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 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下载本文

量的位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11. 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

继续滑移的过程。是滑移的一种特殊方式。

12. 亚晶界:每个晶粒有时由位向稍有差异的亚晶粒组成,相邻亚晶粒间的界面。

13. 孪晶:指两个晶体(或一个晶体的两部分)沿一个公共晶面构成对称的位相关系,这两个晶体就称

为孪晶。

14. 多系滑移:外力下,滑移首先会发生在分切应力最大、且t≥ tc的滑移系上。但由于伴随晶体转动,

使空间位向变化,另一组原取向不利滑移系逐渐转向比较有利的取向,从而开始滑移,形成两组(或多组)滑移系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称为多系滑移。

15. 应变时效:将低碳钢试样拉伸到产生少量预塑性变形后卸载,然后重新加载,试样不发生屈服现象,

但若产生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后卸载, 在室温停留几天或在低温(如200℃)时效几小时后再进行拉伸,此时屈服点现象重新出现,并且上屈服点升高,这种现象即应变时效。

16. 回复:冷变形金属在退火时发生组织性能变化的早期阶段,在此阶段内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回复程度

是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

17. 再结晶:随着温度上升,在变形组织的基体上产生新的无畸变再结晶晶核,并逐渐长大形成等轴晶

粒,从而取代纤维状变形组织的过程。

18. 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持续变形的过程中,随着变形的增加,强度硬度增加,而塑韧

性下降的现象。

19. 均匀形核:新相晶核在目相中均匀地生成,即晶核由一些原子团直接形核,不受杂质粒子或外表面

的影响的形核过程。

20. 非均匀形核:新相优先在目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 21. 过冷度:晶体材料的实际凝固凝固温度低于理论凝固温度的差值,用?T表示。

22. 连续长大:粗糙界面情况下,液固界面的固相一侧上一半的原子位置空着,液相原子较容易进入这

些位置与固相结合,晶体便以连续方式向液相中生长。

23. 负温度梯度:液相温度随液固界面的距离增大而降低的温度梯度情况。

24. 树枝状生长:在负温度梯度情况下,当部分相界面生长凸出到液相中,由于过冷度更大,使凸出部

分的生长速度增大而进一步伸向液体中,液固界面不能保持平面状而会形成许多伸向液体的分枝,同时这些晶枝上又可能会长出二次晶枝。晶体的这种生长方式称为树枝状生长。 25. 匀晶转变: 26. 包晶转变:

27. 平衡凝固:指凝固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能达到平衡,即在相变过程中有充分时间进行组元间的扩散,

以达到平衡相的成分。

28. 非平衡凝固: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合金溶液浇涛后的冷却速度较快,使凝固过程偏离平衡条件,称

为非平衡凝固。

29. 枝晶偏析:固溶体通常以树枝状生长方式结晶,非平衡凝固导致先结晶的枝干和后结晶的枝间的成

分不同,故称为枝晶偏析。

30. 共晶转变:由液相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过程称为共晶转变。该转变为恒温转变。

31. 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由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在过冷条件下也能得全部的共晶

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32. 离异共晶:在平衡凝固条件下应为单相固溶体的合金,在快速冷却条件下出现的少量共晶组织称为

非平衡共晶,或称为离异共晶。

第1章

1. 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 分) 答:

9

1、化学键包括:

? 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 离子键:以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要求正负离子相间排列,且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 共价键:共用电子对;饱和性;配位数较小,方向性 2、物理键如范德华力,系次价键,不如化学键强大

3、氢键:分子间作用力,介于化学键与物理键之间,具有饱和性

第2章

2. 试从晶体结构的角度,说明间隙固溶体、间隙相及间隙化合物之间的区别( 分)

答: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成为间隙固溶体。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原子通常是原子半径小于0.1nm的非金属元素,如H、B、C、N、O等。间隙固溶体保持溶剂的晶体结构,其成分可在一定固溶度极限值内波动,不能用分子式表示。(2分)

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属于原子尺寸因素占主导地位的中间相。也是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占据晶格的间隙,然而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晶格与组成他们的任一组元晶格都不相同,其成分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组成它们的组元大致都具有一定的原子组成比,可用化学分子式来表示。(2分)

当rB/rA<0.59时,通常形成间隙相,其结构为简单晶体结构,具有极高的熔点和硬度;当rB/rA>0.59时,形成间隙化合物,其结构为复杂的晶体结构。(2分)

