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2017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下载本文

我们的传统艺术来表现今天我们的五彩生活。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学生水墨画、彩墨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

第9课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课 型:造型·表现 课 时:2课时 教具准备: 师:范作

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课外信息资源 恐龙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说是脊椎动物而不说是爬行动物的原因是,恐龙曾经被归为爬行动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以及现在一直被质疑的冷血动物一说。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恐龙最终灭绝于6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展示恐龙玩具。 w W w .X k b 1. c O m

这是什么?它生长在什么时期?你还了解恐龙的哪些知识?

小结:恐龙是地球上几亿年前的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它体形庞大,种类繁多,统治地球约1亿7千多

万年之久,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关于恐龙的更多知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 板书课题。2、恐龙世界 三、欣赏·感悟·畅想:

1、 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图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A、 头部 B、 身躯 C、 腿部 D、 尾部

四、体验·表现·创新

现在你是不是已经选择好了用哪一种方式进行创作? 要求:突出不同恐龙的主要特征。 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五、教师小结

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

第10课 拼 泥 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欣赏泥板造型作品出示课题) 2、师生讨论。 2、揭示课题: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 (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学生体验感受(演示用泥料及制作物品)

三、了解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出现圆木棒、瓶子、布、牙签、小刀等,标出名称和作用。(出示课件)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 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出示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陶艺作 品及儿童优秀陶艺作品。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学生作业 分组进行 教师巡视

第11课一路轻骑 教学目的: X|k | B | 1 . c|O |m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2、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教学难点 :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学学具:

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生:绘画工具及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2) 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 五、布置作业 :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设计与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新 |课 |标|第 |一| 网 七、展示 评价 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导入 授新: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 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 3、 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

三、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