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最新版 下载本文

2.教师期望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一是接受。 二是反馈。三是输入。四是输出。 3.教师的情绪状态影响课堂气氛 (三)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1.准确地鉴定和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6.妥善处理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良好的师生沟通(+) 1、良好师生沟通心理学原则

同理心、真诚、接纳与尊重

专题二十三 课堂纪律的管理

一、课堂纪律的含义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条件。课堂纪律具有约束性、标准性和自律性三大特征。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单高频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途径,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2)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有两类:一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二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的纪律等。

(3)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4)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

三、课堂纪律的发展阶段(+)

1.阶段一:反抗行为阶段(4-5岁):对抗性 2.阶段二:自我服务阶段(5-7岁):

61

3.阶段三:人际纪律阶段(大多数中学生) 4.阶段四:自我约束阶段 四、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最佳策略) 五、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

(1)学生因素:适应不良、厌烦、挫折与紧张、寻求注意和地位、过度活动、性别差异 (2)教师因素:要求不当、滥用惩罚手段、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3)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大众媒体(低级庸俗内容)、课堂内部环境 六、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6.协调同伴关系 7.与家长合作

专题二十四 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内容与方法:○单

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观察法 四种方法○单: 谈话法

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调查访问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 4.个别教育

5.班会活动:特点: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评定内容全面、主体多元、过程发展、语言规范) 8.写好工作计划和总结

62

专题二十五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班级课外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具体包括:学科活动(语文兴趣小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及其他活动。活动形式从参加活动的规模看,主要分为三类:群众性活动(报告讲座、集体集会、竞赛、参观访问、社会公益)、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专题二十六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方式:家访、家长沙龙和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

专题二十七 教师心理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 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一、教师的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的行为特征一般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单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印刻效应——关键期 刻板效应——有偏见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晕轮效应——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投射效应——老师把想法投射到学生身上并认为他们也如是想

63

木桶效应——劣势决定水平 三、教师成长心理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单

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人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素养。

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实践训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有人曾将某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教给教师,其中的关键程序有:①每天进行回顾;②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③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④布置家庭作业;⑤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4.反思教学经验

布鲁巴奇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职业压力:主要是由工作引起的,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2.职业倦怠: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玛勒斯认为职业倦怠表现为○单: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 个人成就感低:消极的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