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确定的区级公园包括人民公园、陶家湾公园、三里坪公园、肖公庙公园、复兴公园和杨柳垭公园等6处。其中,西外与旧城由于可依托市级的罗顶寨、大寨子公园和凤凰山-莲花湖风景区提供服务、南部工业片区由于无生活服务功能要求,三片区均不再进行区级公园配置。 第137条 街头绿地与居住区级公园
街头绿地与居住区级公园结合城市详细规划以及居住区规划,按500-1000米服务半径、面积3公顷以下进行布置,要求以绿化为主体进行一般性场地布置,以增加居住区公共绿地和街头绿化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就近的游憩、休闲综合性场所,改善城市局部综合环境质量。其具体位置和范围在详细规划和居住区规划中具体确定;各类城市广场应尽可能增加绿化覆盖率,但不计入城市绿地计算。 第138条 主要城市公园规划建设情况见下表。
序号 名称 类别 位置 规模(ha) 备注
1 滨河带状公园 滨河休闲带 州河沿岸 215 含塔沱、小河嘴与中坝公园等 2 罗顶寨公园 生态公园 罗顶寨 37 3 大寨子公园 文化公园 大寨子 50 4 关鸡梁—孔家岩公园 游乐公园 翠屏山 60 5 火烽山公园 综合公园 火烽山 620 6 石牛山公园 综合公园 河市镇北 80 7 碑儿梁公园 综合公园 马踏组团 50 8 人民公园 综合公园 张家湾 4.35 9 陶家湾公园 综合公园 河市镇西 12 10 三里坪公园 综合公园 南城北部 9 11 复兴公园 综合公园 复兴组团 15 12 肖公庙公园 综合公园 旧城北部 3.5 13 杨柳垭公园 综合公园 南城南部 3.5 14 南坝岛尖公园 休闲公园 南坝 10
15 其他公园合计 综合公园 各片区 105 街头绿地与居住区公园 公园绿地总计 1274.35 第139条 生产绿地
规划将城市生产绿地布置在凤凰山-莲花湖风景区内。城市园林科研所需的研究性机构及其附属的小规模、实验性苗木基地,包括温室、育种和引种驯
化场地等,配置在植物园内。 第140条 防护绿地
达州城市最大的绿地防护与隔离需求出现在南部能源化工园区与西侧、北侧城市生活区之间,其最小防护距离500米;其他防护绿地主要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管线走廊两侧和市政设施周边,以生态绿地或专门组织的防护绿带共同形成城市绿化防护体系。其中:
1、规划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绿地控制在50米以上,铁路两侧防护绿带控制在30米以上,其他交通性道路两侧防护绿地控制在10米以上,绿带布置困难地段可视具体情况调整绿带宽度。
2、电力走廊最小防护绿带宽度不小于12米,并按电压等级控制防护绿带宽度:110 KV控制20米,220KV控制40米,500KV控制60米; 3、天然气输气管线按国家城镇燃气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以及达州城市建设目前采用的安全防护手段,在管线两侧各保持13.5米绿带;
4、相关市政设施:污水处理厂周边控制20-30米绿化防护带;变电站周边控制50米绿化防护带;其他易燃、易爆或危险品仓库等,应远离城市并按国家相关规定预留防护距离。 第141条 道路广场绿地
城市主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小于道路用地总面积的25%,其余次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小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15%;广场绿地不小于总用地面积的4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50%;停车场绿化面积不小于总用地面积的25%,覆盖率不小于30%。 第142条 其他附属绿地
(1)居住用地绿化,新城区不小于35%,旧城区不小于25%; (2)工业与仓储用地绿化,绿地率应在20%以内;
(3)主要公共设施用地绿化,卫生院、养老院、机关和学校不低于35%,位于旧城区的不低于30%;宾馆、商业、体育等大型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率不低于30%,位于旧城区的不低于25%。 第143条 生态绿地
各类水源保护地、自然山林、风景林地等,应保持90%以上的绿地率,并严格控制其设施建设的性质、规模,严禁开山、伐树或进行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的建设行为。
第二节 城市山体景观保护与利用规划
第144条 达州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山体资源,在城中有大大小小数十座自然山体,具有“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近郊有铁山、雷音铺与凤凰山等山体,城市内部有火烽山、关鸡梁—孔家岩、罗顶寨、大寨子、大尖子山、碑儿梁、石牛山、三品山、城堵山、烟地梁、仁和梁与王家梁等山体。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达州的城市空间拓展不断地将周边的山体逐步纳入其中,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近山、依山,发展到抱山与侵占山。
第145条 规划目标
坚持山体景观保护与城市发展统一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山体景观与生态功能及山体景观保护与利用并重并举的原则,其规划目标为:有效保护达州城市周边连绵山体和城中挺拔孤峰形成的天然“大盆景”空间格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丰富市民休闲生活,把达州建设成“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山—城—人相依共融的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和生态城市空间,实现城市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146条 空间布局
