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耐,(1920.11—),植物生理学家。福建晋江人。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光合碳代谢中关键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特性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在植物酶的调节机理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指出油料籽实中HMP途径的增强,三羧酸循环和乙醛酸循环间的消长在脂肪酸合成中有着重要意义,并首次报道油菜籽实中有一内源抑制剂对HM途径起关调节作用;在C4植物PEP羧化酶结构与功能研究中,证明酶存在着多构象状态并对酶的二级结构特性、亚基的空间排布、亚基的解离聚合以及酶的多
调节位点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成功地筛选出两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各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90余篇。已培养出博士生6名,硕士生5名。
陈秉聪,(1921.10.10—),山东省黄县人。农业工程学家、拖拉机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8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青岛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农业机械及汽车拖拉机科研与教学工作。根据我国有大面积松软地面需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开辟了\软地面行走机械\新领域,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在理论上,首次提出\畸变模型理论\、\半步行理论\、\仿生步行与仿生脱附理论\。主持研制的仿生脱附技术与材料已形成10余种中试产品,主持创建仿生技术与仿生材料中试基地,使仿生步行机械和仿生脱附技术进入工程化实用阶段。我国地面车辆学术领域和汽车、拖拉机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开创了我国“仿生软地面行走机械”新领域,并奠定了该领域的理论基础,为我国水田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