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图案 下载本文

基础图案

系 部:工程管理系 教 师:孙仕途 参考教材:雷圭元《图案基础》 陈之佛《图案教材》

第一讲 图案概述

一、图案的概念

起源于日本的“图案”词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陆续被艺术界引入中国美术行业,其最初本意是“用意匠的图像所表现出来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在整个图像构建生成过程所产生的拟定式计划方案。中国图案鼻祖雷圭元老师在其著作《图案基础》一书中提到“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统称。”

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而言。 二、图案与绘画的区别

2.1 造型上:不受三大关系、五大调的影响限制;对外轮廓进行了简化、概括、夸张、提炼,内在结构可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添加、去除。

2.2 色彩上:不再是对自然色彩的再现,不受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制约,而是注重对自然界色彩的理性概括和总结,并且还可以主观和理性地处理画面整体效果。

第二讲 图案设计作用

图案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好的图案以其精美的造型,合理的构成,美丽的色彩装饰着人们的生活,培养人美的审美趣味,潜移默化的陶冶人们的情操。它非常广泛地,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石刻、建筑中的图案

2.2 青铜器中的图案

2.3 陶瓷中的图案

第三讲 构成法则

构成图案,要将图像的形体和色彩的重新安排组织。要安排得体,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组织变化,才能形成美的图案设计。 一、统一与变化

统一指由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图案要素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的感觉。其特点是严肃、大方、单纯、有静感;但处理不当易单调、简陋。

变化指由性质相异的图案要素并置在一起所造成的显著对比的感觉。如处理得当,显得生动活泼;处理不当,会有杂乱无章之感。

变化与统一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任何一幅作品都由此两因素构成,只不过是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处理变化与统一的要求是相对的。我们应在变化中求统一,求统一中求变化。做到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局部变化服从整体,即

“乱中求序”,“平中求奇”。

二、对称与均衡

对称可分为均齐式与相对均齐式两类:

均齐式指依一中心线(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三面、四面、多面)配置同形、同色、同量的纹样所组成的形式。均齐式又可分为镜映式与逆对称式、移动对称等。相对均齐指在中心线或中心点)的左右、上下或周围配置不同形(或不同色)

均衡分大平式与中国秤(罗马秤)式两种。

中国秤式的均衡,指支点两边力臂不等,形不同,但量相同或近似的形式,这是一种不对称的均衡形式。这种形式较为生动、活泼和多变化,但也较难掌握。

三、节奏与韵律

节奏原为音乐术语。图案的节奏是指视线在时间上所作的有秩序的运动。节奏是条理与反复组织规律的具体体现。它是以一个或一组纹样为单位(完全纹、母题)作反复、连续、有条理的排列所形成的。它的组织形式有等距离的,也有渐变的,如渐大渐小、渐长渐短、渐疏渐密、渐方渐圆、渐曲渐直、渐明渐暗、渐冷渐暖等。

韵律借用诗词的术语,是指图案形式的优美情调,在节奏中表现出像诗歌一样的抑扬顿挫、平队起伏。

四、静感与动感

动感与静感是相对的,它们来自于人们的视觉经验。一般来说,变化的因素倾向与动感,统一的因素趋向与静感。在构图方面,均衡的构图倾向与动感,对称的构图倾向与静感。在线形方面,曲线趋向与动感,直线趋向与静感,倾斜线趋向与动感,垂直线倾向与静感。在面形中,圆形倾向与动感,方形倾向与静感。在色彩上,对比强烈倾向动,含蓄的倾向静。

第四讲 图案的表现方法

一、平涂法

平涂法是将调好的色彩,均匀地、平整地涂在已画好的图形里。调色时应注意颜料的浓度,太干涂不开,太湿又涂不匀,颜料要浓淡均匀,否则会影响到画面的效果。

特点:把一切自然现象浓缩为象征作用,排除模仿生,强调图案造型的纯粹性和创造性,抛弃透视法与气氛的束缚,从而以一种稳定的、均衡的、节奏的造像效果塑造新的视觉形象。此法也是图案造型中最基本,也是常用的表现技巧,平、板、洁是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二、晕色法

是将所需晕色的两种色彩先画到画面上,两色中间可适当留出空间,然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