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6+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B.词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意近而相呼应。

C.下片借三个历史人物表明自己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抱负才气。

D.作者运用典故,实质上是借助于古人的事迹,表明自己国破家亡时想保家卫国却又不能实现的愤慨。

解析:“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想象的景色”不对,是实景而非想象。 答案:A

10.试从情景结合的角度赏析“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三句描述的画面,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最后再对情景结合的效果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作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夕阳残照里,近景是独登高楼的游子,远景为掉队独飞的孤雁。残阳如血,倦鸟悲鸣,游子思归,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高度凝练,让人不禁联想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国势衰微,故土难收,知音寥落。作者将这种种难言之痛以一幅高度凝练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