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深基坑微型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方案设计与施工 下载本文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深基坑微型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

体系方案设计与施工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工程基坑支护的方案选择、设计和施工过程,微型钢管桩+预应力锚杆+土钉墙的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取得的比较理想效果,说明其在深基坑支护中具有较大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 土钉墙 微型钢管桩

近年来我国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工程愈来愈多。大量深基坑工程的出现,促进了设计计算理论的提高和施工工艺的发展,对基坑工程进行正确的设计和施工,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加快工程进度和保护周围环境能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北京地区深基坑支护采用的方法为土钉墙和护坡桩两大类。土钉墙支护最大特点就是经济造价低,施工方便,但土体位移稍大,因此在边坡位移无特殊要求的地方广泛采用。护坡桩支护最大优点是控制位移能力强,但投入大,成本高,施工复杂。

本文以工程实例介绍一种新的支护方法:微型钢管桩+预应力锚杆+土钉墙的复合土钉墙支护。其施工便利,造价介于护坡桩与土钉墙之间,对控制边坡位移变形、增强整体稳定性、保证边坡开挖过程中不发生局部坍塌等具有很好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边坡的安全稳定。特别是对填土厚度大、放坡坡度小、周边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等的边坡支护,具有常规土钉墙和护坡桩无法相比的优势。

1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本工程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南侧,稻香园桥东侧,西侧为在建的海润大厦,东临中信国安数码港。拟建建筑物总面积51437平方米,地上最高20层,地下3层,结构形式为内筒外框,基础形式为筏基。实际开挖深度为15.00m。

1.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地层按成因年代划分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纪沉积层。按岩性、工程性质指标对地层细分见表1。

2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由于本工程基坑周边条件非常复杂,必须针对各部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支护设计。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基坑东侧的基坑支护设计进行介绍,该部位紧邻已建中信国安数码港,其基础埋深约15m,与本基坑相同,其本身荷载不会对本基坑边坡造成直接影响,但距离太近,最近处仅6.0m左右,对本基坑边坡支护带来困难。如采用护坡桩支护,桩本身的自重很大,而桩后的土体又比较窄,不能给锚杆提供足够的有效摩阻力,从而,无法保证桩本身的稳定且施工工期长,影响土方开挖的进度,因此不宜选择。施工场地狭小,现场无放坡可能。因此设定基坑东侧南段采用微型钢管桩+预应力锚杆+土钉墙的复合土钉墙支护。这种支护体系具有以下优势:

① 增加钢管桩能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效控制边坡的沉降变形;② 能够控制每步土方开挖期间的边坡稳定,防止局部边坡土体坍塌;③ 能够有效分散个别土钉失效而产生的集中应力,形成整体支护效应;④ 在钢管桩顶设置连系梁和地面设置锚桩能有效控制坡顶的位移变形;⑤ 桩底具有一定嵌固深度,能适当加强坡底支撑,控制其基底位移变形;⑥ 通过桩顶锚拉、槽底支撑和中部预应力锚杆,分段对边坡进行控制,大大减小了边坡的整体位移变形。

3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3.1计算方法

由于微型钢管桩属于土钉墙支护中的超前支护,且属于柔性支护体系,在设计计算中仍采用土钉墙的理论进行计算。在土钉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大致确定土钉的长度,采用BISHOP条分法进行土钉墙稳定性分析,据此对初设值进行修正。考虑施工车辆的行走及少量施工材料的堆载,选取地面荷载10K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