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策略远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策略》远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深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1、 下列哪一位学者是第一个倡导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领域的?( )

布鲁尔 马什 考瑞 古德莱德

2、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 ),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将教师定位在专业工作者上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 《学校管理新措施》 《第四号报告书》

3、案例研究方法起源于19世纪普遍使用的( )。

医学个案研究 案例研究 行动研究 高原现象

4、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提出( )的构想,规定所有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必须受限于香港港府颁布的课程纲要,只能对香港港府课程进行补充或调整,以免影响学生的均衡发展及出现学校之间的课程衔接问题。

《校本课程剪裁计划》 《学校管理新措施》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计划》 《初中校本课程调适计划》

5、1990年教育统筹委员会发布的( )探讨了“天才”儿童的定义和教育安置问题,建议香港应首先着力

1

发展培育学业成绩卓越的学生,并应该在主流学校内,发展学校为本位的课程,以照顾资优学生的需要。

《第四号报告书》 《第四号报告书》 《第三号报告书》 《第二号报告书》

6、下列哪些文件标志着开始了中央有计划地下放教育权力和办学多样化改革的进程?( )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7、根据价值取向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下列哪几种模式?( )

“社会本位的课程统整” “学科本位的课程统整” “家长本位的课程统整” “儿童本位的课程统整”

8、协同教学主要指以下哪几方面的协同?( )

亲师协同 师师协同 师生协同 家校协同

9、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具体地说,要依照以下哪些标准?( )

知识的增长 对待课程的态度

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的能力 课程意识

2

10、学校校本课程发展以及校本课程评价的发动至少需要的几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有哪些?( )。

一些真正理解改革、渴望改革的领导 教师 学生

一些专业人员

11、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投入较高、周期较长的工程,能否顺利启动和持续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参与力度。

12、 校本课程开发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学校教育哲学的入手点,然后把这一点作为主题,建立系列课程体系。

13、我们可以采用优势分析放大法,对学校的优势进行准确定位,作为自己发展的契机。

14、香港学业成绩卓越学生校本课程实验计划计划推行期间,资优学童与其他同学都能保持良好关系,主要原因是学校在推行计划期间都避免标签资优学童。

15、大陆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进行资优教育,主要以大学少年班、重点中学等形式进行,有明显的精英主义取向。

16、如何创编出新的校本课程?答案不得多于4000个字符,否则将以4000个字符保存到数据库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突破,需要在开发流程上加以落实,更需要在资源利用上加以挖掘,还需要在师生自主上加以转型。 1.校本课程需要资源整合

校本课程的资源是分散的、零碎的、无序的,有的来自于学科,有的来自于校园,还有的来自于社会,因此,课程资源大部分不是显性存在的,而是隐性潜伏着的,如果要使这些资源为校本课程所用,为学生发展所需要,就必须进行整合,让那些潜在的、无序的资源活化成有效的课程资源。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整合的策略?

(1)对部分学科相关内容的开发改编。 (2)在学生需求的社会资源中进行创编。 (3)在学习时空的延伸中进行拓展。 (4)在综合实践探究中滚动生成。 2.校本课程需要资源共享

校本课程并不是只限于学校内部的课程,它是因学校发展、学生需求而设置的,因此,在一定的区域内各校之间因为拥有共同的教育资源,而往往有共同的学校教育哲学,也有共同的办学特色。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在区域内应该是共有的,学校之间的开发应该成为一种协作的基础。

3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乡土的人文、科技、经济、社会等资源是本土的共有财产。为了使共有的资源成为校际之间互惠互利的资源,就应该建立资源开发协作组织,以互通有无。为此,依据教育部关于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有必要建立区域性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依托区域性校本课程委员会开展课程资源库建设工作,使之成为校际共享的课程资源库的管理组织,为有关各校提供服务。 3.校本课程需要教师自主

教师立足于校本的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也是教师的一种主体价值观的直接显现。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还是课程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教师还可以充当课程的决策者,这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容忽视。教师如何指定校本课程,如何对课程进行评价,如何总结和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 “校校不同”,甚至“生生不同”,企图通过照搬照抄的办法是完全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是教师立足现实,发挥创新意识,大胆变革和实践,使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

17、请大家就如何创编出新的既体现学校特色又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谈谈您的建议。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基础 。

因为扎实的基本功,丰厚的自身底气,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前提;不断吸收营养、催生自己,是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必备因素;搜集整理、实践检验、完善修定是校本课程的必然过程,这样才能让这碗可口的“农家饭”在正席中抢手,真正完成国家课程目标化,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地方课程通俗化,具有巩固衔接作用;校本课程乡土化,具有很强的补充性。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比翼齐飞的格局。

其次,充分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

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风民情、名人轶事、人文地理、环境保持无不包含广阔的校本课程内容,且深沉而多姿,它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下宝藏,不乏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精髓。

还有,传统的民风民情的利用,不仅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内容,更是一种在完善基础上的传承。春节拜年放鞭炮、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节划龙舟、八月十五中秋节观花灯、九九重阳敬老节等这些节日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生活哲理和回味无穷的典故,浓浓的节日气氛把老百姓积攒了一年的喜怒哀乐尽情的渲泄出来。健康文明而又充满乐趣的节日形式完全可以演化为学生的活动,成为校本教材的一部分。 另外,搜集古往今来本地名人轶事也是校本课程最具魅力的材料之一。

人文地理是既具神秘色彩而又不乏诱人妙处,同样 是校本课程最具魅力的材料之一。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广阔无边的,更是深不见底的。上述所举仅仅是冰山一角,它一般是在活动中完成。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深奥的道理也简单了,且能刻骨铭心,形成良好的道德个性,造就一大批优良的后代。

18、在如何处理好学校教师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您有什么好建议? 学校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

只有承认教师的课程地位,确定教师的课程作用,本着学校与教师自发研制、自主实施、自我评价、自行管理的原则进行课程开发和管理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强调学校和教师对课程的参与。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也带来一定的挑战,更需要教师加强学校的集体团结与协作。需要知识更新。 一、要肯定教师的课程角色,充分信任老师,并赋予教师有效地参与到校本课程中。师既是校本课程的参与者,又是校本课程的改革者。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多方面的素材又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要承认教师的的课程地位,确立教师的课程作用,本着学校与教师自发研制,自主实施、自我评价、自行管理的原则进行课程开发和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才能极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处理好学校教师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