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39464.doc Page 21 of 54
管都可以用。但是,在砂性土中,这种接口就不太适用,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认识。
采用T形钢套环橡胶圈防水接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混凝土管节表面应光洁、平整,无砂眼、气泡,接口尺寸符合规定; ? 橡胶圈的外观和断面组织应致密、均匀,无裂缝、孔隙或凹痕等缺陷; ? 安装前应保持清洁,无油污,且不得在阳光下直晒;
? 钢套环接口无疵点,焊接接缝平整,肋部与钢板平面垂直,且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
腐处理;
? 木衬垫的厚度应与设计顶力相适应。 5.3.4 钢承口管接口形式
钢承口管接口形式 (见表5.3.4)是把钢套环的前面一半埋入到混凝土管中去,又称为F型管接口。为了防止钢套环与混凝土管结合面产生渗漏,在该处设了一个橡胶止水圈。该橡胶止水圈不是用普通橡胶,而是采用了遇水膨胀橡胶,该橡胶在吸收了水分以后体积会膨胀1~3倍。
钢承口管规格尺寸表 5.3.4
钢圈尺寸 公称内径 DN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管壁厚度 h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2000 260 10 127 137 42 52 11 24 17 管子长度 长度 L l t L1 L2 L3 L4 t1 t2 t3 厚度 长度 深度 接口尺寸 注:1. 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生产其他规格尺寸的钢筋混凝土管;
2. 钢圈需采取防腐措施,在有腐蚀性介质的条件下,应适当加大钢圈的厚度。
5.3.5 钢筋混凝土管平接口
平接口是钢筋混凝土管最常用的接口形式,其接口的连接方法有五种,如图5.3.5。
第一种是油毡垫接口(如图5.3.5a),此种接口方法简单、施工方便,主要用于无地下水的条件下。雨水管道或者穿越构筑物的套管上常采用该类型管道。油毡垫可以使顶力均匀分布于管道的端面上,在施工中管节之间要垫3~4层油毡垫,竣工后在管
图5.3.5 混凝土管平接口 133139464.doc Page 22 of 54
节之间用水泥沙浆嵌内缝。
第二种为麻辫—石棉水泥接口(如图5.3.5b),这种接口可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工程,施工中有利于校正作业,竣工后的管道具有一定的抗渗性。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青麻编成直径为25~30mm的麻辫,并在沥青内浸透成油麻。接口时将油麻绕成圈垫于管口外缘,顶进过程中管口间的油麻被挤紧,竣工后在管口内缘的管间凹槽内填打石棉水泥。为了减轻填打石棉水泥口的劳动强度,可采用在凹槽内填抹膨胀水泥砂浆。这种接口适用于防止外渗的污水管道。
第三种为钢套环接口(如图5.3.5c),钢套环的宽度为20~30cm,外径稍小子管内径。安装时先对齐管口,将钢套环装于接口间并对中,然后用木楔固定。竣工后撤去木楔并用石棉水泥将管缝填实。此种接口刚度较大、接口质量好、不易渗漏,但成本较高且耗用钢材,故只适用于地基土壤受扰动处或穿越重要建筑物时。
第四种为麻布沥青接口(如图5.3.5d)。施工方法是:先将管口对齐,在接口处涂布热沥青,边涂边裹麻布。采用三油二麻或四油三麻均可,根据施工条件及管道要求而定。这种接口形式一般用于小口径顶管。
第五种接口为粘接口(如图5.3.5e),采用树脂型材料涂于将对口的两管节的端面上,用千斤顶推动后边管节,使管口紧贴后停止顶进,待接口处粘接剂固化后,再开始顶进。这种接口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是粘接材料价格较贵,二是用于大口径接口时对接比较困难,故一般应用于小口径管接口。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平口管规格尺寸见表5.3.5。
平口管规格尺寸(mm) 表5.3.5
公称内径DN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50 1500 1650 2000 管子长度L 管壁厚度h 80 90 100 110 120 135 150 165 公称内径DN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2000 管子长度L 管壁厚度h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注: 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生产其他规格尺寸的钢筋混凝土管。
