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贵州盘县平关风电场EPC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下载本文

(5)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刷洗干净,至少用浸湿物覆盖保持21天,在养护期间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震动。 6.4.5浆砌石挡土墙施工

墙基础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若基础为软弱土层时,就采用加宽基础等补强处理措施;当墙基础设置在岩石的横坡上时,需清除表面风化层,并做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2:1,台阶宽度不小于0.5m;沿墙长度方向地面有纵坡时,亦沿纵向做成台阶。墙体砌筑时必须确保墙面线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墙背线可大致适顺。砌筑基础第一层时或中断恢复砌筑时,需将砌层表面加以清洗、湿润,分层坐浆砌筑,砌筑上层时避免振动下层;分段位置设置于伸缩缝和沉降缝之处,各段水平缝一致;分段砌筑时,相邻段的高差不超过1.2m。

排水孔和锚杆孔同时施工,对边坡裂隙水部位要适当增设排水孔;锚杆和挂网钢筋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排水管安设,并用塑料布对孔口进行包扎封口,避免喷射施工时堵塞。

6.4.6浆砌片石路肩施工

浆砌石路肩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制砂浆,人工挂线分块(节)砌筑,砌体之间按要求设置施工缝或沉降缝;选取表面平整、强度满足要求的块石作为面料,砌筑时石块大面朝下,挤浆法分层砌筑,砌筑完成后按要求进行砂浆抹面。 6.4.7排水沟施工

路基边沟及排水沟采用土水沟,挖方路段采用矩形边沟,边沟尺寸采用深×(底)宽=0.4×0.4m;填方路段采用梯形,边沟尺寸采用深×(底)宽=0.4×0.4m;内坡1:0.5;边沟纵坡与路线纵坡相同。

边沟和涵洞接合处应与涵洞洞口建筑配合,平曲线处边沟沟底纵坡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曲线外侧边沟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沟底纵坡大于3%的土质地段边沟应采取加固措施;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沟底抹面保证平整光滑。

6.5路面垫层施工

本标段场内道路路面为12cm厚填隙碎石泥结碎石路面,其中软土路基路段增设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 6.5.1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73

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6、《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

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9、《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 10-2009);

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2004); 11、《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6.5.2填隙碎石基层施工

1、准备下承层

填隙碎石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2、施工放样

(1)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个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2)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填隙碎石层边缘顶面的设计高。 3、备料

(1)根据各路段基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3~6cm)数量;根据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2)填隙料的用量约为粗碎石质量的30%~40%。 4、运输和摊铺粗碎石

(1)填隙碎石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碎石装车时,应控制每车的数量基本相等。 (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粗碎石卸置于路基顶面上。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够或料过多。

(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4)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粗碎石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要求

74

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5)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5、摊铺填隙料和碾压

(1)初压:用18T压路机碾压3~4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上,碾压从两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路中心进行;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上,碾压从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外侧路肩进行。错轮时,每次重叠1/3轮宽。在第一遍碾压后,应再次找平。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要求的路拱和纵坡。

(2)撒铺填隙料:采用人工将干填隙料均匀地撒铺在已压稳的粗碎石上,松铺厚度约2.5~3.0cm。

(3)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 ,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间的孔隙中。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

(4)再次撒布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或类似的设备将干填隙料再次撒在粗碎石上,松铺厚度约为2.0~2.5cm。用人工或机械扫匀。

(5)再次碾压: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对局部填隙料不足之处,人工进行找补。局部多余的填隙料应扫除。

(6)再次碾压后,如表面仍有未填满的孔隙,则应补撒填隙料,并用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直到全部孔隙被填满为止。同时,应将局部多余的填隙料铲除或扫除。填隙料不应在粗碎石表面自成一层。表面必须能看得见粗碎石。

(7)填隙碎石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用压路机再碾压1~2遍。在碾压过程中,不应有任何蠕动现象。在碾压之前,宜在表面先洒少量水,洒水量宜为3kg/m2以上。

填隙碎石基层施工工艺见下5-4。

准备下承层

75

检查验收

6.5.3泥结碎石面层施工

1、施工工艺

泥结碎石面层施工工艺见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