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中考化学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H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Cl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Cl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

B.NaCl

C.HCl

D.HClO

Cl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NaCl,故B正确。 故选B。

2.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 )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指零处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生石灰即氧化钙,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固体质量相等,由于石灰石一侧产生气体,故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另一侧。选A。

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乙分别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丙丁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详解】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A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和乙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故B错误;

C、甲是二氧化氮,丁是氮气,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4:4=1:1,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决此类题的一般步骤,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然后分析解答。

催化剂4CO2+N2。

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 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A、由图示可知,一个氯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次氯酸分子。两个次氯酸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学方程式为:转化①H2O+Cl2=HCl+HClO;转化②2HClO

2HCl+O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应前后分子发生

了变化,分子可再分,错误;B、由转化①H2O+Cl2=HCl+HClO可知,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错误;C、转化②2HClO

2HCl+O2↑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错

误;D、转化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1,都发生改变,正确。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5.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A.FeO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4个铁原子、8个硫原子、22个氧原子;反应后8个硫原子、16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分子中有2个铁原子、3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是Fe2O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 )

B.Fe2O3

C.Fe3O4

D.FeSO4

6.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说明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25克,B的质量为15克,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说明参加第一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15克,B的质量为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第一次反应的C的质量为6克,则A、B、C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2,则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10克,生成D的质量为50克。 A、参加第一次反应的B的质量为9克,剩余6克,选项错误;

B、A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5克时,生成D的质量为25克,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25克,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克,选项正确; 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5:3,选项错误; D、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5:2,选项错误。故选B。

7.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C.N(NO2)3属于氧化物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亚硝酸根NO2的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故正确;

B.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每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D.三亚硝酸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B。

100%≈36.8%,故正确。

8.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Δ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

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甲 M的质量/ S的质量/ g M2S的质量/ g 6.0 2.5 7.5 乙 7.0 1.5 7.5

A.64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B.56 C.39 D.23

由题中实验数据可知,甲中硫过量、乙中M过量,6.0gM和1.5g硫完全反应,所以根据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