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书写技法十八要诀(陈振元)资料 下载本文

(三)交叉“焊接”例如;壘字,在笔画交接处多“焊接点”显得牢固。书写时,在交接处利用宣纸浸润能效,则产生焊接效果。

(四)点如坠石。例如:室字,点“若高山之坠石”,室字的点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完成藏头护尾全过程,凸现出了“坠石”的厚重效果。 九、左蓄右发

可以这样理解:写左边时是开始阶段,应给人以蓄势待发的感觉,而写右边则应尽力发挥,自由伸张。这样做可能造成重心右移,但只要不超过黄金分割线,就会更能展示书写中起落的韵律感。

(一)左右对称时。例如:非字,左右一样,基本对称,若均等对待,则淡然无味,若左右两竖一收一发,左右第三横一升一止,则感觉大不相同。

(二)左右不同时。例如:神字,左右不一样,同样左为蓄力,右为展放,其左竖垂露,右竖悬针,实为最佳选择。

(三)左右一体时。例如:來字,左右一体,两边用笔也不要同等对待。其中左点提拉,右点推送,撇收、捺放,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感。

(四)右侧伸展时。例如:幾字,它更显出右侧伸长、加力,横的左伸斜放,不但控制了重心,还产生奇险之效。 十、峻拔一角

从诸多实例上看,书写时对字的右上角倍加“关照”,或使之耸起或加强力度,这样会增加刚劲、俊俏的美感。这种艺术表现称之为“峻拔一角”。

(一)折点高耸。例如:展字,该字第一笔折要高耸,其他横加抗肩,捺高抬远伸,给人以上巍峨、下展开之美感。

(二)右上夸张。例如:紫字,该字整体上属于上重下轻,其右上角笔画被夸张,长横偏斜,戈钩加重,显得厚重与新颖。

(三)开张加力。例如:鳳字,该字的精彩与大气首先从鳳钩上显现出来。书写时上横短重、折处耸起、斜钩开张而有力,从而使之容光焕发。

5

(四)制造陡峭。例如;也字,该字右上角加力最为明显,不但横的斜度加大,而且折处先上提后下掠,竖也取斜势,显得很陡峭。 十一、造险求奇

“书到精深方弄险”。是说书法水平高到一定程度就会追求峻险。其办法多用斜置、伸张、移位等手段有意制造不稳迹象,然后再采取方法摆平重心,以求奇秀。 (一)“奇山独秀”。例如:瑞字,右边上部的山斜置后再用横顶住以生险象,给人以奇特的感觉。

(二)“金鸡独立”。例如;耳字,有意将上横写长,下斜横写短,右竖伸长将出现金鸡独立的感觉。

(三)“南天一柱”。例如:南字,上增挺秀,中加扁宽,下竖拉长,则展现出一柱顶千钧的雄姿。

(四)“凸显阳刚”。例如;陽字,重头戏在右侧。其中日窄而重,中横长而斜、下部折前后都以斜来调整重心,则展现阳刚气势。 十二、轻重交映

为了使字增添线条对比与韵律变化,弥补因笔画多寡而产生的空旷或拥挤。用提与按方法进行轻重笔处理是一种技巧。通常是:短画宜重,长画宜轻,单调处则粗,稠密处则细。在强调处用重笔。

(一)笔画少浓而重。例如:生字,形小而笔画少,书写时要刻意加浓加重,其最后两横采用暗连方式以增生墨韵。

(二)笔画多密而轻。例如:潇字,这个字笔画多,其左边三点水相对重些,而右边减轻每一笔的分量才能楚楚动人。并使整体产生对比变化。

(三)上中下相交映。例如:蘭字,为表达兰字的高雅风度,字的整体要偏于修长。其草字头应俊秀,门的书写要细腻,内柬则聚而重,各部分交映生辉。

(四)凝重伴配修长。例如:竹字,清秀、茁壮,静中有动是竹的特点。书写时左半部重而聚拢,右半部纤细而修长,则格调更显得高雅。

6

十三、书形写意

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来,不少字含有物象。书写时,表达出形与意为妙。这种创作没有定法而主要靠发挥。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尊重字的原形,不能牵强,不可臆造。

