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稳性 下载本文

102.矩形液舱内加一道水密横舱壁,其自由液面修正值是原来修正值的 。 A 1 B 1/4 C 1/9 D 1/16

103.矩形液舱内加两道水密纵舱壁,自由液面的修正值比原来的修正值降低 。 A 1/4 B 3/4 C l/9 D 8/9

104.某船排水量10000吨,某压载舱加注标准海水后存在自由液面,惯性矩为500米,则对GM的修正值 4

为 米。

A 0.05 B 0.08 C 0.10 D 0.15 105.自由液面对GM的影响值与 无关。 A 液体密度 B 液体深度 C 自由液面尺度 D 自由液面形状 106.自由液面对GM的影响值与 成正比。

A 自由液面对其中心轴的面积惯性矩 B 液舱内液体密度 C 自由液面尺度 D A、B和C 107.自由液面对GM的影响值与 成反比。

A 自由液面尺度 B 液舱内液体密度 C 船舶排水量 D 液舱内液体体积

108.液面形状为梯形的液舱,其自由液面惯性矩的计算公式为 。 A (1/48)·λ·b3

B (1/36)·λ·b3

C (1/48)·λ·(b1 + b2)·(b12

+b22

) D (1/12)·λ·b3

109.某轮在航行中,有压载舱、燃油舱及淡水舱各一个,均存在自由液面,则整个航次 。A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不变 B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无法判断

C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随排水量的变化而改变 D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随液体密度的变化而改变

110.在计算船内自由液面对稳性影响的数值时,通常不考虑 的影响。 A 液舱的位置 B 液体的体积 C 自由液面的表面形状 D A、B均是

111.某轮排水量为15000吨,垂向总力矩Mz=910006.0千牛·米,船舶稳心距基线高度KM =7.68米,其初稳性高度为 米。

A 1.O B 1.2 C 1.5 D 1.76 112.自由液面对静稳性力臂GM的影响是 。 A 使静稳性力臂减小 B 使静稳性力臂保持不变 C 使静稳性力臂增大 D 以上均有可能

113.在船舶的重心处装载部分货物,则 将可能改变。

A KB B KG C KML D A和C 114.复原力矩与船舶稳性的关系为

A 复原力矩值小,稳性大 B 复原力矩值大,稳性大 C 复原力矩值大,稳性小 D 复原力矩值与稳性无关

则 115.船舶存在自由液面会使 。 A 复原力矩减小 B 复原力矩增大 C 稳性高度增大 D 最小倾覆力矩增大

116.一般的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主要考虑到的稳性有 。 A 初稳性 B 大倾角稳性 C 动稳性 D A、B、C均是 117.一般的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不考虑 。 A 初稳性 B 静稳性

C 纵稳性 D 静稳性曲线下的面积

118.船舶在实际营运过程中,考虑到的稳性有 。①初稳性;②静稳性;性;⑤横稳性; ⑥纵稳性; ⑦完整稳性。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119.船舶初稳性高度值的大小与 无关。

A 船舶方形系数 B 船舶重心高度 C 船舶排水量 D 横稳心距基线高度 120.在计算公式δGZFS=∑MFS/Δ,则MFS表示 。 A 复原力矩的代数和 B 形状稳性力臂的代数和

C 自由液面修正力矩的代数和 D 自由液面对船舶横倾轴的惯性矩

121.为了减少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以下做法 是恰当的。 A 应集中某一舱并左右均衡使用油水 B 将大舱柜的油水驳到小舱柜后再使用

C 使用油水时,应先用一侧舱柜,再用另一侧舱柜 D 以上方法均可

122.以下 一定使船舶的稳性变小。

A 加压载水 B 底舱装重大件货物 C 向下移动货物 D 用船上的重吊装卸货物 123.加压载水可使船舶的GM值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A、B、C均有可能 124.悬挂物对稳性的影响相当于将货物重心 。 A 下移到龙骨处 B 上移到上甲板

C 上移到悬挂点处 D 悬挂物对稳性的影响需视悬索长度而定 125.少量装卸货物后,假定KM不变,则船舶的GM值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变化趋势不定 126.货物在舱内垂向移动时, 不变。 A 船舶排水量 B KM C KB D A、B、C均是

127.少量装载时,若船舶的KM值不变,则货物装于 将使GM增大。 A 船舶重心之上 B 船舶重心之下

③大倾角稳性;④动稳 C 船舶稳心之上 D 船舶漂心之下 128. 一定使船舶的GM值增大。

A 油水消耗 B 加压载水 C 轻货下移 D 装甲板货 129. 可能使船舶的GM值增大。

A 轻货下移 B 加压载水 C 底舱装货 D 以上均可 130.最大静稳性力臂可以方便地在以下 曲线中求得。 A 动稳性曲线图 B 静稳性曲线图 C 静水力曲线图 D 稳性交叉曲线

