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历史文化概述
宜兴别名阳羡、荆溪。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位于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地理坐标是: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宜兴东濒太湖,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沿湖地带碧波万顷,风景优美;北部和西北部两面多为平原,水系发达,土地肥沃;南部和西南部则属丘陵山地,群峰叠翠,竹树摇曳,溶洞棋布,景色怡人,素有“水乡、竹海、茶洲、洞天”之美誉,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享誉中外的“陶都”,相继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县)”、“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
一、 宜兴历史文化概况 (一)历史沿革
在宜兴湖洑镇灵谷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就有宜兴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7000年前左右,宜兴地区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并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骆驼墩类型文化”。5000年前,以制玉和原始宗教为特征的良渚文化在本地获得了较大发展。商代时期,以几何印纹陶和原始青瓷为代表的“广富林文化”在此流传。西周时代至春秋末期,本区被纳入吴国范围。周元王四年(公
1
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出兵灭吴,宜兴改属越国,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55年),楚国兴兵灭越,宜兴改属楚国。
秦统一中国后推广郡县制,公元前221年,宜兴正式立县,定名为阳羡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阳羡县令尹灵常因功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被封为阳羡侯,阳羡县改称为阳羡侯国,至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复称阳羡县。东汉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阳羡县城一度南迁荆南山下(今铜官山风景区附近)。
六朝时期(东吴—南朝,公元222—589年)是宜兴历史上发展较快的重要时期。孙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在荆溪河(今蛟河)畔重建阳羡县城,从此奠定了后来宜兴县城的空间位臵和发展格局。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阳羡人周玘(周处之子)三兴“义兵”,平定叛乱,因功封威武将军、吴兴太守、乌程侯,朝廷又特为之设“义兴郡”,郡治在原阳羡县城,下辖义乡、国山、临津、阳羡、平陵、永世六县,到南朝刘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又增臵绥安县归义兴郡管辖,至此,宜兴达到了历史上行政管辖范围最为广大的时期,地跨今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约包括今江苏常州、无锡、浙江湖州、安徽宣城等部分地区)。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义兴郡,将阳羡、国山、临津三县合并为义兴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义兴县被分臵为阳羡、
2
临津二县,并在此臵鹅州,县城改为州府,至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鹅州又改称南兴州,次年撤州复称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太宗名讳,改义兴县为宜兴县。南宋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宜兴一度改称南兴军。元代,宜兴县几度改设州府,直至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改宜兴县。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析宜兴县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两县重新合并为宜兴县。1949年4月,宜兴县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行政公署政区,此后,宜兴曾改属苏州、镇江、常州专区,1983年起属于无锡市,1988年1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宜兴撤县建市。
