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的基本识别规则如下:
a) 应是来自系统边界之外的输入数据或控制信息;
b) 穿过边界的数据应是改变系统行为的控制信息或者应至少维护一个ILF;
c) 该 EI不应被重复计数。任何被分别计数的两个EI至少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之一(否则应视为同 一EI):
1) 涉及的ILF或EIF 不同; 2) 涉及的数据元素不同; 3) 处理逻辑不同。 A.5 E0 的识别
EO是处理向系统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控制信息的过程。目的是向用户呈现经过处理的信息。 EO的基本识别规则如下:
a) 将数据或控制信息发送出系统边界; b) 处理逻辑应至少符合以下一种情况: 1) 包含至少一个数学公式或计算过程; 2) 产生衍生数据; 3) 维护至少一个ILF; 4) 改变系统行为。
c) 该 EO 不应被重复计数。任何被分别计数的两个EO 至少满足下面一个条件(否则被视为同一
EO) :
1) 涉及的ILF或EIF 不同; 2) 涉及的数据元素不同; 3) 处理逻辑不同。 A.6 EQ的识别
EQ是向系统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过程。目的是向用户呈现未经加工的已有信 息。
EQ的基本识别规则如下:
a) 将数据或控制信息发送出系统边界; b) 处理逻辑可包含筛选、分组或排序; c) 处理逻辑不应包含: 1) 数学公式或计算过程; 2) 产生衍生数据; 3) 维护 ILF; 4) 改变系统行为。
d) 该 EQ 不应被重复计数。任何被分别计数的两个EQ 至少满足下面一个条件(否则被视为同一 EQ):
1) 涉及的ILF或EIF 不同; 2) 涉及的数据元素不同; DB11/T 1010—2013
12
3) 处理逻辑不同。 DB11/T 1010—2013 13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参数表
B.1 生产率基准数据表 表1 生产率基准数据 单位为人时/功能点 P10 P25 P10 P10 P10 1.63 4.50 9.38 15.50 20.67
注:表格数据基于北京软件行业基准数据(SSM-BK-201204)中项目分析结果,可随着行业基准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生产率基准数据通常使用P50的取值测算工作量、工期、费用的最有可能值,使用P25和P75的值分别测算上下
限。特殊情况(如项目目标约束极其严格)下,也可采用P10和P90的值测算上下限。
B.2 规模调整因子计算公式
SF=(269.644 6+S×0.709 4)/S(式中S为调整后软件功能规模) 注:本公式基于北京软件行业基准数据(SSM-BK-201204)回归分
析结果,可随着行业基准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B.3 应用类型调整因子参数表 表2 应用类型调整因子参数表 应用类型范围 调整因子
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人事、会计、工资、销售等经营管理及业务处理用软件等1.0
应用集成企业服务总线、应用集成等1.2 科技科学计算、模拟、统计等1.2
多媒体图形、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和娱乐应用等1.3
智能信息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1.7
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集成开发环境、自动化开发/设计工具等1.7
通信控制通信协议、仿真、交换机软件、全球定位系统等1.9 流程控制生产管理、仪器控制、机器人控制、实时控制、嵌入式软件等2.0
B.4 质量特征调整因子参数表 表3 质量特征调整因子参数表 调整因子判断标准影响度 分布式 处理 指应用能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