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电子教案 下载本文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电子教案

第一章 汽车运用条件 第一节 概述 一、运输种类及特点:

1. 铁路运输:我国的运输动脉,包括客运和货运,有固定的轨道。 我国目前的铁路运输发展现状:(查资料) 2.水运: 3.航空:

4.管道运输:专业化程度高,如西气东输等

5.汽车运输:投资少,见效快,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货物周转快,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等诸多优点。

二、汽运种类:包括长途运输、短途运输,普通货物运输、特种货物运输;产品运输、生产

原料运输;矿山运输、一般生产基地运输;各种不同需要的运输各有其特点,使用条件和所需性能各有侧重,但所有的汽车运输都依赖于下面的外界条件,下面我们就研究汽车运用的各种条件。 第二节 汽车运用条件

定义:汽车完成运输工作过程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的,而这种条件在汽车运输生产过

程中是变化的,他们直接影响运输工作的效益和成本。我们称这些条件为汽车运用条件。

它是制定汽车运用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因素,主要有:道路条件、

气候条件和运输条件。不同的使用条件(运用条件)必将导致不同的汽车运用形式和不同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道路条件

1. 道路条件对汽车运用的影响 道路条件是汽车运用的最主要的条件。

直接影响汽车的技术性能的发挥、运输效果的好坏和运用效率的高低。

汽车的技术性能包括: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

1

所谓运输效果:安全良好地运输货物及客人。——这是好的效果 所谓效率:及时准确地运输货物及客人——这是高效率

2.良好的汽车运用效果对道路条件的要求(道路应具备的条件) (1) 在保证安全行驶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汽车平均技术速度 (2) 能满足该地区对此道路所要求的最大通车量 (3) 车辆通过方便,人员乘坐舒适,货物损耗小

(4) 车辆通过此公路的运行材料消耗量少,零部件损坏最小。 3.影响汽车运用的道路因素

(1) 道路等级:我国道路分为五个等级

a.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线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我国目前拥有建成使用的高速公路( )公里。

公路等级的划分标准是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四车道:25000~55000辆 六车道:45000~80000辆 八车道:60000~100000辆 b.一级公路

可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 15000~30000辆 c.二级公路

二级以下公路等级划分标准是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货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连接中等城市的干线公路或通往大工矿区、港口的公路、或运输任务繁忙的城郊公路。 3000~7500辆 d.三级公路

1000~4000辆以下,县级公路 e.四级公路

1500辆以下,乡、村公路 f.体现不通公路等级的技术参数 行车道宽度 停车视距

2

最小平面曲线半径 最大纵坡

凸形及凹形竖曲线半径: (2)道路养护质量 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

a、道路等级越高,路面质量就越好。

B汽车在良好的道路上行驶可以获得较高的平均技术速度和较低的运行消耗。 可提高汽车的运用效率,有助于汽车使用寿命的延长。

C、任何设备、设施都需要养护,如果道路的养护不及是、养护质量不好或长期不对道路进行养护,其路面质量就会越来越差;即使是高等级公路。

d 汽车在路面质量较差的道路上行驶时:平均行驶速度低、运行消耗高、冲击振动将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乘坐的舒适性、加剧行驶机构的损伤、轮胎磨损、增大零件的冲击载荷,同时由于行驶中换挡、制动次数的增加,将是离合器、变速器、制动装置等磨损过甚,造成汽车早期损坏。 二.气候条件

汽车的运用除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下外,还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汽车技术性能得以正常发挥。

1.气候条件对汽车运用的影响 (1) 炎热的地区或季节:

供油系因温度高而易产生气阻、气阻的存在会导致供有系统供油中断造成发动机熄火;

空气密度低会引起发动机进气不足 导致功率下降 油耗上升;

气温过高引起发动机水温过高,这会使发动机燃烧不正常,出现早燃或爆震现象,导致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

导致润滑油粘度下降,润滑条件变差,加剧发动机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蓄电池内电解液蒸发严重,蓄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剧烈,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易脱落,造成蓄电池早期损坏。

车厢内温度也会很高(尤其是轿车或客车),乘员会感到头晕、发闷,使乘坐 舒适性变差,——空调以成为汽车必不可少的必备装置。

雨水较多,气候潮湿,汽车零件易被锈蚀;电器元件因潮湿易引起短路故障,

3

使电器件工作不良,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

酸雨现象(尾气排放引起大气污染)产生进一步加剧汽车零部件的腐蚀。 (2) 严寒地区或季节

气温低,燃油的蒸发性下降,混合气混合不够均匀,不易形成符合规定的混合气,使发动机油耗增加;启动困难。

气温低,蓄电池的电解液相对密度下降,内电阻增大,充放电反应变慢使蓄电池输出端电压下降,导致启动困难。

气温低,润滑油粘度增大,其流动性变差,在启动时润滑油到达润滑表面所需时间变长,使需润滑的表面处于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导致机件磨损加剧。

低温时,发动机易形成酸性物质,造成气缸壁化学腐蚀磨损。

气温低,易下雪,在冰雪道路上,由于车轮与路面的附着系数低,汽车的驱动轮易打滑,使其的通过性能下降。汽车制动时制动距离也会增加,且易出现制动侧滑或甩尾现象,使汽车的制动安全性能下降。

为了保证汽车能正常行驶,采用撒盐NaCl2的方法溶化道路上的冰雪,溶解在冰雪中的盐分被甩在底盘上会腐蚀底盘上的零部件,降低汽车使用寿命。 低温时,水易结冰,轻者堵塞冷却系水的循环,导致发动机开锅;重者冻裂缸体。解决方法是——入库、放水、用防冻液做冷却液。

天气寒冷,非金属材料的弹性下降或产生脆裂使其使用寿命下降,导致故障增多。

(3) 地区环境的影响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气压下降,水的沸点降低,使车辆动力不足,油耗上升,发动机过热,气阻明显。——安装增压器

山区,坡道多而陡湾又比较急,这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困难。

风沙地区,将导致车辆磨损严重,技术性能难以调整控制,车辆易早期损坏。

2.气候条件对车辆的要求

气候条件是自然规律,无法改变,只能改善车辆性能去适应多变的气候条件,即我们在设计汽车时,尽量适应气候条件的要求,如冷却系、供油系、润滑系、点火系等的适应性要宽。

另,在管理角度,根据气候合理选择车型,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预防措施或对车辆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