131.在静稳性曲线图上,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横倾角为船舶的 。 A 静倾角 B 动倾角 C 稳性消失角 D 极限动倾角 132.静稳性曲线图是表示 。 A 船舶排水量与复原力矩的关系曲线 B 船舶横倾角与复原力矩的关系曲线 C 船舶吃水与船舶主要特性的关系曲线 D 排水体积与形状稳性力臂的关系曲线

133.当船舶横倾角略大于稳性消失角时,如果此时外力矩消失,船舶将 。 A 回摇 B 左右摆动 C 静止不动 D 继续倾斜

134.当船舶横倾角略等于稳性消失角时,如果此时外力矩消失,船舶将 。 A 回摇 B 左右摆动 C 静止不动 D 继续倾斜

135.当船舶横倾角略小于稳性消失角时,如果此时外力矩消失,船舶将 。 A 回摇 B 左右摆动 C 静止不动 D 继续倾斜

136.当稳性交叉曲线量得的纵坐标值是在某一排水量下的 。 A 初稳性高度 B 静稳性力臂 C 形状稳性力臂 D 重量稳性力臂

137.静稳性曲线图是表示复原力矩与船舶 关系的一条曲线。 A 载重量 B 横倾角 C 排水量 D 平均吃水 138.复原力臂与横倾角的关系曲线称为 。 A 静稳性力矩曲线 B 静稳性力臂曲线 C 重量稳性力臂曲线 D 形状稳性力臂曲线 139.复原力矩与横倾角的关系曲线称为 。 A 静稳性力矩曲线 B 静稳性力臂曲线 C 重量稳性力臂曲线 D 形状稳性力臂曲线 140.静稳性曲线的纵坐标是 。 A 复原力臂 B 形状稳性力臂 C 复原力矩 D A或C

141.在静稳性曲线图上,静稳性力臂曲线的面积表示 。 A 动稳性力臂 B 动稳性力矩 C 静稳性力矩 D 最小倾覆力矩

142.在静稳性曲线图上,静稳性力矩曲线下的面积表示 。 A 动稳性力臂 B 动稳性力矩

C 静稳性力矩 D 最小倾覆力矩

143.在GZ~θ曲线上,稳性范围是指 。 A O~30 B O~稳性消失角 C O~甲板浸水角

D 甲板浸水角与稳性消失角间的横倾角范围 144.在静稳性曲线图上, 为甲板浸水角。 A 曲线最低点对应横倾角 B 曲线最高点对应横倾角 C 复原力臂为零时对应横倾角 D 曲线的反曲点对应横倾角 145.1将舱内货物由二层舱移到底舱,则 。 A 船舶重心降低 B 船舶重心不变 C 船舶重心升高 D 船舶横稳心下降 146.将舱内货物由底舱移到二层舱,则 。 A 船舶重心降低 B 船舶重心不变

C 船舶重心升高 D 船舶重心变化趋势不定 147.将舱内货物由底舱移到二层舱,则 。 A 船舶初稳性高度降低 B 船舶初稳性高度值增大

C 船舶初稳性高度不变 D 船舶初稳性高度值变化趋势不定 148.将舱内货物由二层舱移到底舱,则 。 A 初稳性高度值降低 B 初稳性高度值增大 C 初稳性高度值不变 D 初稳性高度值变化趋势不定

149.少量卸货时,假定KM不变,则当货物的重心高于船舶的重心时,卸货后船舶的初稳性高度值将 。

A 降低 B 不变 C 提高 D 变化趋势不定

150.少量卸货,假定KM不变,则当货物的重心低于船舶的重心时,卸货后船舶的初稳性高度值将 。 A 降低 B 不变 C 提高 D 变化趋势不定

151.少量装货,假定KM不变,则当货物的重心高于船舶的重心时,卸货后船舶的初稳性高度值将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52.少量装货,假定KM不变,当货物的重心高于船舶的重心时,装货后船舶的初稳性高度值将 。 A 降低 B 不变 C 提高 D 变化趋势不定

153.在进行少量载荷变动对初稳性高度影响值的计算时,假定 不变。 A 货物重量 B 船舶排水量 C 船舶重心高度 D 横稳心距基线高度 154.少量装卸货后,船舶初稳性高度值的改变量与 无关。 A 装卸的货物重心高度 B 装卸货物前船舶的排水量 C 装卸货物前船舶的浮心高度 D 装卸货物前船舶的重心高度 155.两液舱的自由液面惯性矩相同,则它们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 A 不同 B 相同 C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与惯性矩无关 D A,B均可能

156.在静稳性曲线图上,GZ曲线与横轴的第二个交点对应的横倾角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