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下载本文

AAG 垂直自然地带

? ABC节理、ABA断层景观

断裂构造景观主要指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当作用力超过岩石本身的抗压强度时就会在岩石的薄弱地带发生破裂,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科研、观赏价值的断裂地貌。断裂构造是岩石破裂的总称,可分为节理和断层。

? Eg 沉积岩 玄武岩 丹霞山的方山、陡壁 张家界砂岩峰林 花岗岩节理形成的球

状风化 广东丹霞山

Eg台湾花莲清水断崖 庐山龙首崖 ABB褶曲景观

指岩层在受水平挤压力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连续弯曲构造地貌。 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 一般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由褶皱构造形成的山地称为褶皱山脉 。 ABD地层剖面景观

地表或地下观察到的岩石单位系列,就是地层剖面。

? Eg湖北地质自然保护区(湖北宜 昌莲坨震旦纪剖面) ABE 钙华与泉华 Eg 丽江白水台 ABG生物化石点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物及其活动的遗迹的总称。 生物遗体包括动物的骨骼、贝壳、牙齿,植物的根、茎、干、叶、花、种子等; 生物遗物包括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骨器、动物粪便等;

生物遗迹主要指虫迹、足迹、外壳形成的印模、人类祖先用火留下的灰烬等。它们多出现在沉积岩中,对于追溯动植物的发展演化、指示形成环境、对比岩层间彼此相互关系或确定地层的年代有一定的作用。 ABF 矿点矿脉与矿石积聚地 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ACA 凸峰(深圳梧桐山 ) ACB 独峰(桂林独秀峰) ACC 峰丛 (张家界天子山)ACD 石(土)林(云南元谋取土林) 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 (盘陀石)

? ACF 岩壁与岩缝 ACG 峡谷段落 ACH 沟壑地(新疆阿克苏峡谷 ) ? ACI 丹霞

? 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石柱等特殊的地貌景

观。因最早发现与广东仁化丹霞山,故称为丹霞地貌。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

? ACJ 雅丹(风蚀作用下形成的土墩和沟槽的组合景观。Eg魔鬼城)

? ACK 堆石洞(岩石块体塌落砌成的石洞) ACL 岩石洞与岩穴(eg天生桥 黄龙

洞) ACM 沙丘地 ACN 岸滩

地文景观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千差万别,因而直接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如奇险的崇山峻岭、深奥莫测的洞穴、连绵起伏的丘陵、沃野千里的平原等。此外,地质地貌条件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其他自然景观的形成,并且对某些人文景观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地文景观作为地理空间的物质基础,对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有规定和限制作用。 旅游功能

一、审美功能:地文景观以其雄、奇、险、幽、旷等形态美和多样的色彩美而展示其特有的

美感,成为旅游中重要的审美对象。

1、形态美(雄美、奇美、险美、幽美、旷美)2.色彩美 二、科普教育功能: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并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人们在观赏过程中,既得到美的感受,又能认识一些科学事物,学到新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的启迪。因此,具有典型特征的地区就成了科学考察的对象和大众的科普教育基地。 三、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运动功能:许多名山大川的主峰,沟壑洞穴的深处,都不乏险峻摄魂之处,因此,常常吸引一些富有冒险和挑战精神的游人特别是年轻人前来进行探险活动。 四、文化旅游功能:地文景观不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且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为自然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条件。 此外,我国的山川名胜,往往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这也使一些山地成为宗教文化的聚集地。如武当山、华山是道教名山,而山西五台山和河南嵩山则是佛教名山。泰山作为自古以来自然崇拜、祭祀的场所,在古代中国山岳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二、水体资源 一、旅游功能

水域风光能从不同的方面满足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具有审美功能,开展观赏旅游 ●形象美●影像美

水体以它独有的形、声、色、影、态变化的多样性展示着它特有的美感,成为旅游中重要的审美对象。水体给游人的美感是多方面的。 2.具有品茗功能,开展茶文化旅游 3.具有娱乐功能,开展水上游乐旅游 4、运动健身功能

? 通过某种形式或在旅游过程中参与某些运动项目以强身健体。 ? 一类是一般水上活动;一类是竞技型水上活动。 5.具有疗养功能,开展休闲健体旅游 6.含有文化内涵,开展水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特点

1) 溪涧风景河段 :溪和涧都是山间的流水,其特点是水随山转,曲折多变,常有急流险滩、瀑布、深潭,水流清澈,是开展乘月筏观光和忿流漂流游的理想河川旅游资源。

2)峡谷风景河段 :常出现在中、上游河段,呈现出雄伟、险峻、隐蔽、幽深的景观美学

特征。 细分为旅游游乐漂流河段、极限运动漂流河段。适合漂流探险的河段,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要求。

