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面对依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筹办十二届全运会等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及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县域经济发展,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542.4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2242.2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为4.6:50.7:44.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55.1%和4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3667元,增长13.1%。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6.8亿元,增长8.6%。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32.0%,教育支出增长15.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7%。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4.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种植业产值174.3亿元,林业产值7.7亿元,畜牧业产值225.2亿元,渔业产值19.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5.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25.1万吨。水果产量17.6万吨,增长1.4%。蔬菜产量421.8万吨,下降0.1%。完成造林面积3.25万公顷,增长10.7%。肉类总产量86.6万吨,增长8.6%,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2.8%、14.2%和13.1%。禽蛋产量60.6万吨,增长5.3%。牛奶产量39.2万吨,增长5.6%。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9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9.5万吨,地膜覆盖面积5.7万公顷。 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2个,其中省级示范基地44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17个,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17个,入社农户25.6万户。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面积2.1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6万公顷,累计达到10.3万公顷;新增高效特色农业面积1.4万公顷,累计达到20.3万公顷。全市耕地全部通过环境质量检测,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40.1万公顷。绿化中心村500个,累计达到1500个。到2010年末,36个乡镇达到“一乡一业”标准,“一村一业”专业村发展到920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粮食总产量 #水稻 玉米 小麦 大豆 油 料 蔬 菜 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产量 325.1 100.1 210.8 0.9 4.8 12.8 421.8 增长(%) -5.7 -8.0 -4.0 14.4 1.2 40.3 -0.1 主要畜禽产品、水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肉类总产量 #猪牛羊肉 牛奶产量 禽蛋产量 生猪出栏数 牛出栏数 羊出栏数 猪年末存栏数 牛年末存栏数 羊年末存栏数 水产品产量 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740.2亿元,增长19.6%;轻工业增加值621.2亿元,增长17.9%。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402.4亿元,增长1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14.5亿元,增长18.2%。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1852.9亿元,增长18.9%。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87.6亿元,增长20.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890亿元,增长21.0%。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238亿元,下降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头 万头 万只 万头 万头 万只 万吨 产量 86.6 57.0 39.2 60.6 511.3 95.7 86.1 318.1 82.8 70.6 16.7 增长(%) 8.6 5.9 5.6 5.3 6.8 19.3 9.9 4.8 10.6 6.6 - 1.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25.1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利润总额483.1亿元,增长47.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2.31%,比上年提高40.4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98.3%,提高0.1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汽车 #中华轿车 宝马轿车 汽车发动机 金属切削机床 #数控机床 采矿专用设备 水泥专用设备 铅酸蓄电池 输送机械 变压器 彩色电视机 化学原料药 轮胎外胎 铝材 啤酒 乳制品 软饮料 味精 建筑业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市资质等级以上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50.2亿元,增长56.5%;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8.7万元/人,比上年提高6.4%。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6.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9%。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30.6%;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增长28.2%;民间投资增长40.1%。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单位 辆 辆 辆 万千瓦 台 台 吨 吨 万千伏安时 吨 万千伏安 万台 吨 万条 吨 千升 吨 万吨 吨 产量 665791 168670 55582 4382 95244 28018 264901 241997 294 275546 9728 330 36228 402 34626 897814 772810 278 35250 增长(%) 38.1 40.0 26.3 45.6 31.0 52.1 15.3 228.4 -8.4 57.3 -11.5 -3.1 24.2 17.1 -8.6 3.2 4.2 -25.6 -12.6 29.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5.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6.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增长81.9%。 全年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0.1%,占全社会完成投资的68.4%,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占28.5%。十二运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迅速展开,全运村主体工程开工;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宝马新工厂、米其林轮胎、东药集团整体搬迁二期等重大项目开工;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恒隆城市广场、新世界会展中心项目加快建设。航高基地C系列飞机项目装配厂房主体完工、东部汽车产业聚集区的宝马F18新产品、宝钢二期等项目投产。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增长34.1%,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8.6%。房屋施工面积8858.7万平方米,增长29.4%;房屋竣工面积1393.2万平方米,增长7.7%。商品房销售面积1746.5万平方米,增长13.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516.1万平方米,增长10.7%;商品房销售额945亿元,增长38.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774.5亿元,增长34.8%。 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7347.5万吨,比上年增长14.4%。其中,铁路538万吨,增长24.9%;公路16804万吨,增长14.1%;民用航空5.5万吨,增长9.3%。全年旅客发送量30658.3万人次,增长10.8%。其中,铁路3979.3万人次,下降0.1%;公路26285万人次,增长12.7%;民用航空394万人次,增长8.0%。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83.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8%。其中,载客汽车65.3万辆,载货汽车14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56.2万辆,增长22.4%。 沈阳与国际15个城市、国内52个城市(地区)通航。沈阳机场航线达到106条,其中,国际航线15条,国内航线91条。运输飞机起降6.97万架次,增长5.2%;机场旅客吞吐量862万人次,增长14.9%。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73.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39.4万门。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22.6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14.6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72万户,新增1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55.3万户,新增108.3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登记注册用户135.9万户,增长5.9%,其中宽带接入用户132万户,增长7.3%。固定电话普及率4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118.9部/百人。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020.3亿元,增长18.5%;乡村零售额45.6亿元,增长17.8%。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937.9亿元,增长26.3%。其中,汽车类零售额296.2亿元,增长37.0%;中西药品类零售额87.3亿元,增长32.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63.3亿元,增长2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34.7亿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