3. 试以表格形式归纳总结3种典型的晶体结构的晶体学特征。( 分) 答:书上表

第3章

4. 简述晶体中产生位错的主要来源。( 分)

5. 简述晶界具有哪些特性?c

6. 对于同一种晶体,它的表面能与晶界能(相同的面积)哪一个较高?为什么?( 分) 答:对于同一种晶体,晶界能比表面能高(1分)。推导如下:

假设晶体的理想光滑的两个等面积平面合拢,会形成一个晶体内界面,该界面的能量相当于两个外表面之和,且理想状态下破坏该界面结合所需要的能量相当于键合能。即相同面积下,E晶界>E完整晶体键合能>2倍E表面(2分)

第4章

7. 简述影响固体中原子和分子扩散的因素有哪几方面。( 分)

10

答:

1、温度;2、固溶体类型;3、晶体结构;4、晶体缺陷;5、化学成分;6、应力的作用

第5章

8. 简述金属材料经过塑性变形后,可能会发生哪些方面性能的变化。( 分)c

9. 简述再结晶过程中的晶界弓出形核机制。( 分)new 10. 简述再结晶过程中的亚晶形核机制。( 分)new

11. 金属的退火处理包括哪三个阶段?简述这三个阶段中晶粒大小、结构的变化。( 分)b

第6章

12. 图示并分析金属材料凝固组织中树枝晶的生长过程。(画出液固界面附近的负温度梯度)

在负温度梯度情况下,金属凝固过程中液固界面上产生的结晶潜热可通过液相散失,如果部分的相界面生长凸出到前面的液相中,则处于过冷度更大的液相中,使凸出部分的生长速度增大而进一步伸向液相中。此时,液固界面就不可能保持平面状而是形成许多伸向液相的分枝,同时有可能在这些晶枝上长出二次枝晶臂。这种方式即为树枝晶生长方式。

第7章

13. 金属型浇铸的铸锭的宏观组织一般分为哪几个区,分析其形成原因?( 6分)

14. 与平衡凝固相比较,固溶体的非平衡凝固有何特点?

15. 试分析包晶反应不平衡组织的形成过程。

实际生产中的冷速较快,包晶反应所依赖的固体中原子扩散往往不能充分进行,导致包晶反应的不完全性,即在低于包晶温度下,将同时存在参与转变的液相和?相,其中液相在继续冷却过程中可能直接结晶出?相或参与其他反应,而?相仍保留在?相芯部,形成包晶反应的非平衡组织。

16.金刚石为碳的一种晶体,为复杂面心立方结构,晶胞中含有8个原子,其晶格常数a=0.357nm,当它转换成石墨 (?2 =2.25g/cm3)结构时,求其体积改变百分数? 解:金刚石为复杂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8个碳原子 金刚石的密度为:??8?12?0.357?10??6.023?10?7323?3.503(g/cm3)

对于单位质量1g碳为金刚石结构时,体积为:v1=1/?1=0.285(cm3) 转变为石墨结构时,体积为:v2=1/?2=0.444(cm3) 故金刚石转变为石墨结构时体积膨胀:

v2?v1?100%?55.8% v1

第3章

1. 在Fe中形成1mol空位需要的能量为104.675kJ,试计算从20℃升温至 850℃时空位数目增加多少

倍? 已知R=8.31 J/K。 解:

空位在温度T时的平衡浓度为

系数A一般在1~10之间,取A=1,则

11

故 空位增加了 (倍)

第4章

2. 一块含0.1%C的碳钢在930℃渗碳,渗到0.05cm的地方碳的浓度达到0.45%。在t>0的全部时间,

渗碳气氛保持表面成分为1%,假设 D=2.0×10-5exp(-140000/RT) (m2/s)。 (a) 计算渗碳时间(已知erf(0.61)=0.61); (b) 若将渗层加深一倍,则需多长时间?

(c) 若规定0.3%C作为渗碳层厚度的量度,则在930℃渗碳10小时的渗层厚度为870℃渗碳10小时的多少倍? 解:

(a) 由Fick第二定律得:

t 1.0×10(s) ( 5分)

4

(b) 由关系式x?ADt,得:x1?AD1t1,x2?AD2t2

两式相比,得:

当温度相同时,D1=D2,于是得:

( 5分)

(c)

因为: t930=t870, D930=1.67×10-7(cm2/s) D870=0.2×exp(-140000/8.314×1143) =8.0×10-8(cm2/s)

所以:

(倍)( 5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