三、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

一、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变性 2、瞬变性 3、配景性 4、地域性5、季节性

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持续性和有限性 季节性和地域性 整体性和脆弱性 二、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1、观赏与体验功能:吸引因素:1)、分布的地域性 2)、表现的奇特性 3)、状态的变化性 2、休闲度假功能3、疗养健身功能

四、生物旅游资源 生物与旅游的关系

生物具有构景、成景、造景三个方面的旅游意义。

特点:生命性 丰富性 观赏性 季节性 再生性 脆弱性 特色性 冶情性

生物旅游资源旅游功能

1、 审美功能2、保健功能3、科教功能文化功能4、造园功能5、娱乐功能

第四章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一、综合(定性)评价

旅游资源价值综合评价——指在单项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对单项要素组合的整体进行评价。

1、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内容 ?(一)、旅游资源的质量评价(1、资源的功能2、资源的品位(级别高、低)) ?(二)、旅游资源的特色评价 1、旅游资源的特色:独特之处

2、决定旅游者吸引力、可行性开发、知名度的重要因素。 3、同类旅游资源:注意挖掘不同之处。 ?(三)、旅游资源的规模评价

——面积、种类、数量决定旅游资源的规模 大、小、多、少 ?(四)、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 和分布状况评价

组合状况:指资源的类型组合、各要素的组合及协调性、集聚程度。 1、类型组合:各旅游资源要素间的关联性和功能互补性。 2、地域组合:各旅游资源要素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配置关系。

3、级别配置关系:各旅游资源要素间的等级结构、资源产品的消费档次结构等关系。 资源要素价值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重点内容)

1、旅游(游览)价值(A、资源的质量 B、资源的集群状况 C、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市场距离

3、地理位置与交通 4、基础设施

5、景区旅游环境容量

其它:投资能力条件、施工难易条件等 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方法

1.资源价值:有……资源,具有较高的……价值,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 2.有……资源,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较好。

3.景观特点与邻近景观不雷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

4.位于……,地理位置……;有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利。 5.位于东部地区,与客源市场的距离较近。 6.基础设施较完善,地区的接待能力较强。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 (一)技术性的单因子评价

—— 即在评价旅游资源过程中考虑某些典型的关键因子,对这些关键因子进行技术性的适

宜度或优劣评判。通常可通过一系列标准来进行评价。

适用范围:一般只限于自然旅游资源。 开展专项旅游活动。

? 这种评价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如登山、滑雪、游泳等较为适用。 2、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对特定地域的旅游资源要素组合的适宜性状况和等级进行技术性评价。

? 较成熟的有:海水浴场、滑雪、划船、动力艇、航行、玩雪等旅游资源的评估。 (二)综合性多因子定量评价

综合性多因子评价方法是在考虑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特定区域空间的多因子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数学方法,通过建模分析,对区域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和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的结果为数量化的指标数值,便于对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 1、旅游地综合性评价模型 ? (菲什拜因- 罗森伯格模型): ? n

? E=∑QiPi ? i=1

? E:旅游地综合性评价结果值; ? Qi: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 ? Pi:第i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 ? n:评价因子的数目。 step1.评价因子的选择与确定

1)区位 到主要中心城市(广州)的时间距离为标准。 2)可达性 交通条件、交通工具和到客源地转运条件。

3)容量规模 以用地面积和可游时间衡量景区发展潜力和效益潜力。 4)美学价值 综合美感度评价。

5)独特性 以有无替代和同类资源中的地位为标准。 6)资源结构 资源的密集程度和不同类型资源的组合状况。 7)用地条件 旅游开发、设施建设的用地类型和开发条件。 8)整体环境 包括旅游区及相邻地区的综合环境。 9)基础设施 区域和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

10)旅游设施 旅游区和旅游接待区的服务设施配套。 11)客源基础 以现已达到的游客量为标准。

12)综合效益 以现已达到的综合经济效益为标准。

(单项要素)评价

2.海滨旅游开发价值评价(识别海滨旅游开发从哪些方面进行) (1)气象——水温(一年中可下水的时间)

(2)海滩——长度、潮线以上宽度、坡度、沙粒

长度200米以上 潮线以上宽度30米以上 坡度1/10-1/50 要求中细沙粒 (3)海象——波浪、流速、透明度、有害生物

波浪:0.8米以下; 流速:0.2-0.3米/秒 透明度:30厘米以上 大肠杜菌:1000个以下/公升 COD(化学含氧量):2PPM以下;无油膜:需技术检测 基本无藻类和浮游物. 无有害生物或有相关防护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