宜兴分宜城、丁蜀两个城区,目前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丁蜀城区历史上隶属宜兴管辖,明清丁山、汤渡、蜀山等地制陶业发展迅速而“山村宛然都会”,双城雏形始现;民国初年,废荆溪并入宜兴;近代及建国后,因其陶瓷工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陶都”,宜兴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双城”格局基本形成;1988年宜兴撤县设市,丁蜀正式纳入城区范围。2003年宜兴市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中,初步提出了修复和保护城区黄龙山、青龙山、蜀山等山体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传统的陶瓷和古镇文化,形成具有陶都特色的空间肌理与结构。
(二)城址变迁
3
宜兴立县于公元前221年,时名阳羡县。最初的宜兴县城在今宜城土城新村一带,因该城正对西氿虾笼泾,故当时又称“虾虎城”。大约在汉代,县城移至今宜城蛟河之北。到三国东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始正式建造阳羡城垣,前临荆溪(即蛟河),东、西、北为城濠,城周长仅一里九十步,城垣高一丈二尺,设南、北两座城门,南称“南兴门”,北称“庆源门”。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立义兴郡,郡治设原阳羡县城,而移阳羡县治于君山下。隋废义兴郡后,阳羡县治回复旧城,县名也改称“义兴县”(公元589年)。
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改筑并扩大宜兴县城,城周垣达到九里三十步,垣高二丈五尺,设五座城门,南、西、北各一座,东面有一座主城门和一座小东门,彻底改变了一千多年来宜兴城局限在蛟河之北和现太滆河之间狭小的平面布局和规模。此后,县城一举跨过蛟河,向南推进到现南虹河稍北一线,东、西两面则分别接近东氿和团氿,而蛟河也由明以前的县城南护城河和东西交通干线一变而成为横贯城中的重要水道,城之南北纵轴则由原先的旧城南门南兴门到长桥一线继续向南延伸,直达新大城南门“荆溪门”处。当时,城区还有一条由北向南的河道,称玉带河,它北接城北护城河和北水关,从北门西侧入城,进城后向东折,再南下入蛟河。为了保证入城水道的安全和通畅,在玉带河北端和蛟河东、西两端入城处均建有“水关”。宜兴旧城的
4
格局至今仍大体得以保留,其北至原城北护城河太滆河一线,南到南虹河之北,东在东仓桥河一线,西至团氿东。旧城区的纵、横轴线依旧保存,许多街巷如通贞观路、茶局巷、大人巷、东(撒)珠巷、西(撒)珠巷等地名、走向、位臵都未变化。
丁蜀城区本是宜兴老城南郊的陶业重镇,主要由丁山、蜀山、汤渡等地区组成。城区依丁山、蜀山、台山,傍画溪、蠡河,依水筑城,一派水乡风貌,至今其“背山面水、三镇鼎立”的空间格局仍十分明晰。明代以前,丁山、蜀山、汤渡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村落,此后因陶业生产,三地迅速发展,至清代已“宛然都会”,但直到解放前,丁山、蜀山、汤渡之间在空间上和行政上仍彼此独立,主要通过画溪和白宕河的水路交通相连。1954年,丁山、蜀山、汤渡合并为丁蜀镇,其后丁蜀空间拓展主要表现为陶瓷工业围绕青龙山、黄龙山,沿白宕河、丁山大河、画溪河两岸以及宁杭公路两侧的扩张,基本形成了今日丁蜀城区的格局架构。丁蜀于2001年2月被批准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作为宜兴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丁蜀大量的古代窑址,特别是陶瓷业中心所在的蜀山南街、西街一片以及蜀山大河、画溪等仍完好地保存着,它们也成为凸显宜兴市区历史风貌的重要地段和珍贵实物。
(三)历史地位
5
宜兴自古以来就依靠自身的物质条件并积极吸纳周边地区先进文化而养育出独特而光辉的区域文化。从史前时代起,这里就由于地处太湖西岸及沟通东、西、南、北的区位优势,创造出“骆驼墩类型文化”,它的发现开辟了江南文化之源、太湖西岸文化之源,填补了环太湖西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丰富了马家浜文化类型,重新划分了次文化区域,促进了文化的传递与继承,对更加深入的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源流、共存与交流,研究马家浜文化、跨湖桥遗址、河姆渡文化等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史前文化格局提供了新的视角,被评为2002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先秦时期,这里先后有吴、越、楚三种文化交汇,并开始在陶瓷文化方面独树一臶,以至后来在六朝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之一,历隋、唐、宋、元的工艺探索和不断改进,到明代,终于在坚持“宜兴窑”青瓷烧造传统的基础上,又开创出以红、蓝釉窑变为特色的“欧窑”(一称“宜均”)器和享誉世界的“蜀山窑”紫砂陶器。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创造出三种窑口的陶瓷文化,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宜兴先民为中国这个世界陶瓷大国确实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从而也为宜兴赢得了“中国陶都”的不朽声誉。据民国21年国际贸易局调查:“宜兴陶器销路之广,几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并驾齐驱……”。1980年代,宜兴陶瓷产量曾一度位居全国6大陶瓷产区之首,产品远销
