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错,才不会有种种的障难,或是非人所起的障难;非人就是鬼神。
又,三昧有狭义及广义两种意义。狭义即如上所说之定慧等持,就是三昧。广义的三昧,即是正定;只要是正定就叫三昧,三昧的三就是正的意思,正定者即佛所教之定,正定就是佛教的禅定法门,相对于邪定。所以,一般也常以三昧或三摩地,作为“定”或“正定”的代名词。关于三昧跟禅定以及五味禅,我有一本《禅之甘露》,中文版的。里面有讲五味禅,你们可以看一看,参考一下,里面讲如来禅、大乘禅、小乘禅、外道禅、凡夫禅,总共有五种叫五味禅,为什么?因为有五种味道不一样所以叫五味禅,当然如来禅是最好吃。
顺便这么说一下,你为什么要修这部经?研究这部经就是因为你要修楞严定;你如果发心要修楞严定、想要修楞严定、或是发心想要知道,然后接着发心修的话,这就是你研究这部经典的目的。当然你也可以直说我想知道一下看一看也可以,就好象你去逛商店,有的人真的“血拼”,有的人看一看橱窗就好了,有的人看很多东西就很高兴,虽然逛很久,脚很痛,东西也都没买;希望你看这部《楞严经》能真正的“血拼”一下,多少也买一点东西回去。不过这个店都是名牌,
满贵的,要有本钱才买得起。 2、 定的重要性
(1) 定为三学之关键:三学为“戒定慧”三无漏学。戒定慧三学彼此之关系如何?如右图所示:三个圈圈互相有交集,中间是定,定是体,戒跟慧是用,有体有用。至于相呢?都有,因为定虽然是体,但它也会现出定相,慧也有慧相,戒也有戒相(持戒有持戒相,破戒有破戒相)。定的相反就散乱,散乱有散乱相;慧有智慧之相,慧的相反是愚痴,愚痴人有愚痴相,呆人有呆相。这个不是调侃,呆人的呆相就常常把嘴巴张开,常常把嘴巴张开来讲话这也是呆相,多话必呆,多言者无智,有智慧者必寡言,但是不能无言。常常修禁语是佛的方便,你若说因为你爱讲话叫你禁话,如果你不爱讲话不是没话多话的话那也不用禁语。我们这个末法时期就是没有办法,八关斋戒就是要禁语。事实上禁语不是佛法,佛法是讲说你不讲废话不绮语、不妄语,无事圣默然,语则说佛法,常常维持象圣人一样不讲话,讲话就讲佛经。在家人没有办法,人家会说你,而且你在家人如果不跟人家打招呼聊天,你这个人装派头、摆架子。
因为那个定是定体,定在中间,戒跟慧在两边,所以是戒跟慧的关键,《大智度论》里面讲:有定的话,持
戒容易坚固,因为有定心所持、定力所持,所以不容易破戒。所以,境界来了你可以挺得住,智慧呢?如果你有定力的话,你的智慧也很坚固,不会只是浮面的,你今天看经看的很好,等一下把经关上小孩子一哭你就没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定力,或者一出门、或接个电话就完了,或是一去上班也完了,那就是因为没有定力持你那个慧。 第七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