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现场道路 (6)现场排水 (7)料具存放 (8)污染源控制 (9)施工临时用电控制
(10)脚手架、外防护及三宝四口防护 (11)施工过程控制 (12)加强防火、防盗管理 (13)对民工和分包队伍的管理 (14)职工建家
(1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成品防护及施工不扰民工作 (三)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 现场围挡:严格执行市建委二十三条禁令和建施[2003]193号文件规定标准执行。
(2)现场醒目位置布置宣传形式,设置六图一牌、两栏一报。 (3)现场设立安全、消防、料具等宣传牌、标识牌。 (4)温暖季节现场有一定规模的绿化。
(5)现场施工作业区、办公区、料具存放区、生活区、废料区 明显划分,并进行围挡隔离。
① 各区域订立卫生责任制,设专人负责,保持区域卫生。 ② 施工作业区实行工长区域负责制,负责本区域文明施工,做施工过程的控制。
③ 现场设文明施工工长,负责日常监督检查文明施工情况。 ④ 办公区、生活区放置带盖的塑料桶生活垃圾集中存放,并设统一洗漱池。
⑤ 各种料具分类存放于规定区域内,码放整齐。流体材料存放于砖砌0.5米三面围挡之内。
⑥ 施工产生的钢筋、木料、工程垃圾等废料,分别存放于砖砌0.5米高围档之内,并及时清运。
(6)现场道路做硬化处理,配备车辆冲洗设施。 (7)现场设排水沟,确保现场无积水。
(8)做好污染源的控制,严禁高空抛物、坠物。取消燃煤,控制噪音。对易扬尘材料进行苫盖,对光源污染进行控制,严禁焚烧有毒有害物质。
(9)施工临时用电
① 施工临时用电必须遵照JGJ46—88及JGJ59—99要求施工。按实际情况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
② 电器设备及机械设备统一布局,分配箱底距地面高度1.3至1.5米,采用砖砌底座水泥抹面,白色涂料粉刷,红色漏字标识用途、线号、走向。
③ 现场一切用电电线必须穿绝缘套管,主干线采用地埋,并做标识。由分配箱至开关箱的线路可采用地埋或钢索吊架,线路要排列整齐。
④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采用杉篙和芭片或硬质绝缘材料进行封挡。 (10)脚手架外防护及三宝四口防护
① 主体工程外脚手架架体钢管刷醒目油漆,外侧用绿色密目网封闭,做好三宝四口防护。
②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编制施工方案。
③ 架体材料、扣件、密目网应选择安检站备案同意使用的合格产品。 (11) 施工机具
① 进厂设备必须组织相关人员验收。
② 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投入使用。 ③ 特种设备必须定人操作,持证上岗。 ④ 按照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12)安全消防保卫措施
① 建立消防预案,项目配备专职保卫人员。民工队、外协分包队配备相应人员,经保卫科培训后配戴标志上岗。
② 现场氧气、乙炔气分别隔离存放于铁制笼子内。
③ 严格执行明火作业规定,需明火作业应提前到公司保卫科审批。 ④ 加强现场值勤管理,坚持消防保卫制度,做好重点监控部位的检查巡视,经常检查消防设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督促整改,做好各项记录。
(13)对民工队和分包对伍的管理
① 教育民工做到文明施工不扰民,严禁高空抛物、坠物、夜间大声喧哗、随地大小便、打架、骂街、酗酒、赌博等不文明行为。
② 民工队按有关规定办理有关证件,严格执行企业管理有关规定,落实操作区内“三清六好”措施,做到有序生产、文明施工。
③ 民工宿舍编组定位,双层单人床。统一设置碗柜及行李架。室内被褥、鞋袜、毛巾等生活用具摆放整齐。
④ 宿舍门口设置带盖塑料桶,并设专人负责日常卫生清理,确保室内外卫生整洁。
⑤ 民工食堂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炊事员必须有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体检合格证,食堂卫生定期检查。
⑥ 施工现场厕所必须符合卫生要求,有条件的设水冲式,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14)成品防护及施工不扰民措施
① 建立成品保护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② 设专职成品保护人员,明确责任,做好分工,并做好检查记录。 ③ 项目工程师或专业工长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成品保护交底。 ④ 对造成成品损坏的个人或民工,按损坏程度严格处罚。 ⑤ 针对施工工艺设置防尘和防噪音设施,做到不超标。
⑥ 在规定允许的施工时间之外必须施工时,应有主管部门批准手续,并做好周围居民工作。
第十三章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一)环境管理目标
(1)噪音排放达标: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
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
(2)防大气污染达标:施工现场扬尘、烟尘的排放符合要求,扬尘达到国家二级排放规定,烟尘排放浓度<400mgNm3。
(3)生活及生产污水达标:污水排放符合《常州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防止光污染: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社区。 (5)施工垃圾分类处理,尽量回收利用。
(6)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环境管理因素分析
根据本工程的实施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管理因素主要有:噪音排放、粉尘排放、烟尘排放、施工垃圾排放、夜间照明污染。 (三)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及其他
(1)法律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②《大气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