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套 下载本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讲述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导入: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得到启示。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略讲隋代周的过程: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朝建立的简况如下:

2、隋朝的统一

1 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出示两组数据: (1)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2)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从材料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强调: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得出结论:隋文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地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大运河

2 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得出结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小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

第2课 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3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讨论: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作业:课后作业

第3课 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4 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开元之治 出示材料:

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由学生讲“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通过图片说明唐朝农业生产情况)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重点讲解)

出示“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提问: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

出示筒车图片,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2、手工业 (1)丝织业

5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出示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和陶瓷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出示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总结其城市布局特点: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作业:课后作业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本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6 【教学过程】

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

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提问:九品中正制与科举考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

7 例如,进士科考试,每年应试的人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就举的人多,而录取的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人居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正因如此,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一旦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④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⑤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①某单位招聘职员,有一百人要参加,而只能录取十个人,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考试哪些因素,进行哪些测试?——科举考试也是贯彻“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行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如果没有考试,你会不会认真读书?——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做官”连为一体,所以要做官就得读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如果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科举制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基本功,特别是书法和文采。读书人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书法和文学)的发展。

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出示两组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讨论:这里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从这两则材料能反映出什么问题? 作业:课后作业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8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

【教学过程】

导入: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大家知道这座宫殿是为谁而建造的吗?——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松赞干布是哪一个民族的领袖?——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哪个地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填图时注意:

这些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哪些地区? 唐朝政府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这些少数民族?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9 (出示有关藏族生活的图片,从中联想唐朝时吐蕃生活习俗的情况) 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有家被视为高门大族。

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 学生介绍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继位为赞普,当时年仅13岁。他父亲在权力争夺中被毒死。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举兵公开叛乱。

学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思考: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又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

因为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称为外甥;而他的前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讨论: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谈谈唐蕃“和同为一家”对解决民族矛盾和冲突有什么借鉴作用? 4、课堂小结 5、作业:课后作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10 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

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历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

一、对外友好往来

(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 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

——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 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鉴真东渡

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

11 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

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中央。

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与新罗友好往来的情况。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略讲) 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中国毗邻,所以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人参等,从唐朝带回丝绸、茶叶、瓷器、药材和书籍。

同时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也很深远。如韩国的国旗,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韩国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础上创造的。

刚才我们讲了日本、新罗在与唐朝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

12 唐朝也不忘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充实自己。

学生举例:朝鲜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取经。 四、玄奘西游

学生自制课件,并根据课件讲解玄奘西游的经历。

玄奘取经回来后,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后来,考古工作者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找到了那烂陀寺的遗址。

小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

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赵州桥、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书法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唐朝乐舞。

通过与其他其他类型桥梁进行对比,分析赵州桥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尤其是诗歌、书法以及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

【教材分析】

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有辉煌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望。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政治、经济上达到鼎盛时期,文化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隋唐在建筑业取得的成就。 一、兴盛的建筑业

出示《赵州桥图》,学生回答桥的名称、设计者、修建的时间。 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xiao)河上,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13 (出示圆拱桥和多孔桥图)

学生对比三幅图,讲讲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①修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交通,多孔桥不利于船只通行。赵州桥采用平拱桥的形式,既方便船只通行,又方便车马、行人在桥上行走。

②赵州桥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既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自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小拱还可起泄洪的作用,这样就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们的祖先从盖章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由学生来描述雕版印刷术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块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了正字了。(通过图片说明)

在隋唐时期,一些流通较大的书籍,如佛经、日历、诗集,已经雕刻出版。 (出示《金刚经》图片)

这本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金刚经》的卷首是一幅如来向他的弟子传教的图画,画面精美、清晰。从这幅图可以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已经很成熟了。在《金刚经》末页,标有确切的日期“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元868年5月11日。《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并且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时熟练的工匠,一天可印两千张。这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诗人?

介绍唐诗的三个代表性人物。 1、李白

简介李白并概括诗歌的特点:(可由学生介绍)李白,字太白。少年时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青年时代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四十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政府文件的起草工作。后因政治黑暗,李白愤而离开朝廷,继续游历各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李白一生爱酒,许多优秀的诗篇都是李白在酒席上写成的,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的诗有的歌唱祖国山川的壮丽,有的抒写目睹国家浩劫的痛苦和恢复河山的壮志,有的表达他对人民命运的关心和同情。

从学生列举的李白的诗歌中,总结李白诗歌的特点: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14 2、杜甫

简介杜甫并概括诗歌的特点:杜甫,字子美。7岁开始写诗,15岁时他的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20岁时,杜甫进行了10年的游历生活,扩展了视野,丰富了见识。公元736年,杜甫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李林甫当权,政治腐败,杜甫不幸落榜。安史之乱时,杜甫全家走在难民的行列里,饱尝战乱之苦。杜甫存诗1400多首,他的诗记载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反映了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历史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

从学生列举的杜甫的诗歌中,总结杜甫诗歌的特点:反映社会现实。 3、白居易

简介白居易并概括诗歌的特点:字乐天,五六开始作诗,他刻苦读书,以致口舌生疮。白居易年轻时,家里贫困,又逢战乱,他长期流浪,对人民的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的诗,通俗易懂。据说他写诗,常常先念给老婆婆听,修改到老婆婆听懂为止。

从学生列举的白居易的诗歌中,总结白居易诗歌的特点:通俗时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略讲) 1、书法

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峰。 回忆“书圣”——王羲之。

列举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 顔体 顔真卿 《多宝塔碑》 柳体 柳宗元 《玄秘塔碑》

通过《唐代书法》的录像让学生了解唐代书法取得的成就。 四、绘画(略讲)

隋唐时期,绘画大放光彩。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画家有哪两位,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

阎立本 《步辇图》

画圣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的画,神情生动,衣带飘飘若飞,人称“吴带当风”,由于吴道子在绘画上成就,被誉为“画圣”。

通过《唐代绘画》的录像让学生了解唐代绘画取得的成就。 五、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有了很大发展。代表性的是敦煌莫高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15 通过观看《莫高窟》的录像和相关的图片了解莫高窟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介绍《霓裳羽衣曲》 总结: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总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教学过程】

导入: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16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的原因,使学生明确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对于契丹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要认识到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思考:我们应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宋金战争的性质以及对岳飞抗金的评价:“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在朝廷下令班师回朝时,如果你是岳飞你会怎么办?”“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这是为什么?”

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利用地图让学生明确双方划定的分界线,古代历史上大多数南北分裂以淮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

17 成,“对峙”是什么意思?就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小结:

作业:课后作业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战争,战场主要在北方。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出示《耕获图》 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②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

③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18 ——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④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广州、泉州) (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南方手工业的水平)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2)市舶司的设立

3、货币制度的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19 4、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作业:课后作业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地改进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

通过对于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四项内容,一是精神生活方面,包括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两项内容。

从教材叙述展开的程度来看,服饰和瓦子可以视为重点内容。同时,服饰问题涉及到国内各民族间在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瓦子属城市商业繁荣的问题,也可以视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