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骨的构造。
答: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神经、血管等构成。 骨质为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骨松质。骨密质由紧密排列的骨板层构成,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分布于骨的表面。长骨的骨干(中间较细的部分)由骨密质构成。在颅盖,骨密质构成内板与外板。骨松质为交织成网的骨小梁构成,主要见于长骨两端(骺)和短骨骨内部。颅盖的骨松质称为板障。 骨膜是紧贴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富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作用。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红骨髓有造血作用,胎』L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成人仅见于骨松质腔隙内;黄骨髓为脂肪组织,无造血作用,5岁以后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内。
简述脊柱的构成,连接及生理弯曲及功能。
答:脊柱由全部椎骨、椎间盘、骶骨、尾骨以及韧带和关节连接而成。脊柱内又椎孔连接成的椎管;两侧有23对椎间孔,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曲和腰曲突向前,胸曲和骶曲突向后。
椎骨间借助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互连结。 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外周的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纤维环为环行同心排列的纤维软骨。髓核是一种灰白色富有弹性的胶状体,被限制在纤维环之内。 韧带:位于椎体前面,上起枕骨、下达骶骨的这一韧带称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面、椎管前壁的这一韧带称后纵韧带;位于相邻两个椎弓板之间的韧带称弓间韧带,此韧带新鲜时呈黄色,故又称黄韧带;位于相邻两个横突之间的韧带叫横突间韧带;位于相邻二个棘突之间的韧带称棘间韧带;位于棘突尖端,下达骶正中嵴,称棘上韧带,此韧带向上到项部扩展成项韧带,最后附着于枕骨。 关节: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和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椎间关节。
?
试述肩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结构特点:①肱骨头大、关节盂小;②关节囊松弛;③囊内有肱二头肌腱通过;④有喙肩韧带架在肩峰与喙突之间;⑤关节盂周缘有盂唇加深。 运动方式:屈、伸运动,外展、内收运动,旋内、旋外运动;环转运动。
试述肘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的复关节,包括三个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和桡骨头关节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和尺骨桡切迹构成。上述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囊的近侧端分别附着于肱骨冠突窝、桡窝和鹰嘴窝的上缘及肱骨滑车内侧和小头外侧;囊的远侧端附着于尺骨滑车切迹关节面周缘和桡骨环状韧带。肘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则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囊的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二骨向后上方脱位,此时,桡、尺骨移向肱骨的后上方。肘关节的运动以肱尺关节为主,肱尺关节属滑车关节,主要行冠状轴上的屈、伸运动。伸前臂时,前臂偏向外侧,构成约10度的外偏角,称提携角。肱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因受肱尺关节的限制,只能作屈、伸和旋前、旋后运动。桡尺近侧关节属车 轴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使前臂旋前和旋后。 结构特点:①三个关节在一个关节囊内;②关节囊前、后壁松弛,两侧有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加强;③桡骨头处有桡骨环状韧带。运动:肘关节主要是作屈、伸运动。
试述髋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的。 结构特点:①关节窝:较深,边缘有关节盂唇,它能容纳股骨头2/3;②关节囊:坚厚,股骨颈前面全部被关节囊包裹,后面关节囊只包裹到内2/3与外l/3交界部,关节囊的后下部比较薄弱;③韧带: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有滑膜包裹,内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通过。关节囊外主要有髂股韧带,它是由关节囊前壁纤维层特别增厚形成的。 运动:髋关节能作屈、伸运动,内收、外展运动,旋内、旋外运动,环转运动。
试述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及髌骨的关节面构成。结构特点:①关节囊:广阔而松弛。②韧带:分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囊内韧带有膝交叉韧带,它包括前方的前交叉韧带,后方的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部;后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囊外韧带主要有髌韧带、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髌韧
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由股四头股包髌骨的前方和二侧向下止于胫骨粗隆。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连于股骨内上髁与胫骨内侧髁之间。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外侧,连于股骨外上髁与腓骨头之间。③半月板:它可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而窄,呈“C”字形;外侧半 月板较小而宽,近似环形,有时也呈盘状。运动:膝关节能作屈伸运动,在半屈膝状态下,还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试述咽的位置、分部与交通
答:咽位于颈椎的前方,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移行于食管。前壁不完整。自上而下依次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部,分别借鼻后孔、咽峡、喉口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此外借咽鼓管至鼓室,向下与食管相通。 试述食管的分部,狭窄部位及临床意义?
