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昆明市高三诊断)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9分)
送李帅之云中①
李梦阳
黄风北来云气恶,云州健儿夜吹角。 将军按剑坐待曙,纥干山摇月半落。 槽头马鸣士饭饱,昔无完衣今绣袄。 沙场缓辔行射雕,秋草满地单于逃。
[注] ①云中:古郡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与朔州怀仁一带,纥干山位于云中城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句“黄风”二字,语带双关,既写天气恶劣,又暗示敌人即将进犯。
B.诗的首联交代了送别李帅的背景,“夜吹角”三字营造了紧张的战争氛围。
C.诗的颔联通过描绘山摇月落的景象,烘托了李帅镇定自若、运筹帷幄的形象。
D.全诗前两联描写战斗准备,后两联描写战后情景,全诗笔势紧张,扣人心弦。
[解析] “全诗笔势紧张”说法有误,后两联描写胜利后的情景,笔势舒缓。 [答案] D
2.与《雁门太守行》相比,本诗描写战争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需要明确《雁门太守行》一诗描写的是现实的战争,而本诗中描写的战争场面却是诗人虚构的。结合题目“送李帅之云中”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结合具体诗句来看,虽写送别,却借助想象,写李帅已到云中的情景,以此寄寓诗人的祝福之意与期待之情。
[答案] 《雁门太守行》描写的是现实的战争,而本诗描写的战争并非诗人亲见亲闻,而是出于想象。由首联可知战场在云中(或“云州”),而由标题可知李帅尚未至云中;诗人送别李帅,设想李帅来到云中后指挥若定和战后胜利的情景,借此表达对李帅的祝福和期待。(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是一位前往云中的姓李的将军。诗写送别,诗中却没有送别的场面,也不提别意别情,而是借助想象,写虚拟中的李帅已到云中的情景,以此寄寓诗人的祝福之意与期待之情。首联两句火药味浓重,战斗已不可避免。颔联上句以平直的叙述手法表现了李帅枕戈待旦的形象,这是静态描绘,紧接着的“纥干山摇月半落”以动态描绘从侧面烘托这场战斗。诗人巧用侧面描写,写鏖战虽不提及一丝刀光剑影,却显出了天摇地动的惊人力量,烘托了李帅镇定自若、运筹帷幄的形象。后两联转写战后的情况。颈联又一次塑造了一个治军严整、用兵有方的将帅形象,使李帅的形象更为丰满。尾联两句中李帅的从容不迫和单于的狼狈逃走形成对比,李帅的安边之功与震慑之威,也就毋庸再言了。全诗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戍边卫国的将帅形象。
[诗文翻译] 大风夹带着阵阵黄沙从北而来,天气显得非常恶劣;夜晚云州军营中的将士吹响了画角。李将军手握宝剑端坐军帐中,密切关注着敌方的动静,等待天亮;这场战斗激烈到纥干山为之摇动,月亮为之坠落半空。战马在槽头嘶鸣,战士们已吃饱饭;他们昔日没有完整无破损的衣服穿,如今身着的已是整齐威武的戎装绣袄。沙场骑马的李帅一边放松马缰,缓缓行进,一边手引强弓射空中的大雕;秋草肥美之时,单于反而逃之夭夭。
二、(2019·长沙高三统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
永遇乐 (宋)刘辰翁①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②,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③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钅工④无寐,满村社鼓。
[注] 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创作此词时,临安陷落已两年。②李易安《永遇乐》:李清照南渡后,常忆汴京旧事而赋咏元宵节的《永遇乐》一词。③缃帙:书籍、书卷。④钅工:油灯。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月明云淡,景色可嘉,却引发词人突兀一问,这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忧伤。 B.元宵节全城因风雨而冷落不堪,无处游玩,词人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C.词人写李清照的经历、心绪,实则是抒发自己与李清照相同的郁闷之情。 D.词人无路可走,无家可归,诉说了流离之苦,更突出了深沉的家国之痛。 [解析] 词中“满城似愁风雨”是说元宵节满城本无风雨却如有风雨,冷落不堪,词人借此表达了国土沦亡后的悲痛之情。
[答案] B
4.本词抒发情感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对其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上阕来看,“禁苑娇寒,湖堤倦暖”描写了昔日临安的宫殿和湖堤,借此表达了词人对昔日临安太平景象的怀恋,这是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上阕既描写了昔日的元宵节“香尘暗陌,华灯明昼”,又描写了今日的元宵节“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这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借以表达词人对国家衰亡的哀痛之情。从下阕来看,“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二句借用杜甫身陷长安,在月夜思念鄜州亲人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满村社鼓”一句以乐景反衬了词人的悲情,突出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凄苦。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答案] ①情景交融。“禁苑娇寒,湖堤倦暖”,既是描写昔日临安宫苑、湖堤天气,也是借景抒发对往昔临安太平景象的深情眷恋。②对比。上阕将临安今昔不同的春景春事(如昔日“香尘暗陌,华灯明昼”,今日“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进行对比,抒发了对国家衰亡的哀痛之情。③用典。下阕借杜甫被叛军困在长安,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的典故,抒发了乱离流落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④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满村社鼓”的乐景反衬一己之悲情,抒发了
临安沦陷后的寂寞悲苦之情。(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诗歌鉴赏] 此词写于宋端宗景炎三年,此时临安已沦陷,南宋政权也濒临灭亡。这首词是词人在旅途中所作,抒发了词人眷念故国故都的情怀。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上阕起首用景语渲染气氛,并点明所处的时间,而重点在于突出“春事谁主”这个主题。“璧月”,写月如玉璧之洁白、晶莹、圆满,极为生动传神;月明则云淡,天青与云色一体,故曰“黛云”。这些都是元宵节时常见的景象,也是春夜里惹人爱怜的事物。但如今谁是这美好春天景物的主人呢?由下面三句“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中的“禁苑”“湖堤”二词,可知写的是南宋都城临安;由“前度”一词可判断词人在故都沦陷后还重来过;“娇寒”“倦暖”是词人主观感受的写照,似乎“禁苑”“湖堤”在词人看来都有娇弱、倦乏之感;“遽如许”三字,写出了事态变化之速,从中可见词人的哀痛之情。而后,词人追忆起都城临安往昔的繁华,“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描绘出昔日元宵节之繁华,却总是懒于与友人携手同游。“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说的是谁料今日元宵节,元军宵禁,想游也不可得。“风雨”两字前加一“愁”字,再加“似”字,写出本无风雨,而灯夕却冷落不堪,今非昔比,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
下阕先叙李清照当年情事:“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写李清照南渡后,常忆起宣和年间的汴京旧事,常生物是人非、家国不在的感慨。她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倦于梳妆,即使是逢元宵节,也只能以哀愁的小词自慰,这是人间最苦之事。词人借用李清照的情事、心绪,其实说的正是他自己。词的结尾,词人又写到自己:“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钅工无寐,满村社鼓。”当时,抗元战争仍在江南一带进行,词人家在庐陵,欲归不得。他怀念家中的亲人,不免要像杜甫身陷长安时那样低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一类的诗句,以抒郁闷之情,但不知亲人们是否知道。词人无法入睡,只好对着残灯发愁,此时满村传来社祭的鼓声。元宵夜之社鼓,是农村于新春祈求丰年举行的仪式,词人于此感慨良多!全词情景交织,令人回味无穷。
[诗文翻译] 暮雨初晴,明月如璧。云色如黛,淡淡地飘荡在远空中。这美好的春景,到底属于何人?故宫禁苑中一片微寒,湖边堤岸倦乏温暖,临安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