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琴瑟和鸣,才为相偕之曲(55分)
人们感知世界,体验世界总有很多方法,但你如果不曾亲身体会,又怎能知道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若你不曾醉过,不曾爱过,你又怎会知道这其中的酒浓与情重。
在茫茫人海之中,总有人与你相遇成为知己。要知道,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一次相遇。或许你会遇到不同的人,也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一些人,但这就是我们去体验和感知这个世界的必经之路。它让我们不断摸索,不断成长。
“爱过,醉过”都是人与人相知相识之后的样子,不仅在通俗的爱情上是这样,我认为友情亦是这样!两个人能够成为朋友也许只因为喜欢同一种爱好,喜欢同一个明星等等。但如果真真正正要找到那个与你琴瑟和鸣的朋友,真的是来之不易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日久见人心”。日久见的不仅仅是人心,这个世界也是要我们慢慢日久才能看懂的。前一段时间的媒体报导都在说有些艺人明星家庭不和谐,某某明星之间因某事而分道扬镳。造成这些事情的原因,不就是因为有些不成熟不理智的行为所犯下的错误吗?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口中说的“塑料姐妹”“塑料兄弟”,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假装示好,其实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之又多。就像胡适先生说的另一句话: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两种互不交融的人又怎能做互相的诗,做互相的梦。所以说日久见的,不仅是人心,更见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对生活的真实写照。琴瑟不相符,何来相偕之曲。
许多人在“知酒浓”与“知情重”之后,都会选择离开。因为不能互相做诗,互相做梦。但如果在“知酒浓”“知情重”之后,仍选择坚持下去,坚定自己的初心,那边是寻得真正与你感同身受的人。也有人可能会说:“没有相同的经历,哪来的感同身受.”其实不然,只有换位为朋友思考,用心去感受她的心,总能够会有感同身受。我身边就有一对朋友,两人的兴趣爱好所然不同,穿衣风格更是不同。许多人都很不理解他们为何能成为朋友,因为他们能够包容对方,愿意去迎合对方的所有喜好,于是两个人都拥有了新的一种爱好,两个人的共同话题就又多了。只有用心去对待朋友,才可能获取真心的回报。就像你能够做我的诗,就像我也能做你的梦。
也只有琴瑟和鸣的两个人,才能弹出相偕的曲调,在体验和感知世界的过程中,总会有曲折,但总会让你不断成长与前进,即使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要我愿意帮你分担,你信任我。那,就是感同身受!是我认为体验与感知世界最美好的东西!
20.世上没有感同身受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茫茫大地,广阔银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领域,有自己的情感方式。“感同身受”一词耳熟能详,但我们真的能“做他人的诗”,“他人的梦”吗?
答案自然是不能的。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千古佳谈,但我们只能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清新悠闲,却不能体会到陶渊明置身山水田园的惬意豁达;秦观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中的黯然悲伤向我们扑面而来,而又有多少人因而感受到他被贬的苦痛而潸然泪下呢?我们总是声情并茂地说着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但始终没人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在乱世中挣扎,为社会为青年而呕心沥血、、、、、、。世上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能体会的,也不过是诗人们万千情思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每个人的立场,思想三观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的情感走向的不同。从价值判断的那一步开始,我们已然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理想的差距,也成了人们无法“感同身受”的前提。在无法”感同身受”的前提下,无论是平日里对他人经历的感悟,还是对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理解,都只是浮于表面,要想感受升华,也只能“亲身体验”。
胡适说过“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与其在价值阅读体会“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如亲自目睹长江的浩荡雄伟。与其为鲁迅的“世上本没有路”的深意而苦思,不如踏上凡间的小巷,感受人间的烟火尘埃……阅读带给我们的始终只是他人的思想,远远没有自身实践带来的所思所悟来得深刻美好。
感受他人的爱恨情仇,不如慢慢品味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经常忘了停留目光和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要想做自己的诗、自己的梦,要先学会留住身边的情。有一双善于观察美德眼睛十分重要,雨后水塘中掉落的绿叶,清晨雾气中露水覆盖的紫阳花,黄昏漫天的火烧云……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情。有了情便有了感,眼睛是传送带,而美好的心灵则是加工器。善于思考,善于感悟,引领我们自己去爱。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每个人的冷暖不过自知。去看看海,看看山,看看人间吧,用你的眼,用你的心,成就自己的诗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