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教案 下载本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池州市第八中学 姚伟

一. 导入

配图咏诵诗句导入:

滚滚长江淘尽盛唐诗千篇

多少丹青化长卷颂你在浩浩千古间 冥冥青天映你逍遥饮花前 任青史轮番转唱不完这清弦 谁能长剑挑尽人间知冷暖

纸扇墨客回眸间随口的唐诗传了千年

李白的诗歌是豪情万丈的诗歌,李白的人生是潇洒浪漫的人生。那么李白缘何浪漫?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希望大家在学习这篇文章后能够找到自己的答案。 二.诵读文章,初步感知

教师范读,注意读音; 学生齐读,感受文章。 三.释题

幻灯片展示标题,学生尝试解读标题中所含信息。

明确:春夜——季节,时间。万物复苏、暖风和煦、花香遍地的春天的夜晚。 引出疑问:为什么要在夜晚摆开宴席呢? 宴 ——活动、事件。宴饮。 从弟——对象、人物。堂弟。

桃花园——地点、场所。在桃花盛开的园中。

序 ——文体。宴集序(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也属于这一种。

四.诵读文章,解读文本,鉴赏语言美。

学习文言文,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读懂篇章,积累文言知识,这是理解赏析文章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重视。

大家从小学开始接触文言文,又在初高中学习了大量的文言文文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现在面对这么一篇只有119字的短文,应该是信心满怀了吧。

教师板书文章文句梗概,学生诵读后翻译质疑。 (一) 学生齐诵,教师板书梗概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③(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1. 抽点学生诵读并尝试翻译①句,有疑问可质疑。

明确:天地如同万物的旅舍(空间——宇),时光就像绵延百代的匆匆过客(时间——宙)。

点拨:逆旅:逆者迎也(以意逆志);旅者客也;逆旅就是客栈、旅店的意思。 过客:过往的人,匆匆过客。

设疑:用比喻的手法,从宇宙的角度落笔,会引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 2. 抽点学生诵读并尝试翻译②句,有疑问可质疑。

明确:虚浮的人生就像梦一样啊,能有多少时间呢?看来古人手持烛火在夜晚游玩,确实是有道理(原因)的呀!

点拨:浮生若梦:梦的两个特点——短暂、虚幻。联系下文,这里指的应该是什么?(短暂!)

几何:多少,这里指多少时间,多久。

良:确实,是在。 以:名词,原因、道理。

设疑:为什么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显然,是因为“浮生若梦,人生几何”,时光匆匆、个体渺小,人生太短暂了,当然要抓紧时间,连晚上也不放过了。这实际上应该是——珍惜光阴。这样你明白我们在说标题中“夜”字时提出的“为什么要在夜晚摆开宴席呢?”这一问题的答案了吧!

3. 抽点学生诵读并尝试翻译③句,有疑问可质疑。

明确: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绮丽含烟的美景来召唤我们,大自然又把错综缤纷的美好形象交给我们。

点拨:阳春:和暖的春天。阳光是温暖的,春天也是温暖的。

烟景:春季温润含烟的美景,如笼罩在青烟中的美景。联系:“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繁花似烟的春景)。

设疑:前文如何用自己的一句话来进行概括? 光阴贵如金,风光无限好。

由此又能证明什么?这和本文的核心活动“宴饮”有何关系? 4. 尝试对照板书梗概,进行背诵。 (二) 学生齐诵,教师板书梗概

会桃花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

抽点学生诵读并尝试翻译此句,有疑问可质疑。

明确:在这开满桃花的芬芳园林中聚会,畅叙兄弟间的天伦乐事。 释疑:联系前文,刚刚的问题是否有了答案?

人生短暂,时光宝贵;风光美好,大自然魅力无穷。一者催促我,一者召唤我;又逢兄弟齐聚一处,如此光景,不宴饮游乐,岂不虚度光阴、愧对风光、辜负兄弟?

所以,前文交代的是宴饮的——原因。这一部分用 “夫”“而”“况”三个虚词引出宴饮的原因,为后文写宴饮做了铺垫。 (三) 学生齐诵余下部分,教师板书梗概

①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②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③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 抽点学生诵读并尝试翻译①句,有疑问可质疑。

明确: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堪比谢惠连;只有我吟咏的诗歌,愧对于谢康乐。 点拨:典故注意书底注释。

设疑:我们学习过的宴集序中,赴宴的都是怎样的宾客? 《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文人宴饮,赴宴者大同小异,都是满腹诗书的才子。所谓谈笑有鸿儒,宾主皆才士,这样才有共同语言嘛!这是乐事之一。

2. (1)抽点学生诵读并尝试翻译②句前一句,有疑问可质疑。

明确:清幽的景致还未赏玩尽兴,高谈阔论又转向清雅的言论。 点拨:清:可以理解为清雅。实际上是“清谈”,这里不作拓展。 设疑:能从这里体会到什么样的乐事?

