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下载本文

(2) 学习者的母语知识肯定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一些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3)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机制有别于母语习得者。

(4) 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不同。

(5) 有些研究者认为,母语习得以来学习者大脑中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而第二语

言习得无法或只能部分借助语言习得机制。

(6) 两者在学习动力和情感状态方面存在差异。

我认为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别,不能把二者的习得顺序简单地等同起来。

42.如何区分“习得”和“学习”这两个概念?

答:“习得”和“学习”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经历的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即“下意识的语言习得”和“有意识的语言习得”。

43.怎样才能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入?

答:输入的语言难度要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能力。如果学习者现有水平为“i”,那么语言输入应有一个小的跳跃,即“i+1”,“1”表示稍稍高出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大量接触“i+1”水平的语言材料,他们便会在理解信息的同时,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习得新的语言知识。

44.情感因素是怎样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

答:由于学习者在学习动机、态度和信心等情感方面的强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强弱不同的心理障碍。这种情感障碍对“可理解输入”起着过滤作用,从而影响“可理解输入”的吸

收。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动力越大,自信心越强,焦虑感越底,对语言输入的过滤就越少,从而获得的输入就越多,二语学习的成绩也就越好。相反,当学习者没有动机,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有防范心态,其心理屏障会增强,对“可理解输入”的吸收就越少,二语习得的效果就越差。

45.可理解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可理解输入越多,二语越流利。可理解输入的缺乏,会阻碍语言习得。

46.为什么说可理解输入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

答:不能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习得没有作用。可理解输入才能被学习者吸收和消化,才能逐步加快学习语言的进程。

47.语言监控在语言学习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答:学习者用母语表达时,可以脱口而出,不假思索,但是用第二语言表达时,人们经常会不自觉地留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正确。这种“注意”或“留心”其实就是“监控”的过程。这种监控可以发生在语言输出之前、语言输出期间或语言输出之后。

48.什么是“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答:按照克拉申的说法,任何促成习得的输入一定是可理解的,因此可理解输入就是任何可促成习得的输入,但这是一个循环论证。

49.你如何看待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答:克拉申用情感过滤假说来解释成功和失败的二语习得,这中间有一个矛盾。在其模式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语言习得机制在自然的第一语言习得重视独立的,所有儿童可以学会母语。可是到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态度却起了特定作用。至于学习态度是如何影响

“习得”的却难以明确,情感过滤如何发挥作用,如何阻碍语言输入进入习得机制,学习动机不高的学习者所接受的语言输入是如何被过滤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克拉申都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50.什么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

答:语言变异指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系统变异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非系统变异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在同一情境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功能。

51.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有哪些特点?

答:首先,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洗过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大量的语言变异现象。

其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比母语者的语言变异更加剧烈、更加频繁。

再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是造成其中介语系统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促进其中介语系统不断发展的动因。

52.请举例说明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主要研究范式及其代表人物。 答:

研究范式 代表人物 单一语言能力范式 White, Gregg, Adjemian 能力连续统范式 拉波夫学派的研究模式 L. Dickerson, Beebe, Tarone, Young

动态研究模式 Huebner, Ellis 社会心理研究模式 Beebe, Beebe and Zuengler

双重能力模式 言语计划模式 Ellis, Crookes 言语监控模式 Hulstijn 53.什么是系统变异?

答:系统变异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心理语言语境”三个方面引起的变异。

54.为什么“区分任务和任务要求很必要”?

答:因为不同任务对知识系统的不同要求、任务的功能性需求都会影响学习者的语体变换。

55.所有第二语言特征的变异都可用“中介语风格连续体”理论来解释吗?

答:不是。“中介语风格连续体”理论认为语体变换是由心理语言机制即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造成的,注意的程度不同,学习者言语输出的语体风格会发生相应变化。但是后来的研究证明较强社会价值的上位规则、所掌握的知识类型以及不同任务对知识系统的不同要求、目的与特征的难度、任务的功能性需求、学习者的母语、学习者的发展阶段、心理过程以及情景语境的区别性特征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学习者的语体变换。比如,严彦(2006)在考察美国学生习得普通话第三声声调变异的过程中发现,美国学生的第三声声调变异受到了情景语境的影响,但与Tarone的“中介与风格连续统”假设恰好相反,即美国学生在句子中发第三声好于在双音节词中发第三声,在双音节词中发第三声好于在单字中发第三声。

56.什么是自由变异?请举例说明。

答: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在同一情境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功能。例如:Ellis(1985a)通过纵向考察发现,一个葡萄牙男孩,在同一时间、同一情境下用两种英语否定方式(Don’t look my card 和 No look my card)来表达同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