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ence on…… 31) ×××的几个问题
Some Problems of …… 32) ×××的几个重要问题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in…… 33)×××的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34)×××的性能比较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 35)×××的研制,性能评定和验证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 36) ×××的误差分析和实验验证
The Error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or…… 37) ×××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38)×××的优化设计
Optimization Design of…… Optimum Design of…… 39) ×××的合理化设计
The Rationalized Design of…… 40) ×××的分析与改进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41) ×××的可靠性分析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42) ×××的测量与分析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 43) ×××自动测试系统
The Automatic Test System of…… 44) ×××的误差分析
Error Analysis of …… 45)×××实验
Experiments on…… Test of …… 46)×××的实验测定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47) ×××破坏性实验研究
Destructive Test Study of…… 48) ×××的性能评定 Evaluation of…… 49) ×××的性能
Performance of…… 50) ×××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for…… 51) ×××的设计与研制
Design and Development for…… 52) ×××的设计标准
A Design Criteria for …… 53) ×××的精密测量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54) ×××的方法和仪器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55) ×××的应用技术
Applied Technology of …… 56) ×××方案
A Scheme of …… 57) ×××的实用方案
A Practical Scheme of…… 58) ×××建议
A Suggestion on…… 59) ×××的若干建议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60) ×××小结
A Preliminary Summary of……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A Brief Report of…… 61) ×××的调查
A Survey of…… 62) ×××的回顾与进展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63) ×××目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Present and Future Trends in …… 64) ×××的评述
Some Comments on…… 65) 评“×××”
Some Comments on…… 66)×××的注记 A Note on …… 67) ×××商榷
A Discussion on…… 68) ×××简介
A Brief Description of …… 69) 论×××
On…… 70) 关于×××
A Discussion on……
署名(Authors)
根据美国《内科学纪事》编者的话(1982),参与署名的只能是以下几类人员:
1. 参加过本项研究的设计或开创工作,如后期参加工作,则必须赞同原来的研究设计。 2. 必须参加过论文中某项观察或取得数据的工作
3. 必须参加过观察所见和取得数据的解释,并从中导出论文的结论 4. 必须参加过论文的撰写
5. 必须阅读过论文的全文,并同意其发表
署名要用真实姓名,不用笔名。多个作者共同署名时,要以贡献大小排列执笔者通常排在首位。姓氏和名字要弄清楚,以免发生以名代姓。
中文期刊: LIN Shao-juan 英文期刊:Shao-juan LIN
署名时,还应标明作者工作单位(Affiliations)、工作单位所在地(addresses)及邮政编码(Post Code),如:
LIN Shao-ju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China
摘要(Abstract)
论文的摘要是论文的缩影,也称文摘、提要和内容简介,是科技论文各主要部分内容的高度概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国际标准ISO214-1976(E)中规定,“摘要”一词统一为abstract, 其定义为An abbreviated,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a document without added interpretation or criticism(对原文献内容准确、扼要的表述,而不加以解释和评论)。撰写完善的摘要主要是为读者阅读、信息人员及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使读者能够迅速而又准确地确定其感兴趣的有关内容,籍此确定是否需要阅读文献的全文(Day, 1994:29)。不宜太详尽,也不宜太简短,应将论文的研究体系、主要方法、重要发现、主要结论等,简明扼要地加以概括。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1.英语论文的类型
英文论文的摘要按其性质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or descriptive abstract)。
1)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也叫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它浓缩论文原文的实质性内容,为读者在未阅读原文的情况下提供最基本的信息,多用于总结科技论文中的主要发现,尤其适用于研究或实验报告及专题论述的论文。这种摘要的内容比较具体,不仅介绍所研究的课题,而且提供尽可能多的定量性信息,和详细的研究结果。通常包括:研究的目的、对象、范围、使用的材料和基本方法、结果、基本结论等(有时还包括经验教训和应用价值)。科研论文的摘要通常采用这种类型。张玉娟等(2003:259)指出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采用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结构式摘要是报道性摘要的一种,明确要求作者按照目的或背景、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写,即在原整段式摘要的基础上,每一项目前加黑体字小标题。各部分撰写的基本要求如下:
目的(Objective):准确描述该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
要性。
方法(Method and Materials):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对象(分组、对照),材
料,方法。统计方法特殊者亦需说明。 结果(Results and Discussion):简要科学地列出所得到的主要结果和数据以及确切的统
计数字等,说明其价值及局限性。 结论(Conclusions):简要说明经论证取得的观点、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可否推广等。 一般说来,论文需附250至30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即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结果中须详列出主要数据。英文摘要还需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全部字母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作者只列出前三位,三位以上加“et al”。姓名后直接排单位英译名称。
关于结构式摘要国外有些期刊具体项目的要求和名称略有差异。如有些期刊要求刊登的论文摘要可按背景(context),目的(purpose),设计(design)、机构(setting)和参与者(participant)、主要检测指标、结果、结论几个项目内容撰写。也有些刊物要求论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设计、资料来源(date source) 主要检测指标、结果、结论等几个项目(张玉娟等,2003:259)。
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有时也称为通报性摘要或描述性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这种摘要内容上比较宏观,旨在对研究内容作简要的提示和介绍,而不表述具体内容,篇幅短小,有助于读者判断是否阅读全文。因此,指示性摘要通常用于综述(review papers)、会议报告(conference reports)和政府报告(the government report literature)等类型的文献中( 张玉娟等, 2003:263)。
2. 英语摘要的种类 (叶云屏等,2001:124-136) 摘要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随同论文一起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摘要,简短精练是其主要特点(如图9.1所示)。这种摘要置于主体部分之前,目的是让读者首先了解一下论文的内容,以便决定是否阅读全文。一般来说,这种摘要在全文完成之后写。字数限制在100~150之间,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经过和主要结论。
第二种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会议论文摘要往往在会议召开之前几个月撰写,目的是交给会议论文评审委员会评阅,从而决定是否能够录用。所以,比第一种略为详细,长度一般在200~300字之间,有的会议要求长度达500~800字。会议论文摘要的开头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宗旨和预期目标等。如果在写摘要时,研究工作尚未完成,全部研究经过还未得到,那么,应在方法、目的、宗旨、假设等方面多花笔墨,其结构布局如图9.2所示。
第三种为学位论文摘要。学士、硕士和博士论文摘要一般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写。学位论文摘要一般在400字左右,根据需要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内容一般包括研究背景、意义、主旨和目的;基本理论依据,基本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创新点;简短讨论。不同级别的学位论文摘要,要突出不同程度的创新之处,指出有何新的观点、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位论文摘要可以分四步写(如图9.3所示)。
第四种是脱离原文而独立发表的摘要。这种摘要更应该具有独立性、自含性、完整性。读者无需阅读全文,便可以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图 期刊论文摘要结构布局 Title Author(s), address Objectives, purpose, hypothes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