身边的都是好朋友,一起玩赏风景,谈论高雅之事,这是乐事之二。 (2)抽点学生诵读并尝试翻译②句后一句,有疑问可质疑。 明确:摆开筵席,坐于花丛之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 点拨:坐花:坐于花间,也有说是“坐赏桃花”。 羽觞:“觞”是指酒杯。“羽”,古代酒杯多装饰为鸟形,所以成为“羽觞”。“羽”字与“飞”字就有了对应,觥筹交错犹如羽雀飞翔,就有了动感。 设疑:这里又体现出怎样的乐事?

李白嗜酒,如此美景,如此佳士云集,怎能没有酒呢?在这样的美好的坏境中,酒杯频传,痛饮一番,岂不让人欢乐?赏花品酒,这是乐事之三。 3. 抽点学生诵读并尝试翻译③句,有疑问可质疑。

明确:没有好的诗作,怎能抒发我们风雅的情怀呢?如果谁写不出好诗,就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他三大杯酒! 点拨:“金谷酒数”,典故参见课本注释。

赏析:文人聚会自然有别于庸俗之人聚会,行酒令也不能只是划拳定输赢。他们高谈阔论,谈论清雅,举杯痛饮,更会放声吟咏诗歌。让满腹的才华、满腹的情思都趁着酒意,化为诗句,如同剑气直冲天宇。这才是真豪迈,这才是真逍遥!吟咏诗章,这是乐事之四。

4. 尝试对照板书梗概,进行背诵。

五.吟咏篇章,赏析音韵美、结构美 1. 齐诵全篇,尝试背诵。赏析音韵美 2. 体味句式特点。

(夫)天地者,?? ;光阴者,?? 。 ——整句 (而)浮生??,为欢???古人??,良有??。 ——散句 (况)阳春 ?? ,大块 ?? 。 ——整句 会桃花??,叙天伦?? ——整句 群季??,皆为??;吾人??,独惭??。 ——整句 幽赏??,高谈??。开琼筵??,飞羽觞??。 ——整句 不有??,何伸???如诗??,罚依??。 ——散句 可视情况补充:整句——排列在一起的一队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散句——指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的句子。

得出结论:全篇以诗为文,多用整句,间以散句,整散结合。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散句长短不一,自由活泼,交错于整句之中体现了文章的参差美。所以可以说,本文韵律和谐,拥有像是诗歌一样的整齐节奏却又不失灵活。 3.体会结构美感。

(夫)天地者,?? ;光阴者,?? 。 (而)浮生??,为欢???古人??,良有??。 宴饮的原因 (况)阳春 ?? ,大块 ?? 。 会桃花??,叙天伦?? 群季??,皆为??;吾人??,独惭??。 幽赏??,高谈??。开琼筵??,飞羽觞??。 宴饮的快乐 不有??,何伸???如诗??,罚依??。 设疑:我们再看看标题中的每一个字是不是都在文中等到了充分的照应?

明确:春——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夜——秉烛夜游,良有以也。飞羽觞而醉月。

宴——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从弟——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桃花园——会桃花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

得出结论:全文层次清楚,先写宴饮之缘由,再具体写宴饮之乐。文章结构整齐,标题各字,字字落实;文中各句,也差不多与标题一一对应。这体现了李白这篇文章的结构美感。

4.再次齐诵诗歌,感受文章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七.交流讨论,体会情感美

这节课,我们是抱着体会李白的性情来开始的。下面我们就来体会李白在这首诗中体现出的情感。

1. 共同回忆:面对美好的景物,最好还身处热闹的聚会之中,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和

《滕王阁序》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学生回忆。 教师展示:

王羲之《兰亭集序》: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乐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悲夫 ——悲 王勃《滕王阁序》: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乐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悲

好友相聚,胜友如云,价值风光无限好,一个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个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乐是乐了,终免不了悲叹一声,总结一句,就是“既喜且悲”。

更有甚者: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美景在前,相聚时分,不去欣赏景色,而感慨时光匆匆、美景不常;不去珍惜相聚,而想着即将分别。悲悲切切,相聚也难免哭哭啼啼。

2. 李白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的情感和刚刚所看的一样吗?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术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

本文开头虽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看似消极,但引出的是秉烛夜游、珍惜光阴。

正因为时光短暂,所以更不能辜负大好风光;正因为时光短暂,所以更应该享受生活。叹“浮生若梦”只是为后文享受生活、纵情欢乐做铺垫的。

所以本文的情感是积极的,李白的情感是豪迈的。他用乐观的验光看待生活,看待生命。我们开头说,李白为什么浪漫,我想这与他这种人生态度十分不开的。 3. 对于李白的这种人生态度你怎么看的?(本环节是时间而定是否保留)

人生着实短暂,但并不悲苦,只要处处留心、用心欣赏,换一种乐观的眼光对待生命,我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精彩的华章。 八.全课小结

1.齐诵文章,尝试背诵,结束本课。

2.作业,将自己学习本课的感想写成一篇短文,课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