6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宜兴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是中国茶道文化正式成型的时期,宜兴的“阳羡茶”恰恰在唐代被列为全国一流的“贡茶”,时人誉之为“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从南朝以后还产生了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梁祝文化”,迄今有关梁祝故事的大量遗迹多还保留在宜兴善卷历史文化景观区内,成为海内外研究梁祝文化的重要考察基地。同时,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宜兴市人民政府还启动了“梁祝故事”和“手工紫砂陶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工程,让宜兴文化遗产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文物古迹
宜兴文物古迹众多,名列全国市(县)前列,堪称文物大市。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7处142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3处8个点,省级文保单位9处18个点,市级文保单位95处116个点,文物控制单位56处。城区全国文保单位2处6个点,省级文保单位6处9个点,市级文保单位49处66个点。包括填补了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空白的“骆驼墩”遗址;反映中国古代重视家族礼仪和秉承“敬天法祖”传统思想及文化特征的周王庙;反映古代宗族制度的明代古建筑徐大宗祠(明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元老、官至首辅的徐溥家族宗祠);体现宜兴古代城市沿
7
河立市、沿河起街、沿河交通特点的石构河岸、河埠;有彰显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瀛园”以及太平天国铺王府、明代建筑吴氏楠木厅、明徐溥故宅“阁老厅”、清代纪念抗清名将卢象升的“忠肃词”;宜兴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小组成立地“补庐”;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宜兴及蜀山地区活动而初建于明代的东坡书院;反映宜兴陶文化历史和陶瓷烧制技艺的前进龙窑、前墅龙窑、小窑墩等各个历史时期窑址多处。
(五)传统街区
1.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
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地处蜀山南麓,东接东坡书院,西濒蠡河,北通蜀山大桥,与古北街相望。街区总长达千余米,面积约4.6公顷,目前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地段长370余米,街宽2.4—3.4米,地面全用天然花岗岩条石铺砌,石条路面下为排水道。街两旁的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房屋大都为明清时期建造,属典型的江南古民居,是江苏省第一批被列为保护对象的古建筑街区。
这一街区在明清时期是陶都宜兴最繁华的街区之一,这里近半的居民从事紫砂生产和经营,其住宅后屋为制陶作坊,临街前屋则摆起货架设店营销,主街有多条支巷通向蠡河岸边,而临蠡河一面则由于水道的四通八达因此成为运输船只停泊交易之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陶都紫砂街。近现代
8
的诸多制陶名家特别是紫砂名人的原居地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古南街,如任淦庭、顾景舟、蒋蓉、徐汉棠、徐秀棠、顾绍培等。
蜀山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的不仅是一片街区和若干幢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是它保存了陶都宜兴明清时代以来陶瓷业的整体文化空间和文化形态,有临河建造的古街、前店后坊式的古民居、古码头、古窑场及特立独行的古蜀山、依山而建的东坡书院、娘娘庙等。它是研究、认识、反映千古陶都古代陶瓷业生产、陶瓷文化生存环境及文化积淀过程的重要历史场所,它所拥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及旅游价值将无法估量。
2.葛氏鲍氏聚居地历史文化街区
