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实践操作等项考核,其他学科也依据学科学习内容加大了实践操作与作品展示、主题答辩等考核。全面考核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同时将这些考核的成绩与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结合起来。
三、关于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的三点思考 1.非学业评价有待改进和加强
在实施学生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对学生非学业评价还没有与学科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评价的主要内容多限于学生的思想品德、遵规守纪方面,而对学科教学中丰富的非学业培养目标,如探究与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实践和应用能力、表达和沟通、合作与分享等等,还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和实践。我们想在下一阶段的评价实践中,由各科教师将课程标准中的各项非学业评价的内容和要求总结提炼出来,在某在阶段重点关注某些方面,并形成一些关键指标,指导自己进行观察和记录,如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表现学生的自信;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2.成长记录亟待改进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感到学生的成长记录还没有很好地与学科相结合,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有些资料由于缺乏目标和针对性,无法清晰地反映学生在某一个阶段或某在领域成长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影响了成长纪录对学生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另外,成长记录中套用了多主体评价,由于评价目标不够统一,一些成长记录中学生给自己的评价连续几次都是“我要好好学习”,同学的评价也多是空洞的语言,收不到应有的实际效果。
3.老师的评价技术有待提高
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老师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很难以一些客观的、量化的指标加以测评,因此,在评价体系的指标中有时就无法显现出来。所以,老师的一些评价较多出现片断和细节,或者非常笼统叙述,缺乏在一定目标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观察和概括,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形成整体、深刻的认识,使得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受到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