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地等待考试开始,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宜 丑陋 瞬息 人迹罕至 B.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 C.书塾 幽寂 博学 来势凶凶 D.泯然 嫉妒 叮嘱 骇人听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使她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努力的程度。 C.春天的南京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季节。
D.就目前而言,我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还需要大大提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旨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派遣 殉职 拈轻怕重 不远万里 B.狭隘 极端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C.热忱 纯粹 漠不关心 微不足道 D.鄙薄 植民地 冷冷清清 见异思迁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2) ,而伯乐不常有。 ( 韩愈《马说》)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雍也》) (5) ,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6)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8)《陋室铭》中描写无任何干扰而清静修学的两句 , 。 三、诗歌鉴赏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 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4)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5)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 6)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7)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 四、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在困难中使人倒下的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消极悲观的态度,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是没有坚强的意志。人的信念、人的精神对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爱因斯坦小时候做了无数次板凳也没有自暴自弃,爱迪生经过上千次失败才发现钨丝是做灯丝的最佳材料。 材料二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吴 强 (一)
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 (二)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挫折再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三)
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于是就没了下一步,于是就没了路…… (四)
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更深的体会? 五、文言文阅读 9.《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1)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 D)我独亡(亡:死亡)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 ..B.仁在其中矣 其恕乎 ..C.与人恭而有礼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D.如日月之食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东临碣石 .(2)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枯藤老树昏鸦 ..六、现代文阅读
11. ①“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②“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
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③这位善良的老大臣因此就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④“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⑤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⑥“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⑦“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⑧“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⑨“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做了。 ..
⑩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他们说这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老大臣的表现与皇帝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第一项是( )
A.第①段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刻画皇帝自相矛盾、复杂多变的心理,表明皇帝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 B.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诚实”一词运用了反语的手法,具有讽刺意味。
C.第⑥段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老大臣对自己的愚蠢、不称职是不相信的。照应上文布料的“特性”。
D.第⑨段中加点词语“听”和“背”写老大臣的“诚实”,实际上是表现他的极端虚伪。 12.背着幸福上楼 许成文
母亲终于决定到我蜗居的小城来住上几天。
到了我住的那栋旧式楼下,母亲听说我住顶楼七层,再也不肯上去了。母亲说那么高啊,看着就头晕,
怎么能住人啊。我对她解释说,上去住下后就不显得高了,要是怕头晕就不要往下看,和家里的平房感觉一样,但母亲就是不挪步。
母亲患有时轻时重的老年痴呆症。有几次我回老家,看见母亲手里拿着梳子,却急得团团转找梳子。怕她老人家一个人在家出意外,就决意把她接到城里和我一起住,但她老人家不肯,说一辈子在这个家没出过门,也不想出门。好说歹说,最后约定几天后就把她送回老家去,母亲这才勉强跟着我进城来。好不容易把她连哄带骗接到城里,她却不肯上楼。我知道不能着急,母亲有病,惹恼了她,母亲返身就走,那就前功尽弃了。
我心生一计,趴在母亲耳朵边说,还记得小时候你背我上山吗?母亲说咋会不记得。那时候你个懒小子,缠着要和我一起上山摘柿子,走几步就耍赖不走要我背。我说,那时候你总是说我还没有一捆柴火重,一心要我吃得胖一点。现在你看看,你儿子都快要150斤了,妈妈你再背背我试试,看你还能不能背得动我了?
母亲憨笑一声说,傻孩子,都长成大人了还和我顽皮。我说,那你让我背背你,看我能不能背得动你。母亲呵呵笑了,老老实实趴在我的背上。我说妈妈你闭上眼睛一会儿,再睁开的时候一定会看见一样好东西。母亲果然听话地闭上了眼睛,我背起她就顺着楼梯往上蹿。
母亲虽然体重不到100斤,但连续两层楼梯背上去,我还是禁不住气喘如牛。母亲警觉地问,好像是在上楼啊?我说不是,是儿子背着你模仿上山,感觉就像爬楼梯。等她睁开眼睛,我已经背她上到四楼了。母亲发现我是在往楼上背她,就挣扎着要下来。我说不行,儿子要一股劲儿背你到家才放手。母亲急了,揪着我的耳朵求告说:“叫我下来,我自己往家走,一定。”
母亲是怕把我累坏,我却怕一松手她又跑到楼下去。靠着楼梯栏杆喘息的时候,母亲一把抓住栏杆再也不放手。我无奈放母亲下来,但却不松开她。我对母亲说,知道儿子为什么要背你上楼吗?背着妈妈,就是背着幸福上楼,再累也不怕的。让儿子每天都看见妈妈,能多少报答一点母亲的养育之恩,对儿子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母亲不再挣扎,却掉了泪,掉在我的脖颈上。母亲说,放开我,我自己走上去。既然我儿说我是幸福不是累赘,那我就住下了。妈妈也知道你是趁过年把我诓到城里,不会再让我回去的。妈妈其实不是怕高,多高的山都上去了,这才有多高?妈妈是怕给你添麻烦。 我两眼一热,赶紧扭过脸去深深吸一口气,搀扶着母亲上楼去。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6年第3期)
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中的“幸福”指的是什么?【标题的作用】 2)文中的母亲有哪些优秀的品格?【人物形象】
3)第3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记叙顺序及作用】
4)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母亲急了,揪着我的耳朵求告说:“叫我下来,我自己往家走,一定。” ....
5)结尾“两眼一热,赶紧扭过脸去深深吸一口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七、作文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