该街区北接陶瓷矿藏丰富的黄龙山、南临的白宕河,自古就是宜兴陶瓷生产的聚集地。规划保护面积3公顷,包括大新厂工业遗迹和葛鲍两家族聚居地。
南宋末年,葛、鲍两家从浙江省宁波迁至宜兴并聚居于此从事陶业生产,至清代成为宜兴最大的窑户和商户,产品行销国内外,成为近现代宜兴陶瓷行业的代表人物。
1950年代,葛、鲍两家合股在两家居住地中间成立大新陶瓷厂,不仅是当时最大的公私合营企业,而且一直和均陶厂同为丁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陶瓷企业。2004年后,因规划调整大新厂迁至郊区,但葛鲍两家族聚居地仍
9
然基本保持原貌,多为清末民初时代的居住建筑。同时大新厂宿舍楼,门楼等及近现代工业遗迹保留完好。
3.月城街(东风巷)历史文化街区
月城街(东风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宜城城区解放东路之北和东仓桥河之间。原名东仓桥街,为一条明清时代的古街巷。古街区所在为历史上的东域(月)城或域(月)城里,街长约100米,宽2米左右,规划保护面积1.8公顷。
月城街(东风巷)历史文化街区及相连的扁担巷、段家巷和多条支巷保存了明清以来的宜兴老城建筑风貌。街道路面为青石板构筑,街两边的民居一般为二层楼的店面房,其下层为长板门店铺,楼上用作住房,其中部分民居尚保存有明清时的砖雕门楼或木雕花栏及格扇门窗,房顶有两坡、四坡、悬山、硬山等不同形式。街区内还有尚在使用的古井、河埠等。街的尽头,是一座横跨旧护城河的明代石拱桥“东仓桥”。
这一街区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代宜兴城市月城的平面布局与结构、历史街巷、护城河及跨河桥梁、河埠、道路和民居构筑风貌等诸多特征与细节,是古代宜兴城市生活的一个缩影,对人们认识古代宜兴的城市防御、交通、市井生活风貌、街巷特征、民居建筑布局、用材和建筑技术、建筑风貌、明清至民国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等都有直接帮助,堪称是宜兴历史街区的活教材。
10
除上述三处推荐的历史文化街区外,宜兴仍有多处具有历史意义且保存较好的风貌区,如丁蜀的山头上、汤渡老街、大浦老街、归径老街等。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宜兴共有各级非物质遗产9大类42项,其中男欢女嬉、手工刻纸、均陶堆花、观蝶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陶制作、梁祝传说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宜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紫砂陶制作工艺最为著名。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宋代,成熟于明代,它是我国陶瓷领域的奇葩。紫砂陶原料仅产于宜兴,又为宜兴古代智慧的先民们发现和开发利用,经长期的探索,终于成就了一种独特的工艺。其产品中以茶具最有特色,造型简练大方,色彩淳朴古雅,富有民族风格,“世间茶具称为首”,就是人们给予宜兴传统紫砂陶艺的最高奖赏。早在明清时代,紫砂陶器就传之欧洲、东南亚和日本等国,成为欧洲国家最优良的茶具。1915年,宜兴紫砂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中获奖,此后又相继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芝加哥博览会和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中获奖,从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梁祝文化,宜兴是梁祝故里,是驰名世界的“梁祝文化”发源地。梁祝传说初时由民间说唱艺人以春调、道情等形式走村串户、赴会赶集,在民间广为传唱。后来各种艺术形式
11
如地方戏曲、曲艺、舞蹈乃至电影、电视等都不断加以改编演出。迄今还保留有始建于南朝齐代的善权寺(寺址传为祝英台故宅),唐代的碧鲜庵石刻,祝英台读书处,祝英台琴剑冢,“祝陵”以及附近的祝陵村、祝陵涧、护陵河和徐舍镇鲸塘清白村的马氏旧宅等,是考察研究梁祝文化的重要文化空间。
茶文化,宜兴自古就盛产茶叶。宜兴先人为中国种茶、采茶、制茶工艺做出了贡献,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史书记载,早在东汉时代,宜兴已产好茶,三国孙吴时代,所产“国山舜茶”名传东南。到唐肃宗年间(公元757—762年),茶圣陆羽认为阳羡紫笋茶“芳香冠世”,可以上贡给皇帝,被列为全国一流的“贡茶”,从此开始了宜兴茶叶进贡皇室的历史,直到明代未断。阳羡茶不仅得到封建帝王的赏识,也倍受历代文人雅士的盛赞,唐代诗人卢仝所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最为脍炙人口。清代以来,宜兴城区有茶馆20多处,喝茶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在中国历代茶文献中,宜兴阳羡茶占有重要篇幅。迄今,在宜兴还保留有唐代产贡茶的唐贡山、唐贡村、茗岭、南岳寺、洞灵观、罨画溪等遗迹,市区的茶局巷则是明代贡茶之机构所在。
(七)民俗风情
宜兴人民长期生活在太湖西岸,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
12
