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最新版 下载本文

2.建构主义学生观

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4.建构主义教学观

第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

第二,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探究学习2.支架式教学 3.情境教学 4.合作学习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告诉我们,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2.学习观告诉我们,学习具有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3.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专题十四 中学生发展心理

◆考点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特别重要)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二、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一)性意识的出现:

性意识是指人对性的认识和态度,是人类关于性问题的思维活动,它左右着人的性行为。

1.渴望了解性知识;2.对异性充满好奇和爱慕;3.在异性面前容易紧张和兴奋;4.性冲动和性欲望的出现 (二)性情感的发展变化

性情感是指在两性活动中有关爱慕、吸引或憎恨等感情的发展变化。中学生性情感的发展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疏离异性阶段;2.接近异性阶段;3.异性眷恋阶段;4.择偶尝试阶段 三、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

①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 ②更新观念,认识与异性交往的意义 ③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41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生理自我(3岁)、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青春期)(+) 五、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趋势:各方面都提高(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①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向的发展;②自我意识的组成成分分化;③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自我形象受到空前的关注;⑤自我评价逐渐成熟;⑥自尊心强;⑦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考点 1: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觉:①感受性和观察力进一步发展;②各种感觉能力接近甚至超过成人 知觉:①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增强;②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得到发展;

③少年期学生开始出现逻辑知觉;④初中阶段,少年期学生的空间和时间知觉有了新的发展 二、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①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趋于稳定,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

②有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 ③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④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⑤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⑥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⑦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②最直观形象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像记忆要优于词语 ③中学生能主动选择记忆方法,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 ⑤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四、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①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 ②在整个中学阶段,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③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五、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①智力水平得到飞跃性提高,智力发展进入关键期 ②智力基本达到成熟

③各方面智力发展不等速,并存在个体差异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42

阶段 年龄 特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低级的行为图示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三山实验 前运算阶段 2~7岁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排珠实验 5.作出判断时只能够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1.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 2. 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3. 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 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1. 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 2. 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 11岁以后 3.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4.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了解

皮亚杰提出,以下四个基本因素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成熟, 2.练习和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与教育

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他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一)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2016上考过简答)

a.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b.心理发展观 c.内化学说

d.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3

启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与最近发展区的关系 ◆考点 2:中学生的情绪发展○单

1.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单

心境是微弱、平静和持久而且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弥散性和长期性) 激情是爆发强烈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爆发性和冲动性)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 3.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智力活动)和美感。○单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辨

a. 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b. 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c. 情绪产生早(生命开始),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d.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e. 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与持久性。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辨

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a. 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 b.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4.中学生情绪的特点——背材

青春期是“疾风怒涛”时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表现出很明显的心理年龄特征,具体表现以下: a. 爆发性和冲动性 b.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c. 外露性和内隐性 d. 心境化和持久性

5.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A.忧郁 b.恐惧 c.愤怒 d.孤独

6.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标准——背材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