5.3.6 钢筋混凝土管道的许用顶力
管道断面的许用顶力是决定顶进长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管道的许用顶力取决于管材强度、顶进时的加压方式和受力面积以及顶铁与管道端面的接触状态等。
钢筋混凝土管道的强度决定于离心混凝土的强度,从理论上讲,离心混凝土强度应高于普通混凝土强度的1.25倍,但实际上我国混凝土管道的抗压强度应大于30MPa。
133139464.doc Page 23 of 54
在顶管施工中,加压面的中心即顶力作用中心应与管壁中心重合,否则在管壁上除产生压应力外,还会引起其他应力的产生,如拉应力、弯曲应力和剪应力等,容易造成管壁的破坏。
从理论上讲,管道端面和顶铁应平整接触,无间隙,而实际上由于管道制造和顶铁加工中都存在误差,不可能实现密切接触,为了补救这一不足,在施工中需在两者之间加垫层,常采用的铺垫材料有油毡、橡胶、塑料和软木板等。
混凝土管道的许用顶力通常可用公式5.3.6进行计算:
?Fr???c?A 公式5.3.6
S式中:[Fr]——许用顶力,kN;
?c——管体抗压强度,kN/m2;
A——加压面积,m2;
S——安全系数,取S=2.5~3.0。
6 顶管工作坑的设计与施工
6.1 顶进工作坑的设计
6.1.1 工作坑形状一般有矩形、圆形、腰圆形、多边形等几种,其中矩形工作坑最为常见。在直线顶管中或在两段交角接近180o的折线的顶管施工中,多采用矩形工作坑。矩形工作坑的短边与长边之比通常为2:3。如果在两段交角比较小或者是在一个工作坑中需要向几个不同方向顶进时,则往往采用圆形工作坑;另外,较深的工作坑也一般采用圆形,且常采用沉井法施工。沉井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工程竣工后沉井则成为管道的附属构筑物。腰圆形的工作坑的两端各为半圆形状,而其两边则为直线;这种形状的工作坑多用成品的钢板构筑成,而且大多用于小口径顶管中。
6.1.2 应根据下列条件设计顶管工作坑:
6.1.2.1管道井室的位置;
6.1.2.2可利用坑壁土体作后座墙; 6.1.2.3便于排水、出土和运输;
6.1.2.4对地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易于采取保护和安全施工措施; 6.1.2.5距电源和水源较近,交通方便;
6.1.2.6地下水位以下顶进时,工作坑要设在管线下游,逆管道坡度方向顶进,有利于管道排水。
6.1.2.7 尽可能减少工作坑的数量:顶进过程中要力求长距离顶进,少挖工作坑。 6.1.2.8 直线顶管工作坑最好设在管道附属构筑物处,竣工后就工作坑地点修建永久性管道附属构筑物。
6.1.2.9 长距离直线管道顶进时,在检查井处作工作坑,在工作坑内可以调头顶进。在管道拐弯处或转向检查井处,应尽量双向顶进,提高工作坑的利用率。
6.1.2.10 多排顶进或多向顶进时,应尽可能利用一个工作坑。
6.1.2.11 工作坑的选址应尽量避开房屋、地下管线、池塘、架空电线等不利于顶管施工的场所。
133139464.doc Page 24 of 54
6.1.2.12 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如离房屋很近,则应采用特殊方法施工工作坑。 6.1.3矩形工作坑的底部尺寸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B = D1 + S
L = L1 + L2 + L3 + L4 + L5
式中:B——矩形工作坑的底部宽度,m;
D1——管道外径,m;
S——操作宽度,可取2.4~3.2m; L——矩形工作坑的底部长度,m; L1——顶管掘进机长度,当采用管道第一节管作为顶管掘进机时,对于钢筋混凝
土管,不宜小于0.3m;钢管则不宜小于0.6m; L2——管节长度,m;
L3——输土工作间长度,m; L4——千斤顶长度,m; L5——后座墙的厚度,m。
6.1.4 工作坑深度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见图6.1.4):
H1 = h1 + h2 + h3 H2 = h1 + h3+ t +h4
式中:H1——顶进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
H2——接收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 h1——地面至管道底部外缘的深度,m; h2——管道外缘底部至导轨底面的高度,m;
h3——基础及其垫层的厚底(不应小于该处井室的基础及垫层厚度),m; h4——顶管机进入接收坑后支撑垫板厚度,m; t ——管壁厚度,m。
图6.1.4 顶进工作坑深度示意图
6.1.5可以根据需要和施工条件允许确定工作坑的尺寸,顶进坑和接收坑的最小尺寸可分别参照表6.1.5-1和表6.1.5-2。
顶进坑的形状和最小尺寸 表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