境中以及共同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逐渐自发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民俗风情,加之这里地处三省交界地区,五方杂俗也对本区有所影响。这些风俗,有的反映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出现于传统节日的习尚和行为中,有的反映在家庭礼仪、社交礼仪、人生礼仪、饮食习惯、婚丧喜庆活动、造房搬家以及祭祖敬神仪式等不同方面,有的反映为农、渔、工、商等行业所特有的行业习俗和禁忌。宜兴民间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相应的风俗。这些都构成了宜兴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值得人们去品赏和回味。
在宜兴旧有的习俗中、有庙会、唱社戏、礼敬各种神祈等。庙会多在春季举行,有东岳会、城隍会、圣王会等,庙会仪式复杂,最热闹的是庙会会班出场,前有起马牌,后有天路伤、男欢女喜、五伤、看车、扎肉烧香、舞大刀队、踩高跷、舞马叉队、三十六行、丝弦、书童、茶童、看轿、财神堂、香凳、香亭等,届时观者如云,人山人海,堪称盛事。社戏名目繁多,有春戏、秋戏以及花戏、接圣戏、青苗戏、猛将戏、牛郎戏、谢火戏等,都是根据不同要求而唱戏,成为城乡居民重要的习俗风情。
(八)文化名人
宜兴山青水秀,宜兴人民自古又有“耕读传家”、重视教育有传统,在这山水情怀和优良氛围中,孕育了一代又一
13
代勤奋好学、聪慧有为的才隽,使宜兴拥有了“教授之乡”的雅号。从古自今,宜兴共出了4位状元、10个宰相、400多名进士、900多名举人和众多的将领、8000多名教授和23名两院院士。他们中有爱国安邦的志士,如卢象升、堵允锡、徐致靖、徐仁铸、潘汉年等;有痛改前非成为一代贤臣的豪杰、被誉为“阳羡第一人物”的周处;有以诗文佳句传世的文坛高手,如写就不朽名著《霍小玉传》的蒋防、撰成《南唐书》的马令、宋末四大家之词人蒋捷、明代著名戏剧家吴炳、清代阳羡词派名家陈维崧、蒋景祁、蒋永修等;有书法绘画领域里的盖世奇才,如一代画坛巨匠徐悲鸿、画坛大师钱松岩、吴冠中,著名书法家尹瘦石、吴大羽等;有推动科技进步的学术巨匠,如宋代水利专家单锷、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心理学界一代宗师潘菽、著名化学家唐敖庆、著名科学家史绍熙、蒋南翔、虞兆中、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等;也有在哲学文艺等方面各领风骚的学界精英,如歌唱家张权、词作家倪维德、装帧艺术家曹辛之、二胡演奏家储师竹、闵惠芬、著名戏剧导演艺术家阿甲等;还有一批能工巧匠以其精湛的技艺,给后世留下诸多艺术精品,如紫砂领域从明代供春开其绪,后有董翰、赵梁、元畅、时彭四名家;后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等三大妙手;清代则有陈鸣远、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和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等;近现代有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诸大师。他们的作品为国
14
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竟相收藏,视若珍宝。
二、 宜兴具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条件
(一)宜兴是一座具有万年开发史、7000年制陶史、2200多年建县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在宜兴灵谷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宜兴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宜兴境内已知的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达20余处,其中骆驼墩遗址考古发掘表明宜兴具有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骆驼墩文化类型”,填补了环太湖西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太湖西岸文化之源,被评为2002年全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设阳羡县,三国东吴赤乌六年建城垣,前临荆溪(今蛟桥河),荆溪为南护城河;明永乐十四年扩建城墙至南虹河,南虹河为南护城河。而今城址尚未变迁,东汉时期形成的平面格局基本完整,保留有古城墙、月城街、水关和护城河、古河道及石岸石埠等遗迹。
2、宜兴是世界著名紫砂陶手工制作技艺的发源地和当代“中国陶都”。宜兴的西溪遗址和骆驼墩遗址出土了大量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精美陶制品。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创造出以青瓷窑(南山窑)、宜均窑、蜀山窑三种窑口为特征的陶瓷文化,传承发展为被世人称为“五朵金花”的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并且更宝贵的是宜兴7000多年的陶瓷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在宜兴境内发现的不同时期