答:颈部,胸部,腹部。第一个狭窄在起始部,位于第六颈椎下缘,距中切牙15cm,第二个狭窄在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约平第4、5胸椎之间,距中切牙25cm,第三个狭窄穿膈肌食管裂孔处,约平第10胸椎,距中切牙40cm,为异物滞留和肿瘤好发部位。
试述膈肌三个裂孔的名称、位置及通行结构?
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位于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在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约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约在第8胸椎水平,内通过下腔静脉。
试述胃的形态、位置及其分部,血液供应?
形态:形态:前后两壁,胃大小弯,出入两门(贲门幽门)四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第11 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胃的位置因体型、体位、胃的充盈而有较大变化。胃可分为四部,即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贲门部指胃贲门周围的部分。胃底指贲门切迹平面以上的部分。胃体上方与胃底相续,下界在胃小弯为角切迹。幽门部居胃体与幽门之间,幽门部左侧较膨大,称幽门窦;右侧呈长管状,称幽门管。胃上动脉弓: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沿胃小弯吻合成。胃下动脉弓:胃网膜左动脉和胃网
膜右动脉沿胃大弯吻合而成。(2分)胃短动脉:供应胃底部。胃后动脉:出现率70%,供应胃体上部的后面。胃左动脉由腹腔干发出,胃右动脉由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发出,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均发自脾动脉,胃网膜右动脉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胃的动脉均来自腹腔干,但通过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吻合,与肠系膜上动脉有交通。(4分)
临床肝硬化肝门静脉高压患者常出现呕血、便血和脐周静脉曲张等表现,请根据肝门静脉系的特点及肝门静脉系的交通解释上述表现的解剖学基础。
答: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可通过三条途径相互交通,分别为: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腹壁静脉丛。食管静脉丛途径:肝门静脉通过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系的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交通。直肠静脉丛途径:肝门静脉通过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交通。腹壁静脉丛途径:肝门静脉通过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与上腔静脉系的腹壁上静脉、胸腹壁静脉和下腔静脉系的腹壁下静脉、腹壁浅静脉交通。由于肝门静脉缺少瓣膜,故当肝门静脉内的血液压力增高时,血液回流受阻,甚至返流,从而引起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间的交通开放,导致原本经肝门静脉回流的血液经吻合支流入腔静脉系,从而引起吻合静脉扩张(曲张),乃至破裂出血。当上述曲张的食管静脉丛血管破裂将引起呕血;当曲张的直肠静脉丛破裂将引起便血;若肝门静脉经腹壁静脉丛途径与上、下腔静脉形成交通则出现腹壁静脉曲张。 试述胰的位置和毗邻
胰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横过第l、2腰椎前方。胰位于网膜囊后面,形成胃床之大部分,其右侧端较低,被十二指肠环绕,左侧端较高,靠近脾门。通常将胰分为头、体、尾三部分。胰头位于第2腰椎右侧,被十二指肠从上方、右侧与下方“C”形环绕。胰头前面有横结肠系膜根越过。并与空肠相毗邻,后面有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及胆总管。胰颈位于胃幽门部的后下方,其后面有肠系膜上静脉通过,并与脾静脉在胰颈后面汇合成门静脉。胰体前面隔网膜与胃后壁为邻,后面有腹主动脉、左肾上腺、左肾及脾静脉。胰尾末端达脾门。 试述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分段及其各段的毗邻。 肝外胆道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及胆总管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