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期末复习最全整理 下载本文

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些条件反射在新生儿期很难产生,如新生儿对危险事物的恐惧反射,在6个月前就很难产生。

缺乏必要的运动技能

没有把某种条件刺激与危险情境相联结的生理需要 “小阿尔伯特”的故事 *早期学习能力: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中,婴儿对环境进行操作,操作产生某种刺激,刺激使婴儿再次进行操作的可能性增大或减小。

? 操作条件反射能很快地改变婴儿和父母的相互之间的反应。当婴儿的眼光注视到妈妈的眼睛时,如

果妈妈回报以注视和微笑,婴儿就会继续注视并同样发出微笑。

– 母子双方的动作对对方来说都是强化物,从而增强了双方的相互作用。这种偶然的动作对

母子、父子依恋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章

*发展的四大原则

头尾原则 近远原则 等级整合原则 系统独立性原则

*后天环境影响大脑的发展

婴儿大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 制约,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

可塑性 经验可以改变发展中结构和行为的程度 修复性 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的修复性

如上一章所述,“早期营养不良” *婴儿动作的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如,把毛巾放在2个月儿童的脸上,就引起全身性的乱动,5个月的儿童开始出现比较有定向的动作,双手向毛巾方向乱抓,而8个月的儿童,能毫不费力地拉下毛巾。

?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

作。

·如,婴儿最先学会抬头和转头,然后是俯撑、翻身、坐、爬、站立和行走。

?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生理的发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因此婴儿先学会大肌肉、

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首先出现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部动作等,以后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等。

? 由近及远 婴儿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

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以上肢动作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下肢动作也是如此。

*空间知觉的发生发

方位知觉的发生发展

? 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

? 新生儿就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并成为婴儿早期

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

? 3岁时已能辨别上下方位,前后左右等方位要到幼儿期才能发展起来。

距离知觉的发生发展

? 对一个物体是在多远、多深的认识。婴儿大约在2-3个月左右时(也有人认为是6个月)

具有这种能力。

? 视崖实验 (吉布森 )& 视刺激逼近

研究发现:

? 即使是2个月的婴儿,也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当他们探索这个崖时,更有趣的是心率通

常减慢。

? 婴儿长大到能爬过视崖时,表现出明显的视崖恐怖。如果把9个月的婴儿放在视崖的一边,

他们不往深的一边爬,尽管他们的父母在对面,尽管他们也能感觉到玻璃板的坚固支持。

这种从好奇到害怕的变化,也许是因为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使他们能更实际地观察深度和距离,也因为他们从经验中得知摔倒很疼,所以他们对高度格外小心。 *客体永久性的发生发展

客体永久性是知觉恒常性的进一步发展

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这已进入表象的范畴 一般认为婴儿到8-12个月才有这种能力

*转换生成说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 语法是生成的

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

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acquisition device, LAD)虽然是先天就有的,但后天必须及时地暴露于语言刺激下而被激活,否则就会失败

评价 改变了儿童被动模仿获得语言的看法,注意了儿童本身的特点

但其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很难得到证实。而且该理论强调人类生来就拥有现成的普遍规则系统,强调遗传的作用,忽视了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依恋

·婴儿与照料者(主要是母亲)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用以描述母婴之间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依恋在维持婴儿的安全和生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依恋的主要表现形式

分离时的紧张和寻找 重逢时的愉悦和轻松 对陌生人的排斥倾向

·随着研究者对依恋理论的深入研究,依恋已不局限于母婴,

“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同伴、恋人 、配偶

·依恋四阶段

1:出生-8~12周 对所有人的反应都一样 2:3-6个月反应有选择性 父母优先原则

3:6个月-3岁开始对特定的人发展特殊的依恋 分离焦虑多 重选择性依恋 4:3岁以后依恋关系变得较少依赖性 国外经典分类

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insecure-avoidant) B型:安全型依恋(Secure)