15
的窑址多达数百处,时代跨度达2000多年,目前仍完整系统地保留有矿山、矿井、龙窑、作坊和销售贸易的货场、码头、街巷、店面等历史遗存,其中明代的前墅龙窑,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些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宜兴为中国这个世界陶瓷大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也为宜兴赢得了“中国陶都”的不朽声誉。宜兴是世界上紫砂泥矿的唯一产地,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堪称世界一绝,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陶艺之乡”。
3、宜兴仍保存有蜀山古南街、葛鲍聚居地、月城街(东风巷)等历史文化街区。蜀山古南街长达千余米,古建筑保存较好的地段长370余米,是江苏省第一批被列为保护对象的古建筑街区,不仅保留有明清的建筑风貌,还保留有近现代大部分紫砂名人的故(旧)居、寓所、作坊和紫砂同业公会、陶工传习所、老字号店铺等,是明清以来紫砂陶制作、生产、贸易的集散地,前店后坊,后山(蜀山)烧制,街巷贸易,码头船运,从蠡河经太湖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欧洲等国,保存了明清以来陶瓷业的文化空间和文化形态,是研究、认识陶瓷生产、文化生存环境及文化积淀的重要历史场所。葛鲍聚居地是宜兴陶瓷生产的聚集地,具有传统的吴越建筑风格,体现陶瓷家族的文化和精神,展示从明清大窑户到民国民族资本家到解放后公私合营的发展历程。月城街
16
(东风巷)是明清时代的古街巷,为历史上的东域(月)城或域(月)城里,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代宜兴城月城的平面布局与结构、历史街巷、护城河及跨河桥梁、河埠和民居构筑风貌等诸多特征与细节,是古代江南城市生活的一个缩影,是认识古城布局、防御、交通、市井生活、街巷特征、民居建筑风格等重要场所。
4、宜兴文物古迹众多,列全国市(县)前列,堪称文物大市。宜兴拥有被誉为“江南第一碑”的国山碑、骆驼墩遗址、宜兴窑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8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18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116个点,文物控制单位56处。宜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保留了110余座已登录的、80座已列入文保单位或控制单位的明清以来形态不一的古桥梁和大量的沿河立市、沿河起街、沿河交通特点的石构河岸、河埠。宜兴的文物库藏近万件,在全国县市中位居前列。
5、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独特,广泛传承。宜兴历史文化源于多种文明不断整合、彼此交织,多条文脉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积淀了丰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市有42个项目列入了从全国到省市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民间传统工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文学和民俗等9大类。2006年6月,宜兴“紫砂陶手工制作技艺”和“梁祝传说”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
17
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史书记载,早在东汉时代,宜兴已产好茶,三国孙吴时代,所产“国山舜茶”名传东南,在唐代宜兴的“阳羡茶”被列为全国一流的“贡茶”,时人誉之为“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迄今,在宜兴还保留有唐代产贡茶的唐贡山、唐贡村、茗岭、茶局巷等遗迹,宜兴的茶文化与紫砂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茶艺,丰富了茶文化内涵。
6、宜兴人文荟萃,古往今来名人辈出,是著名的“教授之乡”、“书画之乡”。宜兴自古以来就有尚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古代有4位状元、10位宰相、400多名进士、900多名举人和众多的将领,东汉时蒋氏的“一门九侯”,三国两晋时周氏的“四代英杰”,明代时佘、邵二氏的“一邑三魁”等都传为佳话。现当代宜兴涌现出23位两院院士、8000多名教授,素有“教授之乡”的盛誉。宜兴具有书画创作、交流、会展的独特文化底蕴,走出了徐悲鸿、尹瘦石、吴冠中、钱松喦、吴大羽等一大批书画大家,并把书画艺术与紫砂工艺等民间艺术融为一体、相得益彰。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书画之乡”。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