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下载本文

5.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一)“三同时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二)排污收费制度: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用于污染的治理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规定了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应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的领导人对本单位污染防治负责,并确定他们在任期内环境保护的任务目标,列为政绩进行考核。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制定量化指标进行考核,每年评定城市各项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对本辖区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公布结果,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定后公布。)

(六)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包括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是针对分散控制的问题,改变过去一家一户治理污染的作法,把有关污染源汇总在一起,经分析比较,进行合理组合,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的前提下,采取集中处理措施的污染控制方式。 (八)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系指对超标排放的污染源,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做出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达标的决定。

6.环境标准: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规范,主要表现在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其制定又像法规一样,要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办法。

7.环境标准分类:五类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以及其它标准。两级即国家级和地方级。 8.环境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环境标准同环境保护法规相配合,在国家环境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发展成为全国性公害,在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的同时,开始制定全国性的环境标准,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多用途的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环境标准是制定国家和地方环境规划的主要依据,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基础与依据,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基础。

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1. 数据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将数据列成表格,将各变量的数值 依照一定的形式和顺序一一对应起来,它通常是整理数据的第一步,能为标绘曲线图或 整理成数学公式打下基础。

图示法:将数据用图形表示出来,它能用 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形式将复杂的数据表现出来, 可以直观地看出数据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为后一步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2. 数据特征是对环境总体状况进行估计判断的基础,是认识数据理

论特性的基本出发点,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

(1) 位置特征数:表示数据集中趋势或刻画频数分布图中心位置的特征数;

x?i①算术平方数 x1, x2, …, xnx1?x2???xni?1(式中:

x??nn为样本个体数据,n为样本个数)

ii ②加权平均数 (式中:wi是个体 w1x1?w2x2???wnxn?i?1nnwxixw?

w1?w2???wn??wi?1n数据出现频数,或是因该个体对样本贡献不同而取的不同的数值。) ③几何平均

④调和平均

H?n111????x1x2xn?n1?i?1xinxG?nx1x2?xn??x1x2?xn?1n⑤中位数:环境数据有时显得比较分散,甚至个别的数据离群偏远,难以判

断去留,这时往往用到中位数。

样本数据依次排列(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居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正中两个数的平均值。

(2)离散特征数:用来描述数据分散程度;

(3)分布形态特征数:刻划了根据所获数据绘制的分布曲线图的形态。

3.数据的误差分析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观测值-真值。 (绝对误差反映了观测值偏离真值的大小。 通常所说的误差一般是指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和真值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算术平均误差: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误差大小

标准误差:也称均方根误差或标准偏差,它常用来表示观测数据的精密度,能明显地反映出较大的个别误差,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精密度越好 4.误差来源和分类

① 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在一定条件下以不可预知的规律变化着的误差。这些偶然因素是操作者无法严格控制的,故无法完全避免随机误差。但它的出现一般具有统计规律,大多服从正态分布。 ②.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由某个或某些不确定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当条件一旦确

定,系统误差就是一个客观上的恒定值,它不能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只能根据仪器的性能、环境条件或个人偏差等进行校正,使之降低。 ③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是由于操作人员不仔细、操作不正确等原因引起的,它是可以

完全避免的。

5.最优化分析方法: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具体参考课本P74-77)

6.常用决策分析方法:决策树、决策矩阵、多目标决策方法 7.环境数学模型

[1]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