构建“一环一带多点”的山体景观格局。“一环”,指铁山、雷音铺、凤凰山和工业区以南的山体,构成城市背景大轮廓线与“环野屏峦”的景观格局。“一带”,指临州河山体,包括凤凰山、罗顶寨、大寨子山、关鸡梁—孔家岩、火烽山、三品山、城堵山等的临河部分,形成山水相依与“水清山秀”的景观格局。“多点”,指已融入城市建成区的火烽山、罗顶寨、大寨子山、关鸡梁—孔家岩、大尖子山、碑儿梁和石牛山等山体,仿佛是嵌入达州城市的绿色宝石,是城市生态循环的“绿肺”和“氧吧”。 第147条 主要山体功能定位
铁山,达州城市的背景山体,主要布置生态林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凤凰山——莲花湖,达州市风景区,主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度假疗养。雷音铺山,达州城市入口景观山体,城市形象载体;应大力修复被损山体,提高森林覆盖率;配套建设生态景观游览设施。关鸡梁—孔家岩,城市综合性公园,以健身观景休闲功能为主。火烽山,城市绿心,城市综合性公园,以生态观光、游览休闲与体验旅游功能为主。大尖子山、三品山、城堵山、烟地梁、仁和梁与王家梁,主要起到生产防护的功能,大力提高植被覆盖率。罗顶寨、大寨子、碑儿梁与石牛山,应充分利用森林群落的多样性,形成不同结构景观和四季景观,构建为城市综合性公园。 第148条 山体景观保护策略
编制《达州城市山体景观保护与利用规划》;将山体保护纳入城市绿线管理;合理划定山体景观保护范围;保护山体景观视廊,强化山体特色风貌;控制临山建筑。
第十章 城市景观及风貌规划 第一节 城市景观风貌分区
第149条 城市景观风貌总体特征:自然山水资源丰富、景观格局独特;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具有代表性;现代文明为创造城市新形象新特色提供了优越条件。
第150条 总体思路
挖掘以天然气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创造独特的工业风貌和“中国气都”形象,以此作为未来达州城市建设的第一特征,辅以达州的巴渠文化和红军文化,创造出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突出文化特点,使达州城市成为一座有着秀丽山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第151条 总体目标
城市景观风貌建设应该以山水结构为生态背景,以打造“中国气都”形象特色为核心方向,以巴渠文化、红军文化风貌为点缀,努力创建“中国气都、巴人故里、红色达州、宜人的山水园林城市”。 第152条 总体景观风貌建构
构成山、水、城、林、人相融,历史、现代彼此映衬,和谐交融、特色鲜明的风貌景观。 第153条 景观风貌分区
力求使城市的布局结构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名胜古迹与绿色环境相结合,新区建设风貌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在地域空间上细分不同的景观风貌类型区域,有区别有重点的实施引导,形成一个从城市整体结构到各个不同的景观风貌区域及特色地段之间的完整系统。由山水风貌类型的山林风貌区与水域风貌区,工业风貌类型的工业风貌区、工业风貌带与工业风貌节点,历史民俗风貌类型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与民俗文化风貌区,以及一般现代风貌类型组成。 第154条 山林风貌区
指城市近郊铁山、雷音辅山和凤凰山、以及城市中的火烽山、大尖子山、关鸡梁—孔家岩、罗顶寨山、大寨子山、石牛山等。规划强化山体对景和观景,整治山体周边及内部建筑景观,建立生态廊道,重视自然延伸。 第155条 水域风貌区
指州河及其沿岸、莲花湖片区。规划要求保持州河岸线的自然性与柔性,注意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之间的河滩地的处理,注重河岸风貌的规划与建设,以及水岸和水上的亲水空间设计与建设。 第156条 工业风貌区
主要指南部能源化工产业区。规划突出“中国气都”形象,保证工业风貌区的整体统一性。加强工业风貌带和重要节点的景观环境设计,突出工业文明的标志性与景观性。依托工业园区内工业大道,规划划定沿路工业风貌带。能源化工产业区的对外出入口、干道交叉口、广场、地标建筑等规划为工业风貌节点,主要反映城市“气都”风貌特征。
第157条 历史文化风貌区指凤凰山风貌区、龙爪塔风貌区、戛云亭风貌区、瓷碗铺窑址风貌区、张爱萍故居风貌区。民俗文化风貌区指三圣宫美食文化风貌区、徐公祠商业步行风貌区和翠屏山休闲风貌区。
规划强化巴人故里、红色达州文化氛围严格以核心区、协调区界定范围,建筑设施的形态设计应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加强对古迹遗存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第158条 一般现代风貌区
包括现代商贸风貌区、居住风貌区、文化娱乐风貌区、行政办公风貌区等等。规划突出现代时尚风格,允许同中求异。加强公共空间场所建设,注重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现代生活品质。 第二节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风貌塑造 第159条 景观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