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 下载本文

试从“富二代”“贫二代”现象看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及其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从“富二代”“贫二代”现象引入,指出其背后是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及阶层固化问题。通过简要对贫富差距代际传承阶层固化的分析,引出其与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关系,以期说明贫富差距代际传承现象对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从解决贫富差距代际传承的角度来减小贫富差距,构建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关键词:贫富差距代际传承 政治稳定 政治环境挑战 引言:

近年来在媒体上不乏对“富二代”“贫二代”的报道。“富二代”2岁就拥有价值400百万的别墅,“贫二代”得积攒100多年的工资才能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买上一套住房。“富二代”可以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如社会上出现专门的“富二代”研修班,学费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据北京大学教授潘维调查,北大农村学生的比例从上世纪50年代的70%降至如今的1%。“贫二代”却仍然在为完成义务教育而发愁。

媒体上热炒的一系列报道都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在一份关于阅读过这些报道后心情的网上调查中,90%的人都选择了愤怒。我们不得不承认“穷二代”、“富二代”、“垄二代”、“官二代”……这些说法正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也是不少人身边的现实。

最近,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的《社会底层人员向上流动面临困难》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穷会成为穷的原因,富会成为富得原因吗?这样一个问题不得不引发人深思。

“农民工二代”、“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垄二代”(全家几代人都在国有垄断企业)这些名词的显现出的是财富权力的代际传承模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改变命运的渠道越来越窄,他们向中间阶层以及更上阶层流动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现象折射出的是当前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现象、阶层固化的倾向。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社会阶层的固化不仅影响社会活力,也影响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什么是贫富差距代际传承?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与阶层固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又有哪些影响?我们该怎样去面对这一现象?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正文:

一、 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阶层固化现象

贫富差距是一个热门而古老的话题。辩证地说,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贫富差距就一直客观存在,而且一定的合理的贫富差距对于社会的运行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一般认为,在共产主义

社会实现以前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除很少存在的绝对平均主义问题外,只有当贫富差距过大时,贫富差距才会成为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贫富差距问题”。注1

1、什么是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阶层固化?

查阅相关资料,关于贫富差距问题的研究不少,从贫富差距的原因到解决贫富差距的对策等都有大量学者的讨论,但对于“贫富差距代际传承”这一词的提出似乎是近几年才有的。根据王春光在《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趋固化问题》一文中指出,贫富差距是指上一代的富裕或贫穷传递给下一代,即富人的后代仍然是富人,穷人的后代仍然是穷人。社会学在对各国的社会流动研究中提出了阶层开放度概念,意指人们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程度,如果富人的后代仍然保持富人,而穷人的后代不能成为富人,说明阶层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开放度,缺乏跨阶层流动。这样的社会阶层结构师比较僵化、凝固的,即阶层固化。这样的社会也就缺乏活力、合理性和公正。注2 根据这些解释,当前“富二代”“穷二代”的现象其实就是贫富差距代际传承及的表现。在固定人群之间,财富的对比情况没有发生变化。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社会地位,所以这种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进而引申出便是社会阶层的固化。贫富差距代际传承与社会阶层的固化有密切的联系。 2、

中国贫富差距代际传承及阶层固化的现状

关于中国贫富差距代际传承及阶层固化现状是复杂多样,我们其实是可以从多方面来探讨的。而本文将试图从“富二代”、“贫

二代”现象来谈贫富差距代际传承,通过“富二代”、“穷二代”的相关对比来呈现当前中国贫富差距代际传承及阶层固化的现状。具体的对比情况如下:

——据调查,二代农民工,其父母几乎都是农民或农民工,只有极个别曾是乡镇干部或乡村教师医生等公职人员。目前,农民工是城镇收入偏低的一个群体。

——20岁的投资公司董事长、22岁的房地产企业老板??“富二代”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其父辈不仅可以让其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甚至有地方政府拿钱出来培训“富二代”。 ——据“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项目组对50万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这份调查可以看出,在“211”院校中,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入学时以576分的平均分领先于管理阶层子女的557分,但其找工作则要艰辛的多。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有3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中的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社会底层人员向上流动面临困难》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