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人教版] 下载本文

2.引人新课。出示课题(小黑板)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4。

(1)先让学生把200÷5=40改写成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 (2)指名表述,教师板演。

(3)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教师在黑板上用线连起来)

被除数 除数 商 200 ÷ 5 = 40

200÷40=5

40×5=200 (4)从上面的连线中可以看出:作为被除数200,它是通过什么来求的,除数5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出数量关系式纸片)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2.“练一练”第1题。(小黑板)

一生小黑板练习,其余学生书中练习、校对。 3.教学例5。

(1)出示例5。一个数除以28得30,求这个数。

(2)指名读题,说说要求的是什么数,用什么表示要求的数, (3)用什么方法求被除数?根据是什么? 一生板演,余者自练。 用χ表示要求的数。 χ÷28=30 χ=30×28 χ=840

(4)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查χ的值是否正确?

口头检验:把χ=840代人左式得840÷28=30,和右边相等,所以χ=840的值是正确的。 4.“练一练”第2题。

(1)分3组进行练习,每组2题。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校对、判断、纠正。 (3)比一比,哪组学生的正确率高?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第1、2题。 (1)出示第1题。(指名两人投影片中练习,其余书中练习,练后投影校对、订正)

(2)比较两小题的不同点。(第1小题要求除数的,根据除数=被除数÷商,第2小题是求被除数的,根据被除数=商×除数) (3)学生独立练习第2题。(练后同桌互改) 2.“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讲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χ。除法算式中的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求被除数,一种是求除数,求被除数用“被除数=商×除数”,求除数用“除数=被除数÷商”。当一道题目出现后,我们首先要搞清χ是表示被除数还是除数,然后根据相应的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同时也要注意书写格式。计算好后,要进行口头验算。 (五)作业:《作业本》第34页[三十四]。

(4)初步认识方程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2页例6、例7。 教学目标

1.了解等式、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义。

2.初步学会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一步计算逆思考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沙袋、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人

1.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特点。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天平两边物体的重量有怎样的关系,用式子怎么表示?

板书:20+30=50 20×5=1oo 12十χ=20 χ×4=20

3.比较式子问的异同。 给不同类的式子取名:“等式,”“方程”。 4.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程的初步知识。(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认识方程。

(1)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投影出示) 35一χ=12 84÷12=7 4×χ=32 χ一15<20 χ÷8=25 69+χ (2)讨论:方程需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方程需要的条件? (1)要是等式

两者缺一不可

(2)要含有未知数 2.认识“方程的解”、“解方程”。 (1)投影例6及图。

(2)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提问:题目中已知什么,求什么?

(4)要求我们用χ表示每个苹果的重量,那么3个苹果的重量可以用什么表示呢?(χ×3)“χ×3”我们通常把中间的乘号省略掉,又把数字写到χ符号前面。(3χ) (5)简写练习。(投影)

χ×8 22×χ χ×4 3×χ

(6)从实物图形上看,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它们是怎样的?我们用方程又是怎样表示的?

(指名表述,教师板演,完成此题)

(7)当χ是多少时,方程3χ=450的左右两边才相等?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在算式中叫做什么?

(8)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概念小结。

带着问题看书,并把重要的话画下来。

问:①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的区别是什么? ②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4.“练一练”第2、3题,“试一试”。 5.教学例7。(小黑板出示)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问:题目中已知什么?求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

(3)题目要求我们用方程解,我们就得先设宽为调,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面积。我们可以列出方程:18χ=162 (4)学生表述,教师板书。(强调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格式) (5)指导学生对方程进行验算。(师生共同完成,强调验算的书写步骤和格式)

6.“练一练”第4题。 (三)课堂小结

请大家看清课本内容,对今大学习的内容回顾小结一下。每位同学认真思考一下:什么叫等式?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方程应该满足哪两个条件?

(四)作业:《作业本》第35页[三十五]。

(5)练 习 十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解方程和检验。 2.学会用方程解文字题和一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口算第1题。(投影出示)

360÷18 4500÷30 6600÷110 420÷21 5600÷140 72000÷2400 指名回答,及时纠正。 2.填空:(小黑板)

一个因数= ○ 被除数= ○ 除数= ○

指名板演,学生共同校对、朗读。 (二)独立练习 1.解方程。“练习十”第2题。 (1)分成4组练习,每组2题。

(2)以小组为单位校对,并口述检验过程。 (3)比一比,哪组的学生正确率高? (4)师生小结。

解方程时要先判断要求的是什么数?再依据哪个数量关系式?最后正确进行计算、检验。 2.“练一练”第3题。 (1)出示第四小题。(投影出示) a、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弄清这是一道用方程解的文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