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育华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载本文

陶渊明字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 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薄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贏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①有日矣。道济谓日:“贤者处世, 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日:“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②”。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③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B.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C.潜/也何敢望贤

D.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答案】C

【解析】C.潜也/何敢望贤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1)博学善属文: .

(2)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3)即日解绶去职: .

【答案】撰写;曾经;辞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贤哲的人立身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 11.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陶渊明的为人。(3 分)

自由洒脱,高洁,他不愿意受官场束缚,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人高洁。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每空1分) (1)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2)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3)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 (4)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6)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7)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8)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7分)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是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3.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紧承上文;欲扬先抑;强调印象中黄河口土质的粗糙、贫瘠;与下文写土的肥沃、清香形成对比。

【解析】段落作用题先看判断文段位置,确定是开头段落后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分)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1)赏析画线句子。(4分)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高粱穗比作硕大的锣鼓槌,形象地写出高粱穗的饱满;“擎”赋予高粱以人的动作,生动地写出高粱的壮硕,也写出作者对这一抔土所孕育出的生命的喜爱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