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12月)联考理综试题(word含解析) 下载本文

A.电流表示数I先变小后变大 B.电压表示数U先变大后变小

C.电压表示数U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I变化量比值等于R3 D.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比值先变大后变小

2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固定二个轻弹簧,O点为原长位置,桌面上方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场强E=10 N/C,质量为0. 5 kg,带电荷量为+0.25 C的绝缘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把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最大动能为,8J。现将物块由A点左边0. 4 m处的B点由静止释放,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到O点的距离小于3.2 m

B.从B点释放后滑块运动的最大动能大于9J

C.从B点释放滑块被弹簧弹回经过A点的动能等于1J D.从B点释放弹簧最大弹性势能比从A点释放增加了1J

2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是圆柱形区域的横截面,c为圆心,∠acb=600,在圆上a点有一粒子源能以相同的速率向圆面内各个方向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柱形区域内存在平行于圆面的匀强电场,粒子从电场中射出的最大动能是初动能的4倍,经过b点的粒子在b点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己知初动能为Ek,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电场强度大小为

B.电场强度大小为

C.电场强度方向从a到b D.电场强度方向从a到c。

第II卷(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一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一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地面水平,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先让入射球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

碰小球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1从斜轨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2相撞,并多次重复,分别找到球1·、球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①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球1的质量应比被碰小球2质量大 B.小球与斜槽间的摩擦对实验有影响 C.入射球1必须从同一高度释放 D.两小球的半径可以不同

②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题中测量的量表示)

③若两个小球质量均未知,只知道m1>m2,则只需验证表达式 成立,可证明发生的碰撞 是弹性碰撞。(用题中测量的量表示)

23.(9分)实验室有一个灵敏电流计G1,满偏刻度为30格。某兴趣小组想要较精确地测出它的满偏电流Ig和内阻Rg,实验室中可供利用的器材有:

待测灵敏电流计G1 灵敏电流计G2

电流表A:(量程为1 mA、内阻约为100?) 定值电阻R1:(阻值为200 ? )

定值电阻R2:(阻值为400 ?) 电阻箱R:(0-9999.9?,最小调节量0.1?) 滑动变阻器R3:(最大电阻2000 ?,额定电流1.5 A)

直流电源:电动势1.5V,内阻不计;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连接好电路,并进行下列操作。

(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示数适当。

(2)若灵敏电流计G2中的电流由a流向b,再调节电阻箱,使电阻箱R的阻 值 (选填“增大”或“减小”),直到G2中的电流为0。

(3)读出电阻箱连人电路的电阻为1000?,电流表A的示数为0. 7 mA,灵敏电流计G1的指针指在20格的刻度处,则灵敏电流计满偏电流Ig= ?A,内阻Rg= ?。

24.(14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方向斜向上且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o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范围足够大。电场中有一绝缘挡板MN,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45o,质量为m,电荷量为q,带

正电的小球从与M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的O点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运动过程中恰好不和挡板碰撞,小球运动轨迹所在平面与挡板垂直,重力加速为g,求:

(1)小球贴近挡板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贴近挡板时距M点的距离。

25.(18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o的斜面与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在D处平滑连接,斜面上有A、B、C三点,AB、BC、CD间距均为20 cm,斜面上BC部分粗糙,其余部分光滑。2块完全相同、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形薄片(厚度忽略不计),紧挨在一起排在斜面上,从下往上编号依次为1、2,第1块的下边缘恰好在A处,现将2块薄片一起由静止释放,薄片经过D处时无能量损失且相互之间无碰撞,已知每块薄片质量为m=1 kg、长为5 cm,薄片与斜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 (1)第1块薄片刚完全进入BC段时两薄片间的作用力大小; (2)第1块薄片下边缘刚运动到C时的速度大小; (3)两薄片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间距。

,重力加速度为g,求:

26.(14分)FeC12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媒染剂。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里用如下两种方法来制备无水 FeC12。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1)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FeC12。有关装置如图1所示:

①H2还原无水FeCI3制取FeC1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②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 (填字母,装置可多次使用)。

③该制备装置的缺点为 。 (2)利用反应,制取无水FeCl2并测定FeCl3的转化率。按图2装置,在三颈烧瓶中放入32.5 g无水氯化铁和过量的氯苯,控制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加热3h,冷却、分离提纯得到粗产品。

①仪器a的作用是 。

②反应结束后,冷却实验装置A,将三颈烧瓶内物质倒出,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粗产品。洗涤所用的试剂可以是____(填名称),回收滤液中C6H5Cl的操作方法是____。 ③在反应开始之前先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 ____, 在反应完成后继续通一段时间N2的作用是____

④反应后将锥形瓶中溶液配成250 mL,量取25. 00 mL所配溶液,用0.40 mol.L-1NaOH溶液滴定, 重复上述操作3次,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9. 50 mL、20. 50 mL、19. 70 mL, 则氯化铁的转化率为____。

27.(14分)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3)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l)CeFCO3中Ce的化合价为____ 。

(2)氧化培烧时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 .。

(3)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CeO2.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H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则操作I的名称为 。

(5)为了提高酸浸率,可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但温度偏高浸出率反而会减小,其原因是 。 (6)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Ce3+(水层)+3HT(有机层) CeT3(有机层)+3H+(水层)。向CeT3(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Ce3+的水溶液,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

(7)写出向Ce(OH)3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Ce(OH)4的化学方程式: 。

28.(15分)合理利用和转化NO2 、SO2、CO、NO等污染性气体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