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教学教材 下载本文

和兴业大道发展长廊,形成东西两条产业发展长廊,重点布局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高效率、高品质的组合型城市地区和实验区发展核心区域,引领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五区”,即航空港区、航空物流区、临空工业区、综合配套区和生态休闲区。

提升生活空间。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布局,积极拓展城市人居和公共服务等建设空间,逐步置换区内工业用地,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形成支撑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人口的重要承载区。开发区南区,构筑“π”型生活空间布局,即以金寨路以西区域为重点,突出产城一体、产教融合,提升产业、商贸、文化、教育、休闲等功能品质;对繁华大道以北及沿线区域,强化与政务区联动发展,积极引导企业“退二进三”,提升区域生活居住品质和人口综合承载能力;对始信路以东区域,强化与滨湖新区联动,大力提升区域教育、文化、卫生等综合服务能力。空港示范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社区、国际医院等,努力打造时尚休闲生活与高端产业融合的空港新城组团;加快高刘镇区建设改造,突出江淮地域文化,努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独居风情的特色小镇。

拓展生态空间。依托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尊重自然生态水系,加快构建以绿色廊道为骨架,道路、滨水绿化为网络,城市公园、邻里公园为节点的生态绿地体系。

开发区南区,积极构筑“两核一廊四带”的生态空间布局。“两核”,严格划定翡翠湖、南艳湖绿核绿线范围,保护生态绿地和生态水体,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一廊”,沿派河岸线,突出复合生态廊道建设,强化生态功能,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四带”,即沿312国道、高压走廊和京九铁路、合安高速等交通廊道,构建四条生态绿带。空港示范区,严格保护区域生态资源,沿滁河干渠、瓦东干渠、天河、机场高速和合六叶高速等河流水系和交通干道,打造“四纵一横”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的建设新模式。

第二节 提升开发区品质

建设精品开发区。按照规划引领、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内涵、集聚发展的思路,加快优质地块上市。对改造地块超前谋划、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和调控改造地块的空间布局、发展规模、建设时序,打造一批创意街区、特色街区和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集聚区。实施精品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整治街道立面景观,强化市政设施配套,丰富花卉绿地层次,提高街道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启动一批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引入特色商业、休闲、文化体验与展示、演艺娱乐等业态,建成慢生活文化体验、多元化商贸美食、地

方民俗展示等特色街区。

提升市政交通设施。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建立快速、大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BRT)和普通公交相结合的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区域联系和片区间公共交通客运联系,构筑便捷、高效的客运交通系统。建成轨道3号线,推动建设轨道7号线、8号线,对接谋划9号线及机场S1号线。快速公交结合客流走廊分布,推进博物馆至肥西客运站等4条快速公交(BRT)建设,新建翡翠路(紫云路-方兴大道)、金寨路等5条公交专用道。提升常规公交,完善“干线+普线+支线”三级公交网络体系。公交干线依托部分公交专用道和主干路填补快速公交服务空白,公交普线依托主次干路为区内的干线公交进行加密补充,支线接驳短距离居民出行。建设公交枢纽场和公交停保场,提升、新建公交首末站,推进多模式立体化大公交系统整合与衔接换乘。加强慢行和货运物流系统建设,构建安全、连续、舒适、与公共交通衔接良好的慢行交通系统,构筑“日常网、休闲网、换乘网”。加快推进货运专用通道、货运停车场建设,实现货运交通外畅内达、客货分离、低碳高效。积极扩大公共停车供给总量,完善停车场布局规划,调整停车设施供给结构,建立高效协调管理机制,制定配套措施,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成立城市雨水循环利用管

理协会,承担相关规划编制、水循环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监测考评职责,适当建设下沉式绿地、生态树穴及雨水调蓄设施等。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统筹各类管线建设需求,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合理划定建设区域、管廊空间位置、配套设施用地等三维控制线,加快推进空港示范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加大对中水技术和设备普及使用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居民循环用水意识,推动水循环利用技术和设施走进更多的社区和家庭。到2020年,海绵城市占建成区面积比重超过30%。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保障有力”原则,积极推动水、电、气、电信、环卫等市政资源体系建设。完善供水系统,结合区域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合理安排水厂和输配水设施建设。空港示范区与主城区联网供水,共享水资源。大力发展分质供水、再生水回用。优化和深化重点供水设施和主干管线。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节水体系。重点推进高刘水厂、新民坝水厂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加大环卫专用车辆购置和更新力度,全面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道路保洁机械化。按照“小型化、附属化、实用化”的标准,完善公厕布局,逐步改造老旧公厕,完善无障碍设施。加快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渐更新、提升现有的垃圾收集、转运方式和水平。完成新蓬莱路垃圾站建设,对现有创业园站、海恒站实施设备提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