C型:焦虑-反抗型依恋(insecure-ambivalent) D型:混乱型依恋 (insecure-disorganized) 本土化分类

? 类型1:淡漠型依恋 ? 类型2:安全型依恋

类型3:缠人型依恋

类型4:混乱型依恋自由活动:频繁接触、接近母亲

山洞情境:不离开母亲,不参与 分离:反抗、哭泣、特别悲伤 重聚:急切寻求母亲安慰 依恋作用

一方面,为婴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岛”,婴儿相信他从依恋对象那里总是能得到保护、安慰和支持,这使婴儿有信心去探索更广阔的外部世界。研究证明,早期形成了良好、牢固的依恋关系的儿童长大以后对他人更友好、合作、情绪更稳定,对事物的好奇心也更强。

另一方面,由于依恋关系的存在,儿童乐于接受依恋对象的帮助、指导和要求,并主动地模仿和认同于依恋对象,因此,依恋关系是儿童顺利社会化的一个保障,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容易型 困难型 迟缓型 气质有好坏之分吗?拟合度

第四章 *游戏

·早期的游戏理论

– 精力过剩说:释放剩余精力 – 娱乐放松说:松弛、恢复精力

– 种族复演说:人类祖先生活特征的重演 – 生活预备说:无意识的准备,本能的练习 – 成熟说: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 当代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发泄论(补偿说)、掌握论

认知动力说:顺应和同化的关系、受认知发展阶段的制约 学习理论:习得行为、“效果律”、强化与惩罚

? 中国的游戏理论

具有社会性、解决了渴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

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

? 按照游戏进行的目的性分类

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活动性游戏 根据认知发展阶段进行的分类

练习游戏阶段(0-2岁)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 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进行的分类

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游戏的发展

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游戏活动的内容、形式等都有一系列变化、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游戏内容逐渐丰富、深刻

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集体性逐步增强 游戏中的计划性、独立性、创造性逐步提高

? 儿童游戏的发展与其它心理发展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它反映了儿童心理从具体到抽象、从无意

向有意发展的趋势。同时,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促进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道德表现于对是非的判断,判断需要认知发展

? 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分为四个的阶

佛洛依德认为游戏是欲望的满足方式 *教养风格

心理学家黛安娜.包姆林德(Diana Baumrind)在一九七O年代针对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性格作了关联性

研究,显示父母教养风格和孩子性格与成就有显著的关联性。

专制型(权势型)他赶快去睡觉,叫他不要那么胆小,不过就是一个噩梦而已。 忽视型(疏离型)假装没被摇醒,这样孩子就会乖乖地回去睡觉。

放任型(溺爱型)快起来安慰孩子,如果孩子一直不愿意回房间睡觉就一直陪着他,虽然自己觉得很困也会陪他。

权威性(民主性)想办法让孩子逐渐安静下来,问他以前是否有做过快乐的梦,告诉他等一下回去后可以换作之前做过的快乐梦,让他能够安静地再度睡着。 *教养风格:四种:专制、放任、权威、忽视

不同教养风格下的儿童差异

? 文化差异:“孝顺”“父母教练” *自传体记忆

? 内涵: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如两岁半的幼儿向妈妈追忆他一天的见闻。 主要形式:脚本(script)

对事件及其发生顺序在记忆中概括性地表征 对熟悉事件的记忆 影响因素:

对话和交流

研究表明善于对孩子语言作精细化加工的母亲有利于儿童自传体记忆的精细化

*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感觉困难 学习困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孤独症 *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案例分析)

1. 同一性:“我是谁”

自我概念:我是怎样的人 综合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 更有组织性和一致性

特质:具体的实体+抽象概念

自我体验 出现成人感 自尊感增强 出现自卑感 同一性的形成:变化还是危机

社会压力和对朋友及同伴的依赖 心理的舒缓偿付期:推迟承担责任 艾里克森理论的局限

基于男性为导向

男性:实现稳定统一性之后才发展亲密关系

女性:先寻求发展亲密关系,再通过这些亲密关系形成同一性 玛西娅关于同一性发展的理论:艾里克森观点的更新(p. 275) ? 同一性获得、认同闭合、同一性延缓、同一性弥散

2.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补充)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并存 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 内向性与表现性并存

*焦虑产生原因:人格内部冲突加剧 分离性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