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为研究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有人对某地8个镇居民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进行检测,以此作为环境暴露水平,同时收集近年来当地大肠癌发病率数据,以此作为疾病指标,然后对两种指标进行等级相关分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出生队列分析 B.生态学研究 C.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 答案解析:生态学研究的特点是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生态学研究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62.某地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抽样调查时至少需调查人数(设α=0.05 d=0.1P)为
A.1600 B.2000 C.3600 D.4000 E.5000
答案解析:根据现况研究中抽样调查时决定研究样本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预期现患率p、容许误差d、显著性水平α一般采用d=0.1×p,当α=0.05时,样本含量的计算公式为400×q/p,可以得到答案是A。
63.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调查某地324名幽门
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②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10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用三联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复发率为0,而不清除幽门螺杆菌,溃疡复发率为60%~80%。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 C.关联的特异性 D.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答案解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先,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在后,时间顺序合理,关联强度较大。去除幽门螺杆菌这个因素后,疾病不再发生,为终止效应。
64队列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分析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相关性研究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同属于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都属于观察性研究。
65.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C.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D.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联系 E.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
13
答案解析:当RR95%可信区间上、下限均大于1时,可认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当RR95%可信区间上、下限均小于1时,可认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当RR95%可信区间包括1时,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 66. 评价怀孕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用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历史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答案解析:首先否定临床试验,横断面研究只能反映某一时刻的暴露于疾病的状态,不能提供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或历史性队列研究,则孕早期的病毒感染情况难以确定,故应选择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孕早期病毒感染者与无病毒感染者妊娠结局的差异。
67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A.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需要在人群中根据暴露水平将其分为不同组,观察待研究的预期结局发生情况,因而不能选择已患病(已出现预期结局)者作为观察对象。
68相对危险度是 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C.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病例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比
答案解析: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的危险度(累计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
69队列研究中对研究对象分组的原则是 A.根据有无发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B.根据接受干预的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C.根据暴露与否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D.利用随机的原则分组 E.根据对干预措施的效果分组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的分组依据为暴露情况
70队列研究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是通过比较 A.不同暴露组研究结局事件的发生率 B.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 C.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 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 E.不同暴露组的患病率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判断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是通过相对危险度(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率比)和归因危险度(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率差)。
71 下面哪个不是队列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A.选择偏倚 B.回忆偏倚 C.错分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72在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下列哪项是最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 A.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E.有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答案解析:前瞻性队列研究分组是根据现时的暴露状况确定,研究结局尚未出现,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故应选择无病者,根据暴露情况分组。
14
73关于队列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D] B.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C.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既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也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特异危险度即归因危险度) 74.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 A.易于控制混杂因素 B.研究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C.暴露与结局的时间顺序合理,有利于病因推断 D.可以控制选择偏倚 E.可以对较多的人群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暴露发生在前,结局发生在后,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
75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 A.累积发病率 B.期间患病率 C.发病密度 D.发病专率 E.死亡专率
答案解析:发病密度是以人时为分母计算出来的。
76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 A.具有该病病因因素的人 B.不具有该病病因因素的人 C.患该病的病人 D.未患该病的人 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答案解析:开始队列研究时,研究结局尚未出现,故应选择未患该病的人。
77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程度常使用 A.PAR B.RR C.AR D.AR% E.OR 答案解析:PAR是人群归因危险度,表示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RR、OR和AR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指标,AR%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78. 关于队列研究的定义正确的是
A.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向前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B.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向后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C.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D.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因果联系以及联系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
E.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密切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79.出生队列是指 A.具有某种共同暴露的人 B.具有共同特征的人 C.有共同的疾病史的人 D.共同时间内出生的一组人 E.特定时间内出生的一组人 答案解析:出生队列是指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
80.下列不属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研究人群不稳定时要计算人年发病率(死亡率) C.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多组暴露 D.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局 E.是由―因‖至―果‖的研究方法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不能同时研究多组暴露,其可以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而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在一次调查中研究多组暴露。
81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B.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验证病因假说 C.比较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 D.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因素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率,评价实验措施
答案解析:答案A是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C和E是实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D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目的。
15
82.队列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计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B.观察并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C.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D.提出病因假设 E.检验病因假设,评价预防效果,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83.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队列研究最显著的优点是 A.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 B.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强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 E.节省人力、物力
答案解析:由于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研究,由因至果的研究方向,因此它的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强于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84队列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暴露的选择来源 A.职业人群 B.特殊暴露人群 C.有该病的前驱症状者 D.一般人群 E.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因果联系以及联系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研究对象的选择就是除了C选项以外的其它人群。
85.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哪种人群不适宜 A.某一地区一定年龄组内的普通人群 B.流动性大的人群 C.以特殊职业人群或暴露人群为暴露组 D.以同一人群中的非暴露者做对照 E.医院就诊和随访观察方便的人群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是随访观察研究,失访偏倚的产生不可避免,如果入选的研究对象流动性大的话,将增加这种偏倚。
86队列研究所需观察人数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B.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 C.显著性水平 D.抽样方法 E.把握度
答案解析:抽样误差的大小与抽样方法有关。样本的大小与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性水准,把握度,还有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有关。
87.用人时为单位计算的率为 A发病率 B患病率 C发病密度 D累计发病率 E死亡率 答案解析:如果队列研究观察的时间比较长,那将很难做到观察对象的稳定,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可能先后不一,还有失访的问题,此时,以总人数为单位计算发病率是不合理的,需要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称之为发病密度。
88.在队列研究中如何控制混杂偏倚 A.严格设计调查表 B.严格培训调查员 C.保证足够的样本量 D.严格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E.在设计时可采用限制和匹配的方法 答案解析:严格设计调查表和培训调查员是为了保证资料收集的准确性,以控制信息偏倚。保证足够的样本量是为了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控制选择偏倚。队列研究是根据自然状态下的暴露情况分组,不能执行随机分组的方法。而限制和匹配可以使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某些特征一致,有利于控制某些混杂因素造成的偏倚。
89共用备选答案 A.标化率 B.调整死亡率 C.标化死亡比 D.标化比例死亡比 E.死因别死亡率
某单位某病因死亡人数÷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乘以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为 D
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按全人口计算的预期死亡数 C
90某人群某年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死亡与总人群心肌梗死预期死亡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死亡人数15000人,该人群预期死亡数为8000人。SMR等于 A.7000 B.0.53 C.0.47 D.1.88 E.不能计算
答案解析:标化死亡比(SMR)=研究人群中的观察死亡数/标准人口的预期死亡数=1.88。 91.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如果 A.RR95%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有正相关 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有负相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