工都称这里是张占宇发家的地方。一进厂大门,左侧是座陈旧的小楼,他就是当年的修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