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经典完整版资料 下载本文

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μ和键的力常数k,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即上式为红外光谱测定化合物结构的

4.1.2.2 基本振动类型

1 伸缩振动 伸缩振动是指原子沿着价键方向来回运动,即振动时键长发生变化,键角不变。它又分为对称伸缩振动(νs),不对称伸缩振动( ν as)。

2 弯曲振动,它是指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而键长不变的振动。

4.1.2.3 红外吸收的条件 ",分子振动产生偶极矩的变化 ",分子的振动能量与辐射光子的能量相同。

4.2.2 红外谱图的信息 ",谱带的数目 ",谱带的位置

每个基团的振动都有特征振动频率,表现出特定的吸收谱带位置,对应相应的特征频率分子中某一特定基团的振动频率总是可能在一个范围较窄的频率区域出现。 ",谱带的强度

4.2.3 红外谱带的划分 ",特征频率区4000cm-1~1300 cm-1

在该区域内有明确的基团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基团频率与相关峰。 ",指纹谱带区1300~400 cm-1

谱带的数目很多,往往很难给予明确的归属 特征频率(官能团)区的划分

1. 4000-2500cm-1,X-H伸缩振动区, 特征频率(官能团)区的划分

2. 2500-2000cm-1 三键,累计双键伸缩振动 3. 2000-1500cm-1 双键伸缩振动区

4. 1500-1300cm-1 C-X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4.2.4.1 影响谱带数目的因素 ",振动无偶极距变化,无红外活性 ",振动频率相同,吸收带出现简并 ",仪器灵敏度 ",振动频率在中红外的检测范围外 ",4.2.4.2 影响谱带位置(位移)的因素

1.分子结构及相互作用 :a诱导效应b共轭氢键c空间效应 2.样品的物理状态

4.2.4.3 影响谱带强度的因素

(1) 偶极矩变化偶极矩变化越大,吸收峰越强偶极矩: 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r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

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红外吸收,只有偶极矩(μ)发生变化的,才能有红外吸收。 (2)振动类型的影响:非对称伸缩振动>对称伸缩>弯曲振动

(3) 能级的跃迁几率:样品浓度增大,跃迁几率上升,峰强增强

色散型红外光谱的缺点: ",光学部件复杂;

",量程波段窄; ",测量精度低,需要外部标准校正。 ",光通量低,灵敏度下降。 ",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测量很窄的波段范围。 ",扫描速度慢不宜测量快速变化的过程,与GC、LC联用困难。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优点 ",信噪比高 ",重现性好 ",扫描速度快

4.3.3 色散型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比较 ⑴ 信号的“多路传输 ⑵ 能量输出大

⑶ 波数精确度高,分辨力高 1、制样方法

1)气体——气体池 2)液体:

①液膜法——难挥发液体(BP》80°C) ②溶液法——液体池

溶剂: CCl4 ,CS2常用。 3) 固体:

①研糊法(液体石腊法) ②KBr压片法 ③薄膜法

4.3.4 红外光谱的测定 2、制样对光谱质量的影响

红外光谱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样方法。

⑴ 厚度如果薄膜过厚,许多主要谱带都吸收到顶,彼此连成一片,看不出准确的波数位置和精细结构;如果样品过薄,弱的甚至中等强度的吸收谱带显示不出来,失去了谱图的特征。 通常要求谱图中最强吸收带的透过率在0~10%之间,弱吸收也能清楚看出,并能与噪声相区别。 (2) 表面反射反射引起能量损失,造成谱带变形。并产生干涉条纹。消除的方法是使样品表面粗糙些。

(3) 样品不含有游离水水的存在干扰谱图的形态 (4) 多组分的样品应尽可能进行组分分离

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样品的红外光谱包括下述几个步骤: ⑴ 分别收集背景(无样品时)的干涉图及样品的干涉图。

⑵ 分别通过傅立叶变换,将上述干涉图转化为单光束红外光谱。

⑶ 经过计算,将样品的单光束光谱除以背景的单光束光谱,即得到样品的吸收光谱。 三、联用技术

GC/FTIR(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 LC/FTIR(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 PAS/FTIR(光声红外光谱)

MIC/FTIR(显微红外光谱)——微量及微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