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下载本文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涂)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第II卷首页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2.第I卷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第II卷答案直接写在II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4.答案答在第I卷试题上无效。交卷时只交第II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都与当地古代建立的诸侯国有关,“燕”、“齐”、“鲁”、“晋”、“楚”这些地名源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2.小明把《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进行了对比,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A.齐 B. 楚 C.晋 D.秦 3.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

A.开明的奴隶主 B.新兴的地主阶级 C.新兴的奴隶主 D.广大的农民 4.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蒙恬的升迁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中哪一项规定的落实?

A.奖励耕织 B.建立县制 C.承认土地私有 D.奖励军功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6.“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与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是一致的,这位思想家是

A.韩非子 B.墨子 C.孙膑 D.老子 7.读了下面两位同学的历史剧台词,我们可判断他们正在探讨的历史事件是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除,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商鞅变法 B.长平之战 C.张骞出使西域 D.玄奘取经 8.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秦-元 B.隋-元-秦 C.秦-隋-元 D.元-隋-秦 9.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①听魏征的故事 ②读李白的诗 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④读《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

10.中国古代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很多,下列哪一古代的工程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

流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认为

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小李同学想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为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料他能用到的是:①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 ③指南针与新航路开辟 ④佛教传入中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3.在我国,享有 “医圣”、“画圣”、“诗圣”之美名的分别是指

A.颜真卿、吴道子、李白 B.张仲景、吴道子、杜甫 C.华佗、柳公权、李白 D.华佗、颜真卿、杜甫 14.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

A.隋朝 B.明朝 C.元朝 D.南宋

15.下列历史事件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够查到的是:①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商鞅变法 ④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⑤张骞出使西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⑤

16.“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这种说法可谓是一针见血。不过,洋务运动也有它的积极作用,表现在: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②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思想,使中国逐步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③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在“民生”方面的主张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8.这座城市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工人阶级首先在这里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也是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的征程。这座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福州 D.厦门 19.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其中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一项胜利是

A.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取消二十一条

20.“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相关知识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蹂躏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诗句中“苦难十四年”的起止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B.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胜利 C.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胜利 D.九·一八事变 八·一三事变 22.下列古迹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故宫太和殿 D.印度河流域古城址 23.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西方民主的开端”。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古埃及 B.古罗马 C.斯巴达 D.雅典

24.下图是一个年代标尺,A、B、C、D分别代表四个不同年代。请选择:罗马共和国是建立

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哪个年代?

25.新航路开辟和丝绸之路开通有什么共同的影响?

A.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B.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往 26.下列哪一事件,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宪章运动 D.工业革命

27.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在社会巨变中制定了许多法律文件,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其中,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 28.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避免国家分裂 D.反抗殖民压迫

29.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有:①废除农奴制 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③允许土地买卖 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一个曾经叱咤欧洲政坛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和一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连在了一起。这两个人物分别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牛顿和爱因斯坦 C.达尔文和梵高 D.拿破仑和贝多芬

31.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851年英国能够成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B.英国拥有许多发明创造

C.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32.今天,我们无一不在感受着电灯的光明,享受着电器带给我们的多彩生活。溯本求源,我们应该敬仰的发明家是

A.瓦特 B.莱特兄弟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33.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 “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有关?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电磁感应原理

34.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发出的一声怒吼,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 宁 D.斯大林

35.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36.下列各项不属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是

A.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破坏性特别大 C.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D.持续时间较长

37.“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具备这些特征的

国际组织应是

A.欧洲联盟 B.世贸组织 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38.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其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得益于

A.美国的大力扶持 B.正确的经济政策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重视对教育的投入

39.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等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华约建立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美苏争霸

40.“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说的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C.“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D.霸权主义的具体表现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Ⅱ卷得分:_______

二、非选择题(41题12分,42题20分,43题16分,44题12分。共60分) 41.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存在于我国两千多年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它是在什么朝代正式建立的?(1分)是在什么时期宣告废除的?(1分)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我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你能从材料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分)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那一朝代官制的变化?(1分)“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