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题(基础阶段) 下载本文

3、“这是在1970年,我爸被他们单位自设的监狱关了两年多。”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插叙作用】

4、“他在监狱里从来都是亮着灯睡觉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插叙作用】

5、“他的脊椎被打折了三处。”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插叙作用、以小见大】

6、“他是个翻译家及前骑兵军官。”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插叙作用】

7、“如此这般,我爸盘腿上炕,用亲切的目光环顾四周,眼里退去了惊惧和恐慌,笑得很舒坦了。”这句话有何作用?(3分)【过渡】

8、“除种菜外,他对家庭建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句话有何作用?(3分)

【过渡】

21

9、“我想,家,是人生最猜不透的一个谜,在艰难离乱中可以给人带来慰藉的,惟有家。”这句话在文章内容和结构方面有何作用?(4分)

【审题——注意与“句子分析题4”区别、结尾作用、比喻】

10、“有时,上述情景还会闯入我的梦境,包括我爸夹着行李卷进屋的那一幕。”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结尾作用:内容——“闯入我的梦境”;结构——承接上文、照应开篇】

11、“那时他披一件旧棉袄,袖子上缝着印有“大叛徒”三个字的臂章。”这句话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细节描写、暗示人物现状和性格、中心】

【六、人物分析题专题训练】

1、文中的“母亲”着笔不多,但寥寥数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请结合文中具体的描写分析“母亲”是怎样一个人?(4分)

22

2、文中四次写到父亲的“笑”,各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活动?(8分)

【七、中心理解题专题训练】

文章题目是“父亲”,文章是不是只为了塑造这个人物形象?(3分)

【八、联系实际题专题训练】

在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否会体会到家的温暖?请结合亲身经历谈一谈。

23

4、忆母亲

[美]

我母亲简恩·蓝浦顿·克莱曼斯,逝世时88岁。对一个在40岁时身体就很衰弱,被认为沉莝难起,难享永年的人来说,这实在可称高寿。但疾病却难战胜像她那样的一个病人——她忘却自己,对任何事物任何人都发生浓厚而永不磨灭的兴趣,从没感到过无聊。

她宽大仁爱。任何人对她倾诉悲欢苦乐,她都关怀。她的一位邻居永远忘不了有一次母亲听到当时一件意外事故时的反应。他告诉她有个人骑马赶路,和一头小牛相撞,坠马而死。母亲极为关切地问道:“那头小牛呢?”她并非对那个人的死亡无动于衷,而是同时也关心小牛。

哪怕是最凶恶的人或动物,她都能想出要原谅他们的理由——即使理由要由她编出来也好。她经常也想得出道理来爱他们。有一次我们诱她替魔鬼说好话。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咒骂魔鬼,越骂越凶,她终于中计。承认我们对魔鬼的指责很对,但是人们是否曾善待魔鬼呢?在过去的18个世纪,有谁曾发人人皆知的仁心,为这个最需拯救的罪者祈祷过?

她说话时从来不用浮夸字眼,但心怀怜恤或愤慨时,总是讲得头头是道,比她口才更好的人我没有见过。我们有个小黑奴,是在汉尼巴从别人手中雇来的。他的老家在马里兰州,后来被人拐走,带到半个州外卖掉。他一天到晚唱歌、吹口哨、大嚷、大笑。那声音真吵得人发火。有一天,我冒火了,怒不可遏地去找母亲,说小奴已经不停地足足唱了一个小时,我实在受不了。请她叫他闭口。她听了热泪盈眶地说道:“可怜的孩子。他唱起歌来,我就知道他不是在想家,这样我就放心了;他如果不作声,我就怕他想家。他再也见不到他母亲了,如果他有心情唱歌,我就谢天谢地。你要是年纪大一些,就会懂得,那个无依无靠孩子的吵声会使你高兴。”

她也是一切不会说话动物的朋友。被人追打,声名狼藉的猫,一看见她就知道托庇有地,保护有主。有个时期,我们家中共有19只猫。它们真是莫大的累赘。但是它们倒霉,单凭这点就是收养它们的好理由了。她坐着的时候经常有只猫伏在她膝上,她却愤然否认她爱猫甚于爱孩子。不过她说猫有个好处。不想抱它时,可以随时放下。

我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非常顽皮。有位邻居曾经问她:“那个孩子说的话你相信过吗?”母亲答道:“他是真实之泉。但你不能一桶就把泉水汲尽。我知道他的成数,所以他永远骗不了我。他的话九成是夸张,我把它剔掉,剩下的是完全真切而无限宝贵的实话。一点毛病也没有。”

她怕蛇和蝙蝠,我常把蛇和蝙蝠藏在衣袋和针线篮里。除此之外,她天不怕地不怕。有一天我看见全镇人都望而生畏的一个科西嘉恶汉,手执粗绳,追赶他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说要把她打到绳子断了才能算完。胆小的男子看见他跑过都不敢过问。我母亲却敞开大门,让那女儿逃进我家,然后并不关门。站在门口挡住了路。那人破口大骂,并用绳威胁她。她仍屹立不动,痛加斥责、羞辱、讥嘲、藐视,直到他向她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