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 下载本文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5.4 像控测量

本项目像控点测量可采用CORS进行施测,亦可采用GPS静态测量模式。 像控测量平面高程精度均不能超过±0.1米。

4.6 影像数据预处理与空三加密

4.6. 1影像数据预处理

(1) 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对影像数据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旋偏角、重叠度是否满足要求,云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航摄漏洞,等等。

(2) 格式转换。将原始航片影像数据转换为空三软件支持的TIF格式。 (3) 影像旋转。为了方便像片连接,以北方向或西方向为正方向,对原始影像数据进行旋转。

4.6.2 空三加密

(1) 影像经预处理后进行空三加密,空三加密利用VirtuoZoAAT3.4+PATB软件,采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2) 空三测量内定向误差不得大于0.05mm,相对定向残余上下视差△q:平地、丘陵地标准点不应大于0.02mm,检查点不应大于0.03mm;山地、高山地标准点不应大于0.03mm,检查点不应大于0.04mm。

(3) 绝对定向后,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及公共点的较差不得大于下表规定:

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及公共点的较差 单位:米

基本定向点残差 地形类别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平面 0.3 0.3 0.4 0.4 高程 - 0.26 0.6 0.9 多余控制点不符值 平面 0.5 0.5 0.7 0.7 高程 - 0.4 1.0 1.5 区域网间公共点较差 平面 0.8 0.8 1.1 1.1 高程 - 0.7 1.6 2.4 注:(1) 基本定向点残差为加密点中误差的0.75倍;

5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多余控制点不符值为加密点中误差的1.25倍; (3) 区域网间公共点较差为加密点中误差的2.0倍。

(4) 加密点中误差以全区或者单个区域为单位按下面的公式进行估算: mq= ? mg= ?[??]n[dd]2n

式中: mq----控制点中误差,m; mg----公共点中误差,m; △----多余野外控制点不符值,m;

d----相邻航线或者相邻区域网之间公共点较差,m; n----评定精度的点数。

(5) 平面坐标和高程取至0.001米。

(6) 加密点一般要选刺在3个标准点点位附近,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连

接强度时,可增选连接点的数量。所选点位构成的图形以大致成矩形为宜,点位高差相差不宜过大,同时要照顾DEM和DOM成图范围。

(7) 对于连接点自动转点的效果不太理想的情况,在作业中首先需要手动添

加连接点,保证在标准点位处有一至三个连接点。

(8) 航拍时大面积落水区域的处理,在影像落水区域的边上按间隔1-1.5cm

量测连接点,使落水区域附近的像点网有一个稳固的边界,从而减少落水区域的影像。

4.7 主要精度指标

1、二、四等GPS控制网主要精度指标如下:

等 级 二等 四等 相邻点间平均距离(㎞) 9 固定误差a(㎜) ≤5 比例系数误差 b(1×10) ≤2 -6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异步环或附合路线变数 ≤6 1/120000 2 ≤10 ≤5 6

1/45000 ≤1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四等水准测量附合路线长度不超过80㎞,环线周长不超过100㎞;同级网中结点间距离不超过30㎞。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等 级 四 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 ≤±10 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20K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20L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30R 注:K为测段、区段、路线长度,单位为㎞;当测段长度小于0.1㎞时,按0.1㎞计算;L为附合路线长度;R为检测已测测段长度。

3、图根测量主要技术指标

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实地5㎝)。

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 1/10(实地5㎝);

4、地形图(平面)主要技术指标

地形图碎部测量时,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实地15c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大于1/10基本等高距(5cm)。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5mm(实地25㎝);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4mm(实地20㎝)。

5、地形图高程主要技术指标

高程采用全野外实测,城市建筑区地形图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

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其他地区的高程注记点或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平地应小于等于1/3基本等高距(16cm)

4. 8 DEM制作 DEM制作技术路线

DEM的制作过程为:创建立体模型-生成核线影像-影像自动匹配-匹配点编辑

7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DEM自动生成-DEM编辑-裁切和分幅。

DEM制作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8