(一)奋飞写意。例如:鹏字,该字的左半部写成羽翼状右半部尽量展现鸟的形象。这样,即不失原貌,又能产生联想,有鲜活感。

(二)利刃写意。例如:劍字,如果对右侧长竖加长加力,使人感到犹如利剑,就实现了局部形象之功效。

(三)飘动写意。例如:風字,本字对其外框进行了伸张与活化,因而产生了犹如春风杨柳的飘逸感。

(四)丰盈写意。例如:豐字,在字头部分借助笔画繁多,尽力表现出宽厚饱满,对比中下部窄而稳健,寄寓仓丰囤盈之意。 十四、枯润得当。

在宣纸上,以墨的稠度,蘸墨多少和运笔快慢等手段,书写出枯笔或涨墨效果的技法为“枯润”。润生妍,枯生险。它们能使字更显得老辣成熟、浑然天成,有立体感。该技法在行、草书中应用普遍,若在楷书中也稍加应用,效果则是奇特的。 (一)略见枯笔。例如:“和”字,和的首笔用了侧锋,使其下面与左低收笔处出现了少许分叉,这不但非影响字的美观,而且更体现出真实和老道。

(二)抖笔勿改。例如:“厚”字,其长撇因细而长,有时会出现轻微抖动痕迹,这并不损害其表现力,因此,千万不要去描。

(三)微润微钝。例如:“聽”字,本字几处用笔加重,若墨晕现则恰为好,此外,心钩和仰点只有在出锋时略钝,才更表现出古色古香。

(四)厚重不浊。例如:“玉”字,字体形小,短画多,书写时用墨宜重,行笔宜缓,写出采才厚重抢眼。但如果过分,则因浑浊过度而失去了生气。 十五、略笔补笔

7

书法作品中,常有某些字在笔画上添加或省略,这不是书写错误,而是从古人传承过来的。它起到了对字的简化与弥补作用。要注意,我们自己不要随便乱造。 (一)借笔。例如。窮字,若不仔细真看不出宝盖下左侧身字与上边共用一撇,从而免去了该处的重叠,这叫“借笔省略”。

(二)减省。例如:懷字,在原繁体字右边中间部位被减省成一个衣字,这是多种碑帖中一个惯用的省略写法。

(三)缩写。例如:魏字,这个字在碑文中右边的鬼字上面无撇且被包围处缩为一点,是明显的缩写。

(四)补点。补点是自古以来书家常用的一种手法。例如煙字。补后则产生饱满与生动。不过我们最好不要随意乱点。 十六、方圆兼用

方笔源于隶书,表现为折处斩钉截铁。圆笔源于篆书,表现为弯处平滑圆润。两者兼用自然是即增加了字的力度,又增添了活度。

(一)随势圆转。例如:子字,上部用方笔时,前后要有韧性,折处要坚定有力。下部弧钩在转换时要圆滑顺势,取意自然。

(二)亦圆亦方。例如:氣字,右边主笔部分出钩处,写出圆中见方的细微变化,这样写显得圆润潇洒,展现出即有气势又有活力。

(三)弯折相映。例如:忠字,字的上部折处为方笔,要表现出有骨力,下部心钩为先圆后方,宜展现柔中见刚。

(四)神龙活现。例如:龍字,折处用方,转处用圆,使得整体自然,产生雄强、大气,充满活力的效果。 十七、一字多表

有的字具有多种写法,除规定写法之外,其他称为“异体字”。异体字的应用给书法创作增多了表现方式,多了新奇,少了雷同,从而提高了艺术魅力。异体字的形成有多种。举列如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