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罗非鱼产销大省,每年广东产销罗非鱼量达60万吨,除了供给国内市场外,有一半罗非鱼出口。广东茂名于2010年获得“罗非鱼之都”的称号,一条体长55厘米、体重5.181公斤的新吉富罗非鱼荣膺“茂名罗非鱼之王”,并获得10万元人民币巨额奖金。据养鱼户介绍,池塘水库里尼罗罗非鱼已经严重影响了四大家鱼的养殖,原本是珠江的主人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现在在广州“集体失踪”,据渔民描述 以前的珠江也是鱼虾贝蟹样样俱全,现在在珠江水系的种群结构发生改变,随处见到的都是外来物种以及对生态环境要求不高的小杂鱼,例如:罗非鱼、雀鳝、巴西龟、清道夫、罗氏沼虾、埃及胡子、食蚊鱼。
记者采访中科院院士宋大祥时,宋大祥曾说过\要像防止军事入侵那样防止有害生物入侵\。有报纸报导目前在东江流域发现影响较大的外来物种主要有巴西龟、埃及塘鲺、牛蛙、福寿螺、食人鲳、罗非鱼等。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下,尤其是我们这些研究生物的人员,守着母亲河珠江,但是昔日的那些宝贵资源已经不在,我们怎样去给我们的后代交代。
三、福寿螺的出现及特征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又称为大瓶螺,苹果螺,台湾人喜欢称它们夭寿螺,因为个体大有巨型田螺的称号。福寿螺属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个体比较大、食性较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1981年被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2003年中国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1]。
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有的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的生活。为杂食动物,主要喜欢吃幼嫩的植物,被称为水稻杀手。福寿螺喜欢荫凉环境,不喜欢阳光,白天多
沉于水底或附在沟渠边,或聚集在水生植物下面,傍晚或早上出来活动。
福寿螺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脂肪含量低,是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食品,成为餐桌上的佳肴,由于所含脂肪较少成为众多女性减肥的首选食品。 福寿螺头部圆筒形,有前、后触手各一对,外形和田螺相似,形呈圆形,有半月形的角质厣,贝壳短圆且向右旋,具一螺旋状的螺壳,有4-5个螺层,颜色随环境和螺龄不同而呈现差异,螺壳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壳面光滑而且多呈金黄或深褐色,成熟的螺壳高约7厘米。壳背上有气囊,可以辅助呼吸和帮助福寿螺在水面上漂浮。
福寿螺具有休眠现象,是其作为热带螺种临时抵抗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福寿螺休眠能力的证实,为之前大量人工养殖福寿螺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另一方面对福寿螺泛滥的地方治理福寿螺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福寿螺喜欢清洁的环境但耐污染能力也很强,有研究表明:在水已变色变味的情况下,测定氨氮为6.7mg/L,幼螺仍能正常生活[2]。福寿螺也比较能忍耐比较低的溶氧。研究表明福寿螺活动的适温范围为8℃~38℃,低于0℃或高